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帶著同性伴侶出席家族聚會,關係近的親戚會主動避開結婚生子的話題,取而代之的是:「啊你現在在做什麼?」我的回答大多是遊手好閒,大家習慣了只呼之羨慕便草草笑過。
春節則很有趣,不熟又進擊的親戚總愛追問:「怎麼會沒做什麼?你沒在工作嗎?」得到答案之後會接著評估我的開銷多少、每個月剩多少、年輕人應該要如何如何⋯⋯雖然知道不帶惡意,卻也對自顧將我的生活模式套入個人價值觀,發現不符合期待時,還需要我正面回應的「關心」感到消耗。(我想好好吃飯呀XD)
我想好好吃飯呀~
每個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習慣,不熟的親戚也是。那麼我在意的是什麼?又對什麼感到消耗呢?我想,比起生活不被欣賞(有些是直接否決),更凸顯的是感覺不到真誠的關心。說真誠也不貼切,畢竟這兩個字也是由我自己定義(笑)。
感受總是主觀,就當過年無事
陪我叨唸一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