這幾天回家接受父母的照顧,恰好目睹他們用情感化地表達對彼此的不滿。
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我看到父母不斷反覆爭論,卻始終未能取得理想結果,反而讓雙方感到無助、疲憊,也加深了分化與對立。
然而,這種看似無助的鬼打牆,其實也能夠成為自省的基石,在困境中找到解決之道往往需要經歷反覆掙扎,而在無數次鬼打牆中,反而能夠一次次提醒自己學習覺察,為自己打破舊有的框架,教會我們在固有的框架中學會覺察與成長。
後續在父母的爭執中,我用擁抱去化解緊張,我想是因為我展現了無條件的包容與支持,讓他們的關係得以暫時性的緩解,彷彿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過去給予孩童安全成長的環境一般。
我展現自己作為第三者的關切、情感和同理心,給予他們的關係帶入溫和的力量,讓他們意識到彼此的脆弱,擁抱為他們提供了短暫的情緒釋放,也緩和了當下的氣氛。
分開居住反而讓我們更珍惜彼此,給我們更多空間平復自己的狀態,雖然不常在家,我也能感受到他們始終沒有停止自己對彼此的思念。
這種介入方式可以讓他們看到,即便在長期的摩擦中,他們仍然有彼此和解、理解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一些契機或提醒來拉近彼此的距離。
彼此累積的期待和失望有時會轉化為指責和抱怨,或許他們並不是刻意要折磨彼此,而是因為長期的習慣和壓力,才讓這些情緒反覆浮現。
作為孩子的我能做的,是引導他們去看見互相的期望與脆弱,並理解這些行為並非針對,而是彼此的情緒需求,自己內在的情緒也需要被照顧,因此我學會先照顧自己,因為長期內耗讓我偶爾也會感到不滿,只有先穩定自己,才能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支持,而不是強迫自己「每次都介入」,保護好自己是第一守則,有時候捲入風暴中反而讓人迷失。
記住,我們首先是自己,再來才是家人。
若我的存在能夠讓父母的互動更加平和,成為他們調解情緒的潤滑劑,或許也能幫助他們反思彼此的互動模式。
他們的課題仍需要自己解決,我只能適度陪伴,最終還是要課題分離,將決策權還給父母自己。
改變需要循序漸進,溫柔對待自己,留給給自己和他人一些喘息的空間。
成熟而穩定的愛敢於暴露自己的脆弱,我們往往在脆弱中找到更深的支持與力量。
跳脫出不一樣的視角,接納父母的不足,愛並非縱容,而是理解愛也會有個人的界線,接納但不溺愛,而是學習在課題分離中照顧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