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計畫:財團與地主的利益遊戲
在台灣,都市計畫無疑是一場資源重新分配的遊戲,而這場遊戲的主要贏家,往往是財團與地主。當政府推動開發計畫時,初衷可能是改善城市功能、促進經濟發展或提供更便利的公共設施,但實際執行下來,卻往往淪為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盛宴。
都市計畫的本質,在於重新規劃土地用途,這不僅改變了城市面貌,也直接影響土地價值。對於能夠掌握第一手開發計畫資訊的財團或地主而言,他們可以在規劃前後進行土地收購,坐等土地價值因開發而大幅上升。更有甚者,當規劃不符合自身利益時,他們還能透過遊說政府或其他方式,推動計畫的變更,將潛在損失轉化為收益。
以柯文哲任內的京華城開發案為例,該案原本旨在解決都市更新與公共利益需求,但實際結果卻引發外界對「圖利財團」的質疑。雖然案件細節尚有待司法釐清,但此事凸顯了都市計畫中政府角色的困境:是要成為公共利益的守護者,還是資本力量的合作者?
然而,都市計畫的利益並非普惠性,而是高度集中於財團與地主手中。這種結構性問題的另一面,是一般百姓所需承擔的高昂代價。開發帶來的生活便利,往往伴隨著房價飆升和物價上漲,進一步加劇了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壓力。開發的收益集中,但成本卻廣泛分散到所有市民身上,這樣的不對等分配,讓城市發展的成果顯得更加失衡。
要解決這個問題,僅靠批評財團或政府是不夠的。關鍵在於如何重新設計制度,讓開發帶來的利益能真正回饋給社會。例如,政府可透過有效的土地增值稅或特別收益稅,將開發利益的一部分重新分配給在地居民,投入基礎建設、社福支出或租金補貼,進而縮小城市發展中的不平等。
都市計畫是否必然圖利財團,關鍵在於政府能否在資本壓力與公共利益之間找到平衡。從透明的規劃程序到公平的利益分配,唯有透過制度性的變革,才能讓都市計畫真正成為全體市民的福祉,而非少數人的遊戲。
都市計畫的初衷是為城市帶來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提升公共設施水平和經濟活力。然而,實際執行中,它是否真的實現了這些目標?還是僅僅製造了「繁榮的假象」,讓人民承受代價,政府背負債務,而財團與地主成為唯一的贏家?
表面上,都市計畫為城市帶來了大型購物中心、摩天大樓、高級住宅區和便利的交通設施,似乎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質。但細究之下,這些「繁榮」的代價卻讓一般人民無法承受:
都市計畫的另一個問題在於,它不僅未能讓人民獲得實質利益,甚至讓政府陷入財政危機,最終造成雙輸局面:
財團的遊戲規則非常簡單:
要破解這種不對等的遊戲規則,必須從根本上改變都市計畫的設計方式:
都市計畫的本質,應該是為全體市民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少數人的財富增值工具。若政府無法重新定義都市計畫的遊戲規則,那麼這場「人民啃骨頭」的困局只會越陷越深。我們需要問的是:在城市不斷向前發展的同時,是否有人為人民留下了一張能真正改變未來的藍圖?
觀點:
都市計畫土地開發,政府舉債建設,人民接受房價上漲,生活成本墊高,繁榮的假象,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就是我們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