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地方庭112年度簡字第158號判決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案例】如果兒少沒有覺得不開心,那是否構成不正當行為?


事實經過


體育老師線上教學之任教期間,以Messenger通訊軟體對二名未成年學生傳送內容包含「我們同一時間一起洗澡,錯位時空中共浴」、「睡覺想到我,想到我就可以做床上運動啊」、「會餓那麼快嗎?」、「因為我好吃嗎?」、「是全班最可愛的、要約一起吃飯、要收未成年人為乾女兒」等訊息,經縣市政府依兒少權益保障法第49條第15項裁罰6萬元。


法院怎麼說


教師所傳送的對象為其教導的國中學生,正處於少年過渡到成年之青春期,體格、性徵、內分泌及心理等各方面於此時期會發生巨大變化,不僅身體各組織器官由稚嫩走向成熟,知識學習及社會適應也由能力不足趨向鞏固健全,對事物認知的信念及世界觀逐步形成。作為學校指導教師,對於此一身心發展高度不平衡時期的學生,乃具有直接關鍵影響之重要角色地位,自須以協助其等養成健全人格及積極的生活態度,建立正確價值觀,並培養面對問題與解決問題之能力為自我要求。


基於這樣的理解,訊息所顯示的文字,均屬具有性意涵之雙關用語,即使一般成年人間開此玩笑,也需對象、場合、氣氛均屬適當,始不致引起相對一方之不舒服感受,遑論原告是對所教導之未成年國中學生為之,而且是在線上教學時以私訊傳送,其屬有悖於師表倫理之不正當行為,至為明確。


教師雖然辯稱只是詼諧對話,沒有惡意,學生也沒有當場反應不舒服。但依兒少保障法第49條第1項第15款規定,任何人對於兒少只要有「不正當之行為」,其違規即屬成立,與兒少現實上如何反應無關。


意思即是對兒少如有不正當行為,即使兒少表現出喜歡、接受的反應,行為人也該當受罰,才能貫徹兒少保障法第1條所揭示「促進兒童及少年身心健全發展,保障其權益,增進其福利」之立法目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du-lawyer的沙龍
81會員
191內容數
專屬教師學習法律的小天地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案例】如果兒少沒有覺得不開心,那是否構成不正當行為?
Thumbnail
【案例】如果兒少沒有覺得不開心,那是否構成不正當行為?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本文將以實際案例帶您了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不得使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違反的後果及相關處罰。
Thumbnail
📋撰文:高雄律師,王瀚誼律師事務所。   本文將以實際案例帶您了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51條規定,不得使六歲以下兒童或需要特別看護的兒童獨處或由不適當之人代為照顧,違反的後果及相關處罰。
Thumbnail
小孩子生什麼氣 🍎情境 大人總是說「不能生氣」「小朋友怎麼可以生氣」 但到底為什麼不能生氣? 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不就正在生氣嗎? 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不行? 這社會充滿這種沒有道理的道理 你是否有曾懷疑過這個問題? 🍎怎麼了 我們被這樣養大了,開始複製上一代給我們的這些教條。 因為被說過太多次了,所
Thumbnail
小孩子生什麼氣 🍎情境 大人總是說「不能生氣」「小朋友怎麼可以生氣」 但到底為什麼不能生氣? 說這句話的人自己不就正在生氣嗎? 為什麼大人可以小孩不行? 這社會充滿這種沒有道理的道理 你是否有曾懷疑過這個問題? 🍎怎麼了 我們被這樣養大了,開始複製上一代給我們的這些教條。 因為被說過太多次了,所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Thumbnail
教養是堂懷疑是否有最適解的存在,但也在追尋的過程中學會與自己的和解。 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作者:陳品皓 禾禾文化工作室出版 五種情境,21個生活應用,從父母及老師角度切入。這樣就能去處理孩子的情緒嗎? 無法! 但會是個方向與嘗試,而父母或許就是在這樣的嘗試與陪伴之中,孩子就慢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