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視覺特效的存在對整個電影產業的重要性逐漸加深。每當打開票房排行榜,那些視覺特效搶眼的電影總是會佔據票房前幾名的位置。現代人觀看電影的胃口似乎被特效養得越來越大,而沒有絢麗特效作為賣點的電影,也越來越難融入進整個電影商業市場。有些電影確實需要視覺特效的支撐,才能建築出幻想中那龐大的世界觀。然而一些非商業性質的好電影,如今就像是在眾多特效電影的洪流中漂泊,無盡地等待是否有人能將之拾起欣賞。
關於視覺特效的意義,我想借用米蘭昆德拉曾在書中提到「輕與重」的概念來探討我的觀點。就當代的電影而言,我會賦予它們我自己的定義。其中,有種兩類型是想在這裡探討的——一種是意義上「輕的電影」,一般以大眾取向、娛樂性質為主,通常視覺特效也比較強烈。另一種則是意義上「重的電影」,冷門小眾,但不見得是藝術片。視覺特效相對而言較少,通常也較著重在其本身的故事或意義上。
我一開始接觸電影相關的學習就是從特效開始的,回想那段期間,對我來說視覺特效在一部電影中存在的重量遠遠大於其他故事架構、場面調度等。我深深被特效建築出的世界吸引,那是一個現實無法到達,但卻可以盡情做夢的世界。然而當我更加深入去了解更多電影的專業知識後,卻開始對視覺特效產生了矛盾的見解,與此同時也不斷思考特效的存在之於社會大眾觀影體驗的意義。
先說對我而言「輕的電影」。我認為現代人越來越在乎感官上的刺激體驗,因此視覺特效越強烈的電影往往在市場上能普及到更多的群體。然而卻也因為這樣,導致有越來越多的特效電影只為了服務觀眾的感官娛樂,讓劇情內容流於形式、變得空洞。在這層意義上,電影似乎就缺少了思想層面上的深度,而對於故事最重要的「主旨」也不見得存在。這樣的電影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量,就像是花瓣飄落在水上泛起漣漪的瞬間,但水面又會馬上歸於平靜,不遺留痕跡。不過每個人對於「輕與重」的定義不盡相同,倘若這些特效電影的存在能給一些人在泛起漣漪的瞬間帶來慰藉,是否對那些人而言,這些特效電影會是種「重的」存在呢?
反觀「娛樂」這點,就普羅大眾而言,電影的價值也確實是個娛樂性質的存在,那麼那些結構空洞、但特效技術非凡、成功服務大眾感官刺激的電影,這樣的定位又何嘗是個錯誤?只是我不斷感到好奇、不斷反思,為什麼開始深入接觸電影專業後,聽到越來越多人對於部分特效電影抱持著排斥的態度,甚至認為用大量視覺特效堆砌出來的電影,還能算是電影嗎?若一開始的市場就定位在大眾娛樂,那麼票房好的電影不也算某種層面上的成功嗎?它們不都成功做到了「娛樂」這點嗎?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現今還是有好的特效電影存在,就例如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以及另一部我印象一直非常深刻的韓國電影《聲命線索》。這些電影都運用了大量的視覺特效去呈現時空交錯、轉換的效果,或甚至是將許多抽象概念具象化,在電影世界中呈現出來。它們除了很大程度地滿足了人類的幻想、成功刺激視覺感官,劇情本身更是能帶給觀眾不少省思與啟發。
然而當我將這類深具啟發性也兼具視覺特效的電影,和同樣具有啟發性但缺乏視覺衝擊的電影相比時,兩者雖然在思想層面上都相當有重量,就像是一記重擊。那份重量之大,大到有時甚至能改變了我們看待世界的看法。但正因為這些電影在意義層面上的重量太重,當沒有其他吸睛的視覺特效來吸引觀眾時,人們普遍會直接忽略。也許是大家不想在娛樂的消遣上,還要讓內心去背負相對來說較為沈重的文化與思想,只想單純享受娛樂那種輕盈的、自由的、隨時可拋棄的重量。
不過與此同時,我也為那些「重的電影」感到惋惜。那些「重的」好電影理應被大眾所看見,但如今電影的價值似乎大多剩下娛樂性質。人們在觀賞電影和形形色色人物的故事,卻倦怠去思考其背後隱含的內涵,這樣是可以的嗎?就像現代人逐漸將短影音的感官刺激視為日常,這樣的模式會不會讓人們越來越習慣、變得越來越墮於思考?進而失去內涵?甚至某天開始停止進步?
每當我看完一部電影,就會開始思考視覺特效在這部電影裡的定位,是單純服務大眾的感官娛樂,或是為了建構創作者夢想的世界而存在的意義?娛樂的本質是什麼?電影的本質是什麼?視覺特效之於電影又該被定義為什麼存在?在娛樂上去賦予它更多意義深遠的重量,這件事是必要的嗎?或是就讓視覺特效單純成為娛樂需求也可以呢?我想我對此還暫時找不到答案。
當我創造自己的幻想世界,理所應當希望視覺特效能讓我盡情地做夢,並吸引更多觀眾沈浸於我構築的世界魅力中,但同時,又不希望我的創作最終淪為一種單純迎合市場需求的工具。我想不論是輕的電影或重的電影,身為創作者應該將兩者視為一種辯證關係,並找到其中的平衡,而非將之用二分法來劃分,去排斥其中一方對於電影的定義。當電影不失追求感官刺激的娛樂效果,也不失追求思想深度的內涵,也許這樣才是理想的狀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