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由一本書、一部電影、一個概念組成。讓我們先從一本書開始。
《是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
這是一本描述現代世界的互動機制是如何用遊戲化把大家變成機器,一步一步壓榨生產力,成為機制想要的人。這樣的你不是你,而是機制想要的你。
遊戲化機制中長久以來的外部動機已經被發現有可能阻礙內在動機的發展,尤其當競爭關係出現,排行榜與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之間的連結,這樣的零和遊戲使我們深陷其中很難有機會跳脫。
順帶一提,這本書的標記發布日期為2024/04,也就是這個月。我在3/31拿到書,就在想如果我一天內就把書全部看完,就代表我在其他人拿到書之前就看完了。超級酷。但我到現在只看了一半,之後再挑戰。
書中對於這樣的剝削機制有很多描述,例如亞馬遜的員工如何被機制設定成自動資遣,依照產量與效率而定。
————
唯一的解方:真正享受其中
書中提到任何的遊戲化都有可能變成 KPI的死亡禁區,也就是讓人不顧一切就要達到目標。
如果目標是成績,那考生會不顧一切作弊。 如果目標是銷售量,那銷售人員會選容易下手的,即使他們一個月後就會退貨。 如果目標是減重,那吃個減肥藥也是剛好而已,抽脂手術也趕快排一排。 如果目標是更新頻率,那即使品質堪憂,只要能上線都全部上線,達到目標即可。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可以試想一下自己人生中哪些只要達到目標就好的事。
而真正能打破這個循環的,就是享受其中。以第一個考試的例子來說,就是享受準備考試和享受考試。只要你享受其中,達到目標只是必然的結果,根本無須擔心,而過程中的喜悅也會讓你過得快樂,享受其中使壓力減少、自在達到目標。目標因此不再是目標,而是必然。
享受其中能讓我們脫離遊戲化,不再需要外在動機。
一部電影:《Ready Player One》 (中譯:一級玩家、終極玩家…)
那本書讓我想到這個電影,數位監獄。當我們所有行為都被記錄,用以監控與獎勵逞罰,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
其實我們已經在這樣的世界了。
社群媒體的貼文按讚數、留言數、觸及人數推動我們寫出狗血、吸睛、帶風向的討戰文,憤怒的表情符號更能推動文章觸擊更多人。
社會信用系統,規範著什麼樣的行為需要被懲罰,降低信用分數,無法向銀行貸款,辦任何信用卡都會被拒絕。
升學考試的成績排名,規範什麼樣的行為可以得高分,什麼樣的行為不被期待,而這樣的結果與未來研究所的錄取與否掛鉤。
手機的廣告、遊戲、聲光效果,都吸引著我們使用,注意力已經變成一項可以買賣的資產,我們賣給手機與應用程式開發商。
無處不在
———
掌握動機掌握行為,這個概念是遊戲化的核心,而當我們找到驅動力,就可以讓任何人做任何事,聽起來很恐怖但是真的可以做到。
而當機制推動我們去做特定的事情,把我們變成每秒做幾項任務得幾分的機器時,又該如何面對呢?
很簡單
就跟Ready Player One電影的最後說到的,真實世界是真的,跟人互動吧,交朋友吧!
找朋友一起吃個飯聊天,一起到沙灘看夕陽,什麼都不做也可以,只要是跟真的人互動,感受自己。
這個世界量化人類行為,嘗試使每個人都最有效率、最多產、最快速、最精準。但我們終究只是人類,我們從各種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得到快樂。
我們能看著一朵花傻笑一個小時,我們能從眼神中看出一個人的心事,我們能靠觸摸來得到安全感,我們恐懼、我們詐欺、我們相互殘殺卻又相互關愛,我們能移情、能同理、能後設思考。
這是我們身而為人獨特之處
「最後,請你現在放下手邊的工作,打電話給一個人,跟他/她說你有多感謝他出現在你生命中,你為他感到驕傲。」
因為這是機器做不到的事情,這個行為對機器來說毫無意義。除非他的目標是使一個人類對象感到有更多存在的意義與價值,藉以增加情感連結以提升說服力與影響力與談判籌碼。
快去吧,你在乎的人一定也想聽聽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