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爭執中的介入與成長

更新於 2024/11/1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天回家接受父母的照顧,恰好目睹他們用情感化地表達對彼此的不滿。


這樣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我看到父母不斷反覆爭論,卻始終未能取得理想結果,反而讓雙方感到無助、疲憊,也加深了分化與對立。


然而,這種看似無助的鬼打牆,其實也能夠成為自省的基石,在困境中找到解決之道往往需要經歷反覆掙扎,而在無數次鬼打牆中,反而能夠一次次提醒自己學習覺察,為自己打破舊有的框架,教會我們在固有的框架中學會覺察與成長。


raw-image


後續在父母的爭執中,我用擁抱去化解緊張,我想是因為我展現了無條件的包容與支持,讓他們的關係得以暫時性的緩解,彷彿在成長過程中他們過去給予孩童安全成長的環境一般。


我展現自己作為第三者的關切、情感和同理心,給予他們的關係帶入溫和的力量,讓他們意識到彼此的脆弱,擁抱為他們提供了短暫的情緒釋放,也緩和了當下的氣氛。


分開居住反而讓我們更珍惜彼此,給我們更多空間平復自己的狀態,雖然不常在家,我也能感受到他們始終沒有停止自己對彼此的思念。


這種介入方式可以讓他們看到,即便在長期的摩擦中,他們仍然有彼此和解、理解的可能性,只是需要一些契機或提醒來拉近彼此的距離。


彼此累積的期待和失望有時會轉化為指責和抱怨,或許他們並不是刻意要折磨彼此,而是因為長期的習慣和壓力,才讓這些情緒反覆浮現。


作為孩子的我能做的,是引導他們去看見互相的期望與脆弱,並理解這些行為並非針對,而是彼此的情緒需求,自己內在的情緒也需要被照顧,因此我學會先照顧自己,因為長期內耗讓我偶爾也會感到不滿,只有先穩定自己,才能在適當的時機給予支持,而不是強迫自己「每次都介入」,保護好自己是第一守則,有時候捲入風暴中反而讓人迷失。



記住,我們首先是自己,再來才是家人。



若我的存在能夠讓父母的互動更加平和,成為他們調解情緒的潤滑劑,或許也能幫助他們反思彼此的互動模式。


他們的課題仍需要自己解決,我只能適度陪伴,最終還是要課題分離,將決策權還給父母自己。


改變需要循序漸進,溫柔對待自己,留給給自己和他人一些喘息的空間。



成熟而穩定的愛敢於暴露自己的脆弱,我們往往在脆弱中找到更深的支持與力量。



跳脫出不一樣的視角,接納父母的不足,愛並非縱容,而是理解愛也會有個人的界線,接納但不溺愛,而是學習在課題分離中照顧好自己。

raw-image


avatar-img
2會員
30內容數
|挖掘內在探索力| 透過解讀自我深入生命事件,挖掘內在探索力,碰觸世界本來的樣貌,歡迎你和我一起參與這場遊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赫萊的部屋秘會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愧疚式教養成為許多家庭潛在的教育問題。父母常以自己的辛勞和犧牲對孩子施加無形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受到愧疚和虧欠。本文將淺談這類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父母在教養過程中應如何調整心態,避免讓下一代背負過多的情感負擔。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父母就是不論你幾歲,都還是會把你當小孩管。 以前跟父母相處,不明白為什麼自己要出去哪裡?總是要被問詳細的出遊地點、回家時間,覺得不喜歡被管。 後來才知道,這個感覺是源自於一種覺得自己還沒長大的屈辱感,當時會因為這種不喜歡的感覺,去跟父母對抗,父母也會因此惱怒,衝突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 後來因為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