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森下北半島的恐山,以靈場聞名,每年吸引無數抱持著深切苦惱和悲傷的人們前來尋求慰藉。 恐山菩提寺的院代(代理住持)南直哉禪師,長年在此傾聽這些迷惘的聲音,並以其尖銳獨到的見解,為他們指引方向。
近年來,南直哉禪師出版了多本著作,探討現代社會的倫理道德議題,他認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人們的行为模式不斷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受到挑戰,佛教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回應人們的困惑。
本文探討他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以及個人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找到生命的意義。
「現代社會充斥著不確定性,尤其年輕人更容易迷失方向。」 南直哉禪師分享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位年輕女子,金髮碧眼,穿著時髦,卻帶著深深的迷惘來到恐山。她表示自己曾兩度自殺未遂,「覺得這樣活著不如死了算了」。
禪師指出,過去的社會鼓勵努力奮鬥,追求成功,即使失敗也能從中汲取教訓,東山再起。「道元禪師曾說:『今の一当は昔の百不当の力なり』,意思是說,經歷過一百次的失敗,才能換來一次成功。」但現代社會卻不容許失敗,過度強調自我決定和自我責任,讓人們背負著沉重的壓力。
「自己掌控需要經驗的累積,但並非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資源和機會。」 禪師認為,這種情況導致了社會的階級分化,擁有資源的人能夠充分發揮自我掌控的力量,而缺乏資源的人則容易失去自信,對生命感到絕望。
面對這樣的困境,禪師提出的解方是:「找回語言的力量。」 他認為,現代人害怕表達負面情緒,擔心破壞人際關係,結果反而失去了表達自我的能力。
「如果年輕人能夠勇敢地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受,就能揭露現代社會的根本問題。」 禪師將情感比喻為液體,需要容器才能承載,而語言就是承載情感的容器。透過語言,我們才能理解自己的情感,賦予其意義。
禪師進一步指出,語言也與「自我」的認知息息相關。佛教的「緣起」思想認為,萬事萬物皆因緣而生,彼此相互依存。然而,人們往往誤以為自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忽略了與他人和世界的連結。
「我們並非憑藉自己的意志來到這個世界,而是被賦予姓名,被動地參與到各種關係之中。」 禪師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與他人產生連結,並受到社會結構的影響。唯有正視這種「關係性」,才能真正理解「自我」。
不確定性不僅體現在個人層面,也反映在國際局勢和社會結構中。 禪師指出,國家和社群同樣存在於相互依存的關係網絡中,當跨越國界的議題發生時,這種關係就會受到衝擊。
「氣候變遷、經濟差距、核武威脅等全球性問題,都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合作才能解決。」 禪師認為,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個人,都應該建立起以「關係性」為基礎的倫理觀,而非一味追求自身利益。
「從國際衝突到家庭糾紛,權力關係的扭曲和失衡,往往是造成衝突的根源。」 禪師分享了一個案例:一位兒子因為長期照顧年邁的父親,身心俱疲,甚至萌生殺意。在這個案例中,兒子看似是強者,父親看似是弱者,但實際上兒子也承受著來自父親的壓力。
禪師認為,要化解衝突,必須跳脫權力鬥爭的框架,開啟對話的管道,理解彼此真正的想法和需求。
「佛教的『自未得度先度他』精神,強調即使自己尚未解脫,也要先幫助他人。」 禪師認為,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有助於打破僵化的權力結構,為世界帶來改變的契機。
面對AI科技的快速發展,禪師也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他認為,人們渴望擺脫肉體的限制,追求永生,未來甚至可能將意識轉移到晶片中,在虛擬世界中永存。
「然而,這種追求永恆的渴望,是否意味著對現實的逃避?」 禪師提醒,即使科技再進步,也無法取代真實的人際互動和生命體驗。
「我們應該勇敢面對生命的有限性,珍惜與他人和世界的連結,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 禪師鼓勵人們,即使面對世界的苦難,也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相信自己的行動能夠產生漣漪效應,最終改變世界。
如果您喜歡本文,還請您分享給其他人!
資料來源
恐山菩提寺の院代が語る「不確かな」現代 生きるためにすべきことは — 朝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