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你在文章中提到『不要只單賭任何一邊,在投資或者工作都可以進行相關的配置,大人一定是全都要』,但時間不正是我們最寶貴的資產嗎?如果我們將時間投入到兩個極端中,會不會兩邊都做不好反而浪費時間?」一位朋友在閱讀我的文章後問道。
我回答:「我們都希望能一次找對生涯的目標,並完美接續所有努力,不浪費時間與經歷,但無奈的是人生與市場都是不斷變化的,現在以為的直路會不會到頭是一座懸崖?歪路是否會成為未來賴以為生的技能?因此我們需要在本來的專業之外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增加自己的反脆弱性來抗風險,槓鈴策略就是這樣一個思考模式。
在年輕時因為了解的不多,容易陷入選項『非A即B』的困境,成為成熟大人之後就要了解,保持一定的彈性與平衡是必要的,如股票梭哈買高成長股固然會有較大的預期收益,但是其抵抗市場波動的能力,就不如有部分保守型投資的資產配置。」
朋友接著說:「原來『非A即B』的思維看似沒有眼前浪費時間的風險,卻沒有考慮到現實情況改變後的風險,槓鈴策略確實能幫助我們應對變化,你有什麼具體建議可以幫助我靈活運用這個策略嗎?」
「當然有,第一個就是要保持學習和探索的心態,不要被單一選項限制;接著要善用時間和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既要原本目標的穩定完成,也要為創新和新機會留出空間;還要多與不同背景和領域的人交流,擴展自己的視野,在面對不確定性時就能更加游刃有餘。
記住,槓鈴策略是一種平衡之道,在穩定和風險之間找到最佳組合,這將使我們在職場發展中更具競爭力和韌性。」
--------------------
在職涯與生涯中,人們會經常面臨各種選擇和決策,無論是職業發展、專案管理還是資源分配,有許多人習慣於採取「非A即B」的二元思維模式,認為在多方嘗試中分散精力是一種浪費時間的行為。
這種心理現象不僅限制了我們的視野,也可能阻礙我們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生存,本篇文章將與大家一起來探討為何會有「非A即B」的心理,以及為何採用槓鈴策略會是一種更為有效的規劃方式。
人類天生會有簡化複雜的世界的傾向,容易將事物歸類為「黑或白」、「對或錯」、「成功或失敗」。
這種二元思維模式在某些方面上有助於我們快速做出決策,減少大腦判斷的負荷,但是這種過於簡化的思維方式,在職場和商業環境中,容易忽視現實世界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一些成功的案例為了寫出好故事,會省略一些不那麼具故事性的情節,卻往往漏掉了成功背後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讓許多人認為,專注於單一選項(A或B)可以最大化成功的可能性,就像投資股票時重壓在少數看好的個股上。
然而,這種觀念忽視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和變化性,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過度集中資源在單一選項上,實際上會增加風險,一旦市場的方向出現改變,就有可能會導致資源的重大損失,甚至企業的失敗。
在人生與職場中,時間和資源是最為寶貴的資產,所以有些人認為嘗試多方選項會分散精力,導致效率低下,卻忽略了多樣化策略在應對不確定性時帶來的優勢。
在心理上亦然,專注於單一會讓人感到心理上的安全和舒適,多方嘗試意味著接受更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這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心理上的挑戰,為了減少心理的負擔及維持舒適和穩定,選擇放棄多樣化策略,專注於單一目標。
實際上,適當的多樣化可以提高整體的反脆弱性和風險承受能力,使我們在變化到來時,因為認知到自己還有餘裕,心裡會更加游刃有餘。
槓鈴策略是一種資產配置策略,將投資分配在高風險和低風險的兩端,而中間部分則保持空白;目的為平衡風險與回報,高風險投資帶來高回報的潛力,低風險投資提供穩定的基礎,且這個策略也常被延伸應用到職涯的規劃上。
在現代職場和商業環境中,單一選項的二元思維模式已不再適應複雜多變的現實;採用槓鈴策略,通過在高風險和低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不只能提高我們的反脆弱性和風險承受能力,還能夠促進長期的穩定和持續的增長。
除了打破上述的迷思,我們也要保持學習和探索的心態,不要被單一選項限制;並善用時間和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既要原本目標的穩定完成,也要為創新和新機會留出空間;更要多與不同背景和領域的人交流,擴展自己的視野。
當我們擁抱多樣化的思維方式,並靈活運用槓鈴策略,就能在不確定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實現生涯與職涯的雙重成功。
#CarryKuoOnBoard
如何從一元標準的傳統教育中逃脫迷惘?大學生生涯擁抱多元規劃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