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電腦的螢幕突然暗掉,幾分鐘後好了,發生了幾次,今早也是,我出去走路前重開機。時常這樣,當它很慢,覺得有問題時,我就重開機,我只會這麼做。難道它不行了嗎?才6年。擔心它突然不能用,我用它寫東西,雖然文章都有存檔,壞掉的話,還是不方便啊!
還有,聲音前一陣子就故障了,雖然還聽得到,但有雜音,昨天看YuTube時,有時候影像是不清楚的。
想到這幾年,兒子幫我買的小東西,用一陣子就不能用,壞了,我還是一試再試,要很久的時間才相信它壞了,下決心丟掉,我自己買的也一樣。最近是手磨咖啡豆機,買了一個古典型的,說明上說磨心是陶磁的。收到後才知道,裝粉的地方是木製的,好像整個機身是木製的,那能洗嗎?第一次用前洗了一次。
很高興每天早上用手動磨豆,磨了半磅的一包。第2包就不順利,磨完一次,第2次時,還沒磨完就放棄,我想說,這豆子比較貴,難道是比較硬嗎?拿回去店家,請她幫我磨,我再慢慢研究。
說明書看了好幾遍,是英文的,又查字典,試了、研究了半天,發現中間那支動的時候沒帶動磨心的部份,帶回台北,想用螺絲起子拆開來看看。或許一千多元就沒了。
出去走路,下電梯時,有人在修一樓的按鈕,我想,左邊那部電梯的按鍵要按用力一點才行,反應也比較慢,要跟他講嗎?沒講,我繼續往外走,走出大樓時,還在想,要回去跟他說嗎?之前有想到跟管理員說,請他們轉告修電梯的,懶得說,今天他在修,想問他:「那部電梯的按鍵不靈敏,你們知道嗎?」還是沒說。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沒說?每次按的時候都覺得不方便,按不夠大力門就不關。其實心裏有許多想法,像:
■突然碰到,心理沒準備;
■下一次再說—這是我最常用的,明明要說、要做的事情,當下不說、不做,心裏想的是:下一次再說、再做;
■懶得說;
■可以修嗎?
■要麻煩他;
■不能修的話,我就白講了;
■要換大零件的話,要多花錢;
■還可以用;
■或許有人反應過了,不能修,要整組換掉,所以先拖著;
……
看起來一件簡單的事情,我想了那麼多,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是不讓自己用好東西、以舒適的方式過日子,東西可以用就好,要修、要買新的話,麻煩、多花錢、多費力氣、多製造垃圾……,其實不好用的東西,累積起來也多花能量和不舒適的感覺啊!
自己不配用好東西,過舒服的日子,這點我練習了很久,在比較細節的地方還是沒改變—發現這點不容易啊!
●我兒子每當出現一個需求時,就在網路上買符合那個需求的東西來用,所以他一直在買東西、自己組裝和調整功能。
■先找抽屜裏保存的,看有沒有這個東西?不管它是多古老,多舊,一樣拿出來用;
■找看看有什麼可以替代的?就是一個東西讓它有多項用途;
■還有一個可能是算了,不要用。
●還有,每當用新的東西、新的設備時,不是想到好用、漂亮、舒服等等,享受它,是先想到它壞了的話要怎麼辦?它有一天會壞的,那今天就多買了、多此一舉,還有,髒的話要怎麼清潔……,它帶來的便利性對我來說不重要。我怎麼是這樣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