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字一法句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千經萬論,千言萬語 ,入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象山慶-念>.13)

1.具體總結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一法句、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無阿彌陀佛】這一清淨法句,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說:包含極樂淨土依正「三嚴29種(淨土17種、佛8種、菩薩4種)莊嚴功德成就」,與修「五念門行」之稱念佛名,為往生極樂成佛之正因。

3.約行六字:阿彌陀如來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業所得之大功德,含攝於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中。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象山慶(淨慶,張火慶: 博士/教授) 的沙龍
13會員
334內容數
21世紀的淨土宗--回歸"善導"系
2025/04/24
行苦—捨受(象山慶25.4.23) 佛法之「行」,乃無常遷流的「有為」法;依其範圍之廣狹為:「諸行無常」之行→「五蘊」之行蘊→「十二緣起」之行(業)→「五遍行」之思(心所) 1.「諸行無常」的「行」,總括一切法(現象、五蘊) 2.「五蘊」之行蘊:於《百法明門》中,乃(受、想之外)49個心所法+
2025/04/24
行苦—捨受(象山慶25.4.23) 佛法之「行」,乃無常遷流的「有為」法;依其範圍之廣狹為:「諸行無常」之行→「五蘊」之行蘊→「十二緣起」之行(業)→「五遍行」之思(心所) 1.「諸行無常」的「行」,總括一切法(現象、五蘊) 2.「五蘊」之行蘊:於《百法明門》中,乃(受、想之外)49個心所法+
2025/04/24
弘願稱名-頓教菩薩藏(象山慶25.4.18)     善導師《般舟讚》: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淨土弘願稱名一行,別為頓教。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瓔
2025/04/24
弘願稱名-頓教菩薩藏(象山慶25.4.18)     善導師《般舟讚》: 聖道權實頓漸之法,通為漸教;淨土弘願稱名一行,別為頓教。 釋迦如來真報土,清淨莊嚴無勝是,為度娑婆分化入,八相成佛度眾生。或說人天二乘法,或說菩薩涅槃因;或漸或頓明空有,人法二障遣雙除;根性利者皆蒙益,鈍根無智難開悟;瓔
2025/04/20
平日發願,臨終如意(象山慶25.4.12)  《往生禮讚》於「禮懺已,歸敬三寶」之後,說「日沒無常偈」[1]已,心口發願云: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入十方界,救攝苦眾生。虛空
2025/04/20
平日發願,臨終如意(象山慶25.4.12)  《往生禮讚》於「禮懺已,歸敬三寶」之後,說「日沒無常偈」[1]已,心口發願云: 願弟子等,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心不錯亂,心不失念;身心無諸苦痛,身心快樂,如入禪定;聖眾現前,乘佛本願,上品往生阿彌陀佛國。到彼國已,得六神通,入十方界,救攝苦眾生。虛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饒爾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也秖是在凡聖內坐。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Thumbnail
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饒爾學得三賢四果十地滿心。也秖是在凡聖內坐。不見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故經云。實無少法可得。名為阿耨菩提。本來清淨皎皎地。無方圓無大小無長短等相。無漏無為無迷無悟。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Thumbnail
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無量無邊的阿彌陀佛,不但是阿彌陀佛,一切佛都包括在裏頭了。一就是多,是《華嚴》的道理。「能于一佛念念相續」,能於一個佛一念一念相續了,你就能在念念之中見到三世一切諸佛。所以這是最勝方便。這個事誰都辦得到,誰都有空,坐下來,雜事不想了,就念一個佛,老念,就這樣念佛,能見三世諸佛。
Thumbnail
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無量無邊的阿彌陀佛,不但是阿彌陀佛,一切佛都包括在裏頭了。一就是多,是《華嚴》的道理。「能于一佛念念相續」,能於一個佛一念一念相續了,你就能在念念之中見到三世一切諸佛。所以這是最勝方便。這個事誰都辦得到,誰都有空,坐下來,雜事不想了,就念一個佛,老念,就這樣念佛,能見三世諸佛。
Thumbnail
千經萬論,千言萬語 ,入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象山慶-淨念>.13) 1.具體總結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一法句、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無阿彌陀佛】這一清淨法句,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說:包含極樂淨土依正「三嚴29種(淨土17種、佛8種、菩薩4種)莊嚴功德成就」,與修「五念門
Thumbnail
千經萬論,千言萬語 ,入一法句:南無阿彌陀佛(<象山慶-淨念>.13) 1.具體總結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一法句、是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無阿彌陀佛】這一清淨法句,天親菩薩《往生論》所說:包含極樂淨土依正「三嚴29種(淨土17種、佛8種、菩薩4種)莊嚴功德成就」,與修「五念門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阿彌陀佛」這句名號,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通號,這四個字翻成中國意思叫無量覺,無量覺是自性的德號,念阿彌陀佛就是念自性。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這是自性本體的音聲,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天親菩薩造的這部《往生論》,是要幫助我們在這一生念佛有所成就,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Thumbnail
念佛一法。不出四種。一者念佛實相。即本覺理性。如大集等經所明是也。二者念佛法門。即種種三昧。如諸大乘經所明是也。三者念佛相好。即勝劣身相。如十六觀經所明是也。此三種念佛。勝則勝矣。非異方便。葢必洞明事理。深達境觀。上智猶難。鈍根絕分故也。四者念佛名號。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彌陀經所明是也。
Thumbnail
念佛一法。不出四種。一者念佛實相。即本覺理性。如大集等經所明是也。二者念佛法門。即種種三昧。如諸大乘經所明是也。三者念佛相好。即勝劣身相。如十六觀經所明是也。此三種念佛。勝則勝矣。非異方便。葢必洞明事理。深達境觀。上智猶難。鈍根絕分故也。四者念佛名號。即一心持名。如小本阿彌陀經所明是也。
Thumbnail
是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 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內。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 無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Thumbnail
是以我心實與佛心同一理故。故我彌陀願力威德光明在我心中。 我心亦於彌陀願力大心之內。修諸念佛求生一切善行。 無一善行而不具含佛德。了彼佛德。成我三昧。 取自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 《淨土十要》卷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
Thumbnail
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 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Thumbnail
一一相相應。遠離諸見過。 悉檀離言說。我今當顯示。 次第建立句。佛子善諦聽。 此上百八句。如諸佛所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