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轉型的關鍵時刻,車企之間的整併動作成為新常態。當「電動化」與「自動駕駛」等科技革命步步逼近,規模經濟的重要性更加突出。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傳出合併意向的消息引發業界震動,這項決策是否能創造「1+1>2」的效果,仍有待觀察。
根據最新財報數據顯示,若本田與日產完成合併,兩者的資產總規模將達到24.75兆日圓。然而,這一數字相較於日本領頭羊豐田(Toyota)於2024年的資產規模34.71兆日圓,依然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資產規模之追趕與挑戰
觀察2017年至2024年的趨勢,豐田的資產規模以穩健的速度成長,尤其在2020年後呈現加速態勢,主要受益於其在電動車市場的領先布局與全球銷售網絡的擴大。
反觀本田與日產,兩者的資產增長速度相對緩慢,其中日產甚至在2020年至2022年間遭遇營運挑戰,資產增長幾乎停滯。
即便合併後的「新本田日產」能實現24.75兆日圓的資產規模,與豐田仍有將近10兆日圓的差距。而這差距不僅是資產總量,更是品牌價值、技術實力以及市場滲透力的展現。
合併後的機會與挑戰
合併的潛在好處在於雙方可共享研發資源,尤其在電動車電池技術與自動駕駛算法方面。兩者聯手亦能在國內外市場提升議價能力,進一步優化供應鏈。然而,整併過程中的文化磨合、管理架構重組以及品牌定位衝突,將是不可忽視的挑戰。
同時,「新本田日產」的資產規模雖擴大,但如何應對全球汽車市場的「新四化」(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網聯化)浪潮,依然是重中之重。面對豐田的領先優勢與特斯拉等新興勢力的壓力,合併僅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在未來。
合作仍需持久戰略
若本田與日產選擇攜手,這不僅是日本汽車產業的一次巨變,更是全球汽車市場版圖的潛在重構。然而,面對豐田這座「資產巨人」,「新本田日產」仍需在資產整合後,以更清晰的市場策略與技術突破來迎接未來挑戰。能否成功將取決於雙方實現資源互補與協同效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