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琴.魯賓(Gretchen Rubin)原本投身法律界,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奧康納(Sandra Day O’Connor)的助理,後來發掘寫作欲望,成為一位研究快樂的作家。著作包括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的《過得還不錯的一年》(The Happiness Project)、《待在家裡也不錯》(Happier at Home),在全球已譯成三十多種語言,暢銷突破百萬冊。現與先生和兩個女兒定居紐約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etchenRubin
Blog: https://gretchenrubin.com/
Podcast: Happier with Gretchen Rubin
習慣,是日常生活中的無形框架,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重複 40% 的行為。因此,無論好習慣或壞習慣,它們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最終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樣貌。習慣的建立,可以幫助我們減少日常的選擇,降低意志力的磨耗,讓生活變得單純簡單,用更自在的方式,邁向我們的理想狀態。
市面上其實已經有許多介紹習慣的書籍,像是廣為大家推崇的《原子習慣》,或是筆者私心喜歡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等等,要再寫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的確充滿挑戰。然而,作者葛瑞琴.魯賓的這部作品《烏托邦的日常》確實抓住了一項在培養習慣時,少以著墨的核心關鍵:習慣必須適合自己的性格。適合別人的習慣,不一定適合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天真地模仿成功人士的習慣,並不會讓我們獲得同樣成就的原因。
在培養習慣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並且思考養成習慣的目的是什麼。唯有從本性出發,建立適合自己的習慣,才能打造出自由和快樂的生活。
就如同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容顏,習慣逐漸改變生活的樣貌,也是如此。
—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當我們想養成某個新習慣時,我們會對自己設下期望,其中包括外在的期望(遵守截止日期、交通規則),和內在的期望(戒掉午睡習慣、實現新年新希望)。根據作者觀察,人們在處理內外在期望時,大致上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自律者(Upholder)同樣重視內外在期望,自動自發地履行承諾,並且能夠準時完成任務。他們一早醒來就在想:「今天有什麼行程?本日的待辦事項是什麼?」他們想知道大家對他們有什麼預期,並符合那些期望。他們會避免犯錯,或讓人(包括自己)失望。
質疑者(Questioner)會質疑所有的期望,只對他們覺得合理的期望有反應。激勵他們的是理性、邏輯和公平。一早醒來他們會想:「今天需要完成什麼,為什麼?」要是一件事情缺乏合理的目的,他們就不願去做,他們把一切期望全都當成內在的期望。
盡責者(Obliger)動力來自於外部問責,他們會竭力滿足外在的期望,而犧牲了自己的內在期望。一早醒來,他們就想:「我今天必須做什麼?」因為他們非常看重外部的要求和期限,會想盡辦法履行責任。他們是很棒的同事、家人和朋友,卻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委屈了自己。
叛逆者(Rebel)會抗拒所有的期望,不分內外,他們憑著感覺決定要不要行動。一早醒來他們會想:「我今天想做什麼?」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目標;他們不願受到控制,甚至也不想自我控制;他們重視自主性,並且崇尚自由。所以,越是要求他們做某件事,他們就越是不做。
看完這四種傾向的描述,讀者覺得自己更貼近哪一種類型呢?
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本性,以及什麼習慣對自己最有益。
了解自己的傾向,可以幫助我們採用難以抗拒的方式來塑造習慣。
以培養運動習慣為例子,對自律者來說,只要將運動的時間安排進日常的待辦清單裡,他們就會自然而然地維持下去;對質疑者來說,如果能夠讓他們認知到運動可以帶來實質的健康效益,他們就會有動力維持下去;對盡責者來說,適合找幾個朋友一起運動,有他人的約束比較容易讓他們維持下去;對叛逆者來說,最多只能向他們提供運動和健康的相關資訊,至於要不要運動、用什麼方式運動、在什麼地方運動,得要看他們對哪種方式感到舒適和自由。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習慣傾向,不管是要為自己或是幫別人培養習慣,如果能優先考慮到對象的傾向類型,成功機率就會提高。比如說,質疑者在說服盡責者時,很可能會下意識地向盡責者分享許多為什麼要養成某個習慣的理由,但是對盡責者來說,再多的道理可能都不如有別人盯著他有效;或是,自律者用責任和義務來督促叛逆者,只會讓叛逆者更不想照著別人的期望走,最後產生反效果。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一段關於朋友如何說服屬於叛逆者爸爸的過程:
我朋友的父親是個叛逆者,她告訴我要父親遵從醫囑吃藥的對應之道。「醫生一直說吃藥有多重要,但我知道我不能告訴我爸應該怎麼做,所以後來他問我:『你覺得呢?我該吃藥嗎?』我說:『喔,我不擔心你要不要吃藥。』他說:『什麼!你是希望我死嗎?』然後他自己就乖乖吃藥了。」
要養成習慣,必須先了解自己。某種習慣養成的方法對某人有效,但我們不能因此假設那對其他人也有效,因為每個人截然不同。
對於想要開始培養習慣的人,作者建議可以採用「奠基策略」。奠基策略的觀點在於,養成了某些正面習慣之後,它可以幫助你更容易培養其他的習慣,因為這些習慣,能有效提升自制力,並且成為強化其他習慣的基礎。作者認為,有四種可以發揮綜效的習慣,值得先行投入培養。
第一個是睡眠。許多人在一天忙碌過後,往往捨不得睡覺,想要把握僅存可以放鬆的睡前時間,卻變相成熬夜,長期處於疲累狀態,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作者建議可以提前在就寢時間前完成所有小事,包括洗澡、刷牙換上睡衣等等,比較容易準時在就寢時間上床睡覺;在足夠的睡眠時數的前提下,可以嘗試更早睡也更早起,在早上開始工作前,將精神最好的時間,留給自己。
第二個是運動。身體活動幾乎是解決一切的萬靈丹,除了可以維持體態,還可以紓壓、提振活力和心情,還能增強記憶、強化自制力,讓我們更容易維持其他好習慣。不過,開始運動的人,約有一半撐不滿六個月。作者認為,選擇適合自己個性和時間表的運動,比較能幫我們養成運動習慣。例如,作者自述為晨型人、內在問責、室內外都可以、不喜歡競爭,所以室內瑜珈、健身房踏步機、每週一次短時間的重力訓練,都沒有違背他的性格,才讓他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第三個是飲食。攝取食物可以讓我們保持精力和自制力,幫助維持好習慣。然而,過度飲食會為身體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因為肚子餓才吃東西,而是因為抵抗不了外在的感官刺激,像是嘴饞、社交等等,但是為了抵抗刺激而節食,反而會對刺激更加敏感。研究顯示,省略任何一餐都不好,例如:不省略任何一餐的女性比省略一餐的女性多減了 3.5 公斤、不吃早餐會使人一整天都做出不當的選擇。
第四個是清理收納。外在秩序對生活基礎的影響,遠比大家所想的還要大。作者認為,井然有序的環境有助於培養自制力,也因此更容易維持好習慣。除此之外,完成一個個收納的小任務,有助於提振自我效能感,讓我們更相信自己有能力堅持下去。然而,也有一些人在混亂中更能發揮實力,整齊乾淨的環境不但對生產力沒有幫助,甚至會讓他們覺得窒息。
培養習慣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如果可以優先培養出對生活具有全面影響力的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有沉蘊的底氣去實踐理想的生活。
我每天只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寫作兩小時,因為我就只有這麼多的精力,但那兩個小時是絕對不可以侵犯的。
— 芙蘭納莉.歐康納(Flannery O’Connor)
根據作者的研究,絕大多數的人都屬於質疑者或盡責者,自律者和叛逆者是少數。筆者評估自己,或許自己傾向質疑者多了一些。反思過去培養習慣的經驗,我發現習慣本身如果沒有目的性,會讓自己找不到維持下去的動力。像是培養早起的習慣,讓一天從自己想做的事情開始,但是因為沒有找到一件想要持續進行的目標,所以這個習慣最終沒有維持下去。或許像是 5am project 概念中強調的,重點不是早起,而是早起要做的事。
這本書不只激發讀者思考適合自己的習慣培養方式,還提出了許多建立習慣的方法和建議,不管是作為學習或複習都很有幫助。然而,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必須對自己想要的生活有一定的認知,才能知道該選擇建立什麼樣的習慣。希望有明確目標的讀者,能夠從這本書中找到行動的指引;也希望沒有明確目標的讀者,像是筆者,有朝一日可以找到想要追求的理想,再透過習慣將理想落實在生活之中。
毫無習慣,凡事優柔寡斷……這種人有大半時間,都花在決定或後悔一些理當駕輕就熟、完全不需要花心思就能完成的事情上。
—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教本:簡明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