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還是要增加一點職場能力,最近開始想學點統計。
由於某方面來看自己當年算是個「好學生」:上完課都還給老師、從沒想過要自己練習一下推導公式、課本都很珍惜的保持空白。因此即使陸續修了幾次統計課,基本上我也只知道一些名詞以及大概的用途,其他一概不會。印象最深刻的是某次不知道發啥神經,問老師為何樣本變異數公式分母要減1,老師相當開心的花了一個小時寫滿兩張黑板推導公式。我只記得:「所以要減一」,以及老師講的太開心延後下課因此同學們都看著我的眼神。(那個年代統計軟體才剛興起沒多久,上課還是多以數學推導為主)
還記得快二十年前,有次跟一起上課的同學說,我覺得你們做統計很厲害,對方回了類似「跑出來會看就好了」這類的話;十多年前跟某位量化專業的教授對上話,他認為現在學量化的對資料結構以及公式的性質掌握度都不夠,這樣會有點問題。二方的立場不太相同,我就聽聽,也沒多想。
看著統計軟體越來越便利,youtube上教學也越來越多,加上AI的興起,再盤點一下自己少的可憐的統計概念,似乎自學的門檻是越來越低,可以試試,反正沒有要了解詳細的公式內容,只要當工具夠用就好。
於是用各類資源以及各家AI免費的額度,先整理一下教材並試用一下、調整學習方式:
至於前置作業,我則是看了一下python的線上教學 (已經有很多公開課程全部上網,可以挑選自己適合的),想當然爾,即使是入門級的教學主題,我也是幾個回合就已經聽不懂了(所以那部片長12小時的教學我大概看1小時不到就已經不知道他在幹麻了)。但想想我大概知道一整塊文字大概在幹麻就夠了,若不知道就丟到AI去請他解釋,所以很不會寫程式應該還是可以學習資料處理,反正混在一起邊做邊學。
於是自己就這樣瞎練了一陣子,感覺還不錯。不過老實說,自己對統計實在沒什麼熱情,也不知道會持續練習多久。儘管如此,目前這段過程還是有點心得:
另外,若自己撐得住有持續的學習資料,那應該可以用這些資料來試試Google NotebookLM,聲音加互動搞不好學習成效會好些?
(說明:有些連結有打*號,是聯盟行銷的網址,也就是透過此連結購買該商品,我會有一點點分潤。)
另外推薦兩本書,對懼怕數學的我來說相當好閱讀,所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