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上課囉!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感謝學校與同學的肯定 #博士生貢獻社會的方式 #不是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李老師 #獲得同學還算有趣的評價

#感謝學校與同學的肯定 #博士生貢獻社會的方式 #不是李老師不是你老師的李老師 #獲得同學還算有趣的評價


  法國哲學家德希達、西蒙.波娃、沙特、梅洛龐蒂等都曾於高中教哲學,且共通點為,皆畢業於法國最菁英的學校-巴黎高等師範學校(ENS Paris,簡稱巴黎高師),該校畢業的學生,主要從事教師(大學、預科班、高中)、研究人員及公務員等工作,反映了法國重視哲學教育的傳統。另從歷屆法國哲學會考的考題亦可知,現代哲學之父笛卡兒的理性批判,在教育與啟蒙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如今,高中也成了我實踐哲學的場所。


  之所以有機會進到高中教哲學,源自於九月時受淡江建築學姐之邀,臨危授命,到學校上了兩堂課,介紹我國營建體系、現在建築與古蹟修復工程、文資法。課後學校問我有沒有興趣開班,於是我大膽的、把這次當作最後一次機會的,開了我最想開的課-「活用建築哲學」(若放在建築系會希望開在高年級,因為需要一定的經驗後,才適合作為反思的材料)。在與校長面試(相談甚歡)後,學校同意讓我於冬季班(十週,其中一週工作營)上「活用建築哲學」,每週兩堂課(早八,兩小時)。


  今天上完第一堂課,感想是,同學要早點睡,才有精神的準時上課呦。可能因為小班制的關係(共七位學生),上課不用負責管秩序,且課中與同學互動都能有所回饋,與自己高中時上課的經驗有所差異(不愛發問,永遠都沒問題)。  


  印象最深的是,談到「哲學為什麼」與「哲學為了什麼」的差別時,我舉例說,小朋友都喜歡問父母為什麼把他生下來?這時父母為避免無限後退的問題(祖父母生下父母,曾祖父母生下祖父母...),父母應該將「為什麼」生下他的問題,轉為「為了什麼」生下他;「為什麼」是問過去,「為了什麼」則是問未來,而未來正因為尚未到來,保有許多可能性,這時小朋友就會專心想「為了什麼」而不再發問。有同學則達到,父母說她是從石頭蹦出來的(家住花果山?)。


  另當我對比科學與哲學時提到,前者是「先想而後做」,後者則是「先做而後想」,同學也能馬上達到,「那哲學不就跟莽夫一樣?」之所以有此問題,在於前面介紹了柏拉圖《理想國》;將城邦分為三個階級,分別為君王、衛士及農工商,相應的德性則為智慧、勇敢及節制,並說明德性不可單獨存在,而是互動關係,如:勇敢不可無智慧,否則淪為有勇無謀的莽夫。然而,哲學的「先做而後想」當然不是莽夫,而是先等事情發生後,有了可反思的經驗、材料後才出現。如同游泳,獲得再多關於游泳的知識都不代表學會游泳,學游泳必須在「水中」才可習得。哲學不只問生命、生活的意義,更在於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最後,簡單介紹一下敝校-汗得學社,為一所體制外,以建築實作為學習核心的國高中;2002年成立於德國,2018 年9月成立汗得建築工事實驗教育機構(原先只有高中部,目前有國高中部),迄今已邁入第七個年頭。其辦學理念為:


  「汗得,以造房子,也就是以建築為主題的知識實踐,與年輕學子一起,為未來做好生活的準備。」


  「參與造房子,是連結自己與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一種先有紀律再有創意的學習實踐。」


  「以『安居』為前提,實踐永續建築的工藝,以尊敬謹慎的態度來完成設計、建築以及營造的工作,並以正確務實的方式處理新、老房子的能源使用,建立為未來負責的生活方式。」


  由此可知,學校的教育目標是透過造房子、透過人與人互動的過程,連結世界(歷史、經濟、價值、風土),並習得讓自我與他人「安居」的能力。然而,如何透過建築達到心靈上的安?


  「『造房子』的德文動詞是Bauen。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認為,Bauen並不特定指建築的行為,而是人生在世的種種作為,也許可以稱作為『營生』。之所以要辛苦『營生』,所求也就是為了『安居』。」


  學校有意識到Bauen並不特定指建築的行為,而是人生在世的種種作為。「建築」作為一種追求安居、一種追求安穩、安全、安心的活動,不只體現於物質上的建築,更體現於精神上的建築;即有能力建築自己的人生、認識自我、實現自我、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綜上,透過備課看了許多哲普書籍及網路哲學概論課程,自己也獲益良多,除了重新思考哲學的「用」之外,更讓我重溫當初受哲學思考吸引的感動。


  期望透過「活用建築哲學」的課程,加入「反思」的建築;反思建築自身與世界、與他人的關係,讓同學有不同認識建築的視角。如同康德哲學被稱為哥白尼式的革命,即是改變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從宇宙中心轉向人本中心。不管同學未來做不做建築,都能帶著反思與批判的「建築」精神,實現值得活的人生。

avatar-img
40會員
569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今年適逢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逝世40週年,上個月底(4/25-26)中央大學舉行了《域外與拓路: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圓桌暨學術研討會》,除了研究傅柯的專家學者出席,談論傅柯的哲學思想外,亦安排了從事傅柯著作翻譯的譯者及出版社主編,談論為何翻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講者:潘少瑜(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2023.11.22 1.不同於班雅明〈譯者的任務〉中認為,譯作要忠於原作,潘少瑜老師則認為,譯者會受社會文化規範影響,不可能完全忠於自己。 2.語言是有機的整體;翻譯是將客方語言(外語)與主方語言(母語)的不同脈絡,視為一個整體的脈絡,
  「這趟旅行的唯一問題是:意義的消滅可以到什麼樣的程度。」   《美國》(Amérique , 1997)為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遊歷美國紐約、德州、沙漠、拉斯維加斯、洛杉磯等地的遊記;兼具詩意、哲學性的書寫,可作為認識布希亞哲學「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二、德國有機建築   查維基百科有關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的論述:「有機建築是一套有關建築的哲學。其主張要藉由建築設計促進自然環境與人類居所間的和諧。將建築、家具擺飾以及周遭環境良好地整合成整體、彼此相關連的組成。」    「所以我在你面前講有機建築
          今年適逢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逝世40週年,上個月底(4/25-26)中央大學舉行了《域外與拓路:傅柯逝世四十週年紀念圓桌暨學術研討會》,除了研究傅柯的專家學者出席,談論傅柯的哲學思想外,亦安排了從事傅柯著作翻譯的譯者及出版社主編,談論為何翻
講者:孫效智(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台大哲學系教授、基隆市政府市政顧問)時間:2023.5.3 1.孫老師分享自身的學經歷程,振聲中學(桃園人)→建國中學(加入國學社,思想啟蒙於錢穆的《中國歷史精神》,歷史是活的)→台大資工(號稱念「光啟係」)→入伍(每天寫五千字的情書,另至輔大旁
講者:潘少瑜(台大中文系副教授) 時間:2023.11.22 1.不同於班雅明〈譯者的任務〉中認為,譯作要忠於原作,潘少瑜老師則認為,譯者會受社會文化規範影響,不可能完全忠於自己。 2.語言是有機的整體;翻譯是將客方語言(外語)與主方語言(母語)的不同脈絡,視為一個整體的脈絡,
  「這趟旅行的唯一問題是:意義的消滅可以到什麼樣的程度。」   《美國》(Amérique , 1997)為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 1929—2007)遊歷美國紐約、德州、沙漠、拉斯維加斯、洛杉磯等地的遊記;兼具詩意、哲學性的書寫,可作為認識布希亞哲學「
三、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   筆者試著以新的哲學典範-體系性哲學,探討在該哲學下的新有機建築-體系性建築,以補充、拓展、延續有機建築的哲學與生命。體系性哲學的核心是關係與互動;即透過關係與互動,形成一整體性、原創性、非線性因果性、開放性、動態性、循環性。以下試著以該哲學比較德國有機建
二、德國有機建築   查維基百科有關有機建築(Organic architecture)的論述:「有機建築是一套有關建築的哲學。其主張要藉由建築設計促進自然環境與人類居所間的和諧。將建築、家具擺飾以及周遭環境良好地整合成整體、彼此相關連的組成。」    「所以我在你面前講有機建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如果是兩年前,一個學生沒有什麼進度, 我還會去關心一下學生是不是最近發生什麼事。 後來學生漸漸多了,我也就對那些拿得出成果的學生比較上心, 那些拿不出成果的學生,就讓它隨緣。 總感覺這樣好像是一種偏心,或者感覺比較功利。 今天讀到華杉老師這一講,感覺很有啟發, 人走茶涼,我們也無需再追。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𝟭𝟳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𝟳 𝘿𝙖𝙮 𝟭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𝟴 𝘿𝙖𝙮 𝟭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𝟵
Thumbnail
高中的不予置評,高中老師全都是拉圾 暗殺教室裡的殺老師,讓我想起了我國中國文老師因材施教,教導我們去發揮自己的長才,我們國文老師從來都不會因為成績評斷一個人,也不會因為國文考不好而去責備學生,她會因材施教學生哪裡不足的哪裡強的她都會盡力去幫忙教導。
Thumbnail
特別感謝 Special shout-outs to   課前問我說「我好期待英文課要上什麼。」和課後跑來跟我說「老師你好厲害!」的實孩們。 課前後給我課程進行具體建議和陪我梳理備課思維的小品老師。 分享對我的觀察,和給我突破困境的勇氣的Tony學長。 課前中後都給我各種上課協助和技術支援
Thumbnail
   師生之間不只是人與人相遇的緣份,還要加上師徒彼此的了解、互動與經營,已經是一種情與愛的關係。    
Thumbnail
菲從學生時代開始做教學已有十年以上。文章記錄了她遇到的有趣學生和教學生涯中的趣事,以及她對教學的看法。 教學日常包括各種故事和生活趣聞,展現了菲的教育風格和價值觀。每週六晚上更新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如果是兩年前,一個學生沒有什麼進度, 我還會去關心一下學生是不是最近發生什麼事。 後來學生漸漸多了,我也就對那些拿得出成果的學生比較上心, 那些拿不出成果的學生,就讓它隨緣。 總感覺這樣好像是一種偏心,或者感覺比較功利。 今天讀到華杉老師這一講,感覺很有啟發, 人走茶涼,我們也無需再追。
Thumbnail
𝘿𝙖𝙮 𝟭𝟳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𝟳 𝘿𝙖𝙮 𝟭𝟴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𝟴 𝘿𝙖𝙮 𝟭𝟵 𝙅𝙪𝙡𝙮 𝟭𝟵
Thumbnail
高中的不予置評,高中老師全都是拉圾 暗殺教室裡的殺老師,讓我想起了我國中國文老師因材施教,教導我們去發揮自己的長才,我們國文老師從來都不會因為成績評斷一個人,也不會因為國文考不好而去責備學生,她會因材施教學生哪裡不足的哪裡強的她都會盡力去幫忙教導。
Thumbnail
特別感謝 Special shout-outs to   課前問我說「我好期待英文課要上什麼。」和課後跑來跟我說「老師你好厲害!」的實孩們。 課前後給我課程進行具體建議和陪我梳理備課思維的小品老師。 分享對我的觀察,和給我突破困境的勇氣的Tony學長。 課前中後都給我各種上課協助和技術支援
Thumbnail
   師生之間不只是人與人相遇的緣份,還要加上師徒彼此的了解、互動與經營,已經是一種情與愛的關係。    
Thumbnail
菲從學生時代開始做教學已有十年以上。文章記錄了她遇到的有趣學生和教學生涯中的趣事,以及她對教學的看法。 教學日常包括各種故事和生活趣聞,展現了菲的教育風格和價值觀。每週六晚上更新
Thumbnail
今天這篇和最近兩個有點熱門的教育議題有關,其實是因為剛好我最近在看哲學家馬里旦的教育哲學,我覺得剛好可以回答這兩個議題。 其一是:AI世界,教育應該何去何從? 其二是:國文課當中是否應該承載價值觀教育?   當然本文主要是以馬里旦的教育哲學理論來回答(因為我個人還蠻認同的,不過當然可以有不同
Thumbnail
哇! ㄧ位中學教師教學生涯30年, 即使都不下導師, 也不過就十個班耶! 更不用說, 少有老師願意連續帶班不休息了! 算算經手的班級, 可說是屈指可數⋯ ▪️ 隨著時代變化快速, 每年的學生都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前輩老師, 已經好優秀卻總是謙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