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確定」的時代中,恐山禪僧如何看待生死與存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青森下北半島的恐山,以靈場聞名,每年吸引無數抱持著深切苦惱和悲傷的人們前來尋求慰藉。 恐山菩提寺的院代(代理住持)南直哉禪師,長年在此傾聽這些迷惘的聲音,並以其尖銳獨到的見解,為他們指引方向。

近年來,南直哉禪師出版了多本著作,探討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議題,他認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人們的行为模式不斷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受到挑戰,佛教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回應人們的困惑。

本文探討他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以及個人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生命的意義。



年輕世代的迷惘


「現代社會充斥著不確定性,尤其年輕人更容易迷失方向。」 南直哉禪師分享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年輕女子,金髮碧眼,穿著時髦,卻帶著深深的迷惘來到恐山。她表示自己曾兩度自殺未遂,「覺得這樣活著不如死了算了」。

禪師指出,過去的社會鼓勵努力奮鬥,追求成功,即使失敗也能從中汲取教訓,東山再起。「道元禪師曾說:『今の一当は昔の百不当の力なり』,意思是說,經歷過一百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一次成功。」但現代社會卻不容許失敗,過度強調自我決定和自我責任,讓人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自己掌控需要經驗的累積,但並非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資源和機會。」 禪師認為,這種情況導致了社會的階級分化,擁有資源的人能夠充分發揮自我掌控的力量,而缺乏資源的人則容易失去自信,對生命感到絕望。



語言是理解自我的關鍵


面對這樣的困境,禪師提出的解方是:「找回語言的力量。」 他認為,現代人害怕表達負面情緒,擔心破壞人際關係,結果反而失去了表達自我的能力。

「如果年輕人能夠勇敢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就能揭露現代社會的根本問題。」 禪師將情感比喻為液體,需要容器才能承載,而語言就是承載情感的容器。透過語言,我們才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賦予其意義。

禪師進一步指出,語言也與「自我」的認知息息相關。佛教的「緣起」思想認為,萬事萬物皆因緣而生,彼此相互依存。然而,人們往往誤以為自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忽略了與他人和世界的連結。

「我們並非憑藉自己的意志來到這個世界,而是被賦予姓名,被動地參與到各種關係之中。」 禪師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與他人產生連結,並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唯有正視這種「關係性」,才能真正理解「自我」。



從個人到世界:權力關係的反思


不確定性不僅體現在個人層面,也反映在國際局勢和社會結構中。 禪師指出,國家和社群同樣存在於相互依存的關係網絡中,當跨越國界的議題發生時,這種關係就會受到衝擊。

「氣候變遷、經濟差距、核武威脅等全球性問題,都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合作才能解決。」 禪師認為,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個人,都應該建立起以「關係性」為基礎的倫理觀,而非一味追求自身利益。

「從國際衝突到家庭糾紛,權力關係的扭曲和失衡,往往是造成衝突的根源。」 禪師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兒子因為長期照顧年邁的父親,身心俱疲,甚至萌生殺意。在這個案例中,兒子看似是強者,父親看似是弱者,但實際上兒子也承受著來自父親的壓力。

禪師認為,要化解衝突,必須跳脫權力鬥爭的框架,開啟對話的管道,理解彼此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佛教的『自未得度先度他』精神,強調即使自己尚未解脫,也要先幫助他人。」 禪師認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有助於打破僵化的權力結構,為世界帶來改變的契機。



AI時代的挑戰與希望


面對AI科技的快速發展,禪師也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他認為,人們渴望擺脫肉體的限制,追求永生,未來甚至可能將意識轉移到晶片中,在虛擬世界中永存。

「然而,這種追求永恆的渴望,是否意味著對現實的逃避?」 禪師提醒,即使科技再進步,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人際互動和生命體驗。

「我們應該勇敢面對生命的有限性,珍惜與他人和世界的連結,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 禪師鼓勵人們,即使面對世界的苦難,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夠產生漣漪效應,最終改變世界。



如果您喜歡本文,還請您分享給其他人!



資料來源

恐山菩提寺の院代が語る「不確かな」現代 生きるためにすべきことは — 朝日新聞

這裡分享有關日本的大小事,主要關注政治經濟的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社群媒體早已滲透你我生活,成為獲取資訊、交流意見的重要管道。然而,社群平台上的「按讚」和「分享」,是否真能轉化為選票,左右選情?日本上智大學一位新聞系學生岡崎祐仁,以實際數據分析,試圖解開社群媒體與選舉之間的微妙關係。
還記得當年轟動一時,由李察·張伯倫主演的影集《幕府將軍》嗎?時隔40多年,這部描述日本戰國時代的史詩巨作再度登上螢幕,不同的是,新版《幕府將軍》大量使用日語對白,搭配英文字幕,在美國影視圈掀起了一股「字幕風潮」。 過去,美國觀眾普遍對字幕抱持抗拒心理,認為閱讀字幕會影響觀影體驗。然
全球科技巨擘 Sony 與日本汽車龍頭 Honda 強強聯手,透過合資公司 Sony Honda Mobility 推出的首款電動車 AFEELA,於 CES 2025 正式亮相,其流線型的外觀設計與強調車內娛樂體驗的創新概念,立刻吸引眾人目光。
探討山形縣出羽桜酒造如何克服文化差異,成功將吟釀酒推廣至國際市場,並分析其成功關鍵,包括強調產地特色、日本酒文化以及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認證的助力,並以此借鏡臺灣酒類產業發展。
東京大學近年來中國留學生人數激增,尤其研究所學生比例高達五分之一,本文探討其原因、影響及衍生問題,例如學歷鍍金、生活成本、文化融合與隔閡、人才流失等,並反思國際人才流動與國家競爭力的議題。
日本與英國、義大利合作開發的次世代戰鬥機F-3,預計2035年服役,旨在因應中國軍事力量增強帶來的安全挑戰。本文深入探討F-3的開發歷程、性能、參與單位、成本以及與其他先進戰鬥機的比較,並分析其對日本安全保障的意義及面臨的挑戰。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社群媒體早已滲透你我生活,成為獲取資訊、交流意見的重要管道。然而,社群平台上的「按讚」和「分享」,是否真能轉化為選票,左右選情?日本上智大學一位新聞系學生岡崎祐仁,以實際數據分析,試圖解開社群媒體與選舉之間的微妙關係。
還記得當年轟動一時,由李察·張伯倫主演的影集《幕府將軍》嗎?時隔40多年,這部描述日本戰國時代的史詩巨作再度登上螢幕,不同的是,新版《幕府將軍》大量使用日語對白,搭配英文字幕,在美國影視圈掀起了一股「字幕風潮」。 過去,美國觀眾普遍對字幕抱持抗拒心理,認為閱讀字幕會影響觀影體驗。然
全球科技巨擘 Sony 與日本汽車龍頭 Honda 強強聯手,透過合資公司 Sony Honda Mobility 推出的首款電動車 AFEELA,於 CES 2025 正式亮相,其流線型的外觀設計與強調車內娛樂體驗的創新概念,立刻吸引眾人目光。
探討山形縣出羽桜酒造如何克服文化差異,成功將吟釀酒推廣至國際市場,並分析其成功關鍵,包括強調產地特色、日本酒文化以及202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無形文化遺產認證的助力,並以此借鏡臺灣酒類產業發展。
東京大學近年來中國留學生人數激增,尤其研究所學生比例高達五分之一,本文探討其原因、影響及衍生問題,例如學歷鍍金、生活成本、文化融合與隔閡、人才流失等,並反思國際人才流動與國家競爭力的議題。
日本與英國、義大利合作開發的次世代戰鬥機F-3,預計2035年服役,旨在因應中國軍事力量增強帶來的安全挑戰。本文深入探討F-3的開發歷程、性能、參與單位、成本以及與其他先進戰鬥機的比較,並分析其對日本安全保障的意義及面臨的挑戰。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桃園機場雖然有時候會漏漏水出點小問題,但其實它貴為台灣國家門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稱讚的地方的!推薦給常出國的旅人,在機場大逛免稅店之虞,也可以去使用一下這些便利的設施!就讓KKday幫大家整理5個大家不太知道但好好用的機場實用服務資訊吧!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2019/3 春】 <上野恩賜公園> 是個知名的賞櫻地點。腹地廣大、交通方便,加上園內有40種的櫻花,多達1200棵櫻花樹,使得這邊成為野餐賞櫻的首選場所。每到櫻花季,樹上會掛滿燈籠,而一大早就可看到樹下鋪滿了佔位的野餐墊,人潮不斷地聚集,從早到晚絡繹不絕。
2024年日本勞動力人口逆勢上揚,即將突破7000萬人,創下1953年以來新高。高齡者就業人數連續20年增長,女性就業人數也持續刷新歷史紀錄,正式員工數量大幅增加。然而,人口持續萎縮仍是長期挑戰,日本政府和企業需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投資技術創新、完善托育和養老服務等。
在漫畫與動畫時期就給人不錯體驗的作品《工作細胞》,敘述關於人體細胞擬人化後的故事,藉由紅血球和白血球兩人在身體中的突發日常,對抗細菌病毒之餘,也了解人體的身體構造,隨著主人翁的身體活在億萬細胞世界。這樣的作品在真人化後需要許多後製動畫與搭景製作,在《工作細胞》真人化後的日本電影,表現會是如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愛宕念佛寺位於京都靜謐的嵐山地區。這座寺廟最早建於 8 世紀,但不幸被洪水摧毀。1922 年,為了保存寺廟,正殿和大門被移到了現在的位置。今天,愛宕念佛寺因它擁有的 1200 尊羅漢像而聞名,這些羅漢像代表了佛陀的弟子。
Thumbnail
日本有些寺廟會有類似《胎內くぐり》《曼陀羅參り》等等的特別參拜,參與者在絕對黑暗中,經歷片刻悟道體驗。透過這種特別參拜,俗人得以快速窺見修行的輪廓,並認識感恩生活中每一個細微之處。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以下一位請示者來信,來文照登:    102年的11月15日一大早就從彰化市區陪著公公、婆婆及先生前往精舍,請示已往生9年的爺爺目前身處何處?經佛菩薩告知爺爺目前尚在冥府的第三殿受苦,若要超度至地府平民區需要念《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40遍,回家途中大家心中.......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愛宕念佛寺位於京都靜謐的嵐山地區。這座寺廟最早建於 8 世紀,但不幸被洪水摧毀。1922 年,為了保存寺廟,正殿和大門被移到了現在的位置。今天,愛宕念佛寺因它擁有的 1200 尊羅漢像而聞名,這些羅漢像代表了佛陀的弟子。
Thumbnail
日本有些寺廟會有類似《胎內くぐり》《曼陀羅參り》等等的特別參拜,參與者在絕對黑暗中,經歷片刻悟道體驗。透過這種特別參拜,俗人得以快速窺見修行的輪廓,並認識感恩生活中每一個細微之處。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以下一位請示者來信,來文照登:    102年的11月15日一大早就從彰化市區陪著公公、婆婆及先生前往精舍,請示已往生9年的爺爺目前身處何處?經佛菩薩告知爺爺目前尚在冥府的第三殿受苦,若要超度至地府平民區需要念《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40遍,回家途中大家心中.......
Thumbnail
20240129 角度10 - 舍利 有一次,應邀到中部,途經一座廟宇。 這廟座落在名勝風景處,有山有水、環境優美。 整個景觀,仿造日式禪寺,安靜、乾淨,沒有中式寺廟的喧鬧與紛亂。 我上了二樓,看見了唐代高僧「玄奘」的舍利。 樓牆四周,介紹著當時的時空背景、與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