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手札| 找到你的為什麼(Find your why)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們工作、生活的每一天,終究是為了追尋什麼價值? 快樂與成就感又有什麼不同?

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尼采



人醒著的時間大部分在工作,甚至,有的人一生都貢獻給工作,但我們卻很少去想:「為什麼」要做眼前的工作。

最簡單的答案是「錢」? 好吧,那有「錢」你要做什麼? 背後的動機是什麼? 「為什麼」要有錢? 更進一步說,如果有了足夠的錢,就不工作了嗎? 那你會做什麼?

「尋找你的為什麼」,簡單來說,就是讓自己活得更明白、清晰、透徹,不再渾渾噩噩度過每一天,無論是對工作、生活、人際,不斷地尋找與摸索自己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好文摘要

成就感不是快樂的同義詞,更深沉,能持續很久。我們不見得每天都能從工作中獲得快樂,但是可以每天因為工作而滿懷成就感,只要這份工作能讓人覺得自己對某樣超越個人的事物有貢獻。

快樂源自我們為自己做的事,例如購物,但當愉悅感漸漸消失,我們又需要去做其他事來重新獲得刺激。為人付出的成就感則能經久不衰。動機是為人奉獻而非滿足自己的那些人,最後反而獲得最大的滿足,因為最終他們感受到最深刻的成就感。

創造職涯或創業有兩種途徑,一是一輩子尋尋覓覓,挑挑揀揀,尋找機會或顧客,期待緣分來了水到渠成。或者,我們也可以帶著明確意圖過每一天,清楚自己的拼圖長什麼模樣,明白自己是為了什麼,然後直接走向適合的地方。

不論這個「為什麼」是個人的或團隊的,懷抱著明確的為什麼去工作,每天出門就會感覺我們身屬於某個超越自己的宏大目標。

你的為什麼加上怎麼做,使你與眾不同。我們唯一的對手就是自己,每天都成為比前一天更好的人,活得比前一天更貼近為什麼。

如果你談的是你相信的事物,你會吸引到相信你相信的事物的人。



台灣的教育體制很少鼓勵學生去思考「為什麼」,但隨著年紀增長,我發現自我探索是永不停止的功課,你愈認識自己、愈了解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明白自己的長處和缺點,你就能找到適合的場域,自在發揮,並每天都充滿動力。

The best ideas are the honest ones. Ones born out of personal experience. Ones that originated to help a few and ended up helping many.  –Simon Sinek

與每個走在職涯/生涯規劃探索路上的你/妳,共勉之。

-----------------------------------------------------------------------------------

  • 書名:找到你的為什麼 (Find your why)
  • 作者:Simon Sinek
  • 出版年:2018
  • 出版社:天下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醫療和醫療以外的事
8會員
84內容數
這裡有行醫路上的【醫療小故事】;經過整理的各類【醫學知識、衛教、筆記】;還有醫療以外的學習心得及【自我成長】。
2025/04/25
資訊超載時代,如何有效管理資料和筆記? 生活中有各種數位工具和筆記軟體,你都如何使用它們? 有為工作和生活加分嗎? 本書介紹 PARA分類法(Projects專案、Areas領域、Resources資源、Archives檔案庫),幫助建立個人「第二大腦」,有效連結知識,提升效率。
Thumbnail
2025/04/25
資訊超載時代,如何有效管理資料和筆記? 生活中有各種數位工具和筆記軟體,你都如何使用它們? 有為工作和生活加分嗎? 本書介紹 PARA分類法(Projects專案、Areas領域、Resources資源、Archives檔案庫),幫助建立個人「第二大腦」,有效連結知識,提升效率。
Thumbnail
2025/04/18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打破成規,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無論是個人或團隊,作者強調新鮮感、多樣性、忠於自我、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主管更在員工的樂業精神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希望能提高團隊效率、公司效能的領導人,都能從書中獲益。
Thumbnail
2025/04/18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打破成規,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無論是個人或團隊,作者強調新鮮感、多樣性、忠於自我、持續學習的重要性,主管更在員工的樂業精神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對於希望能提高團隊效率、公司效能的領導人,都能從書中獲益。
Thumbnail
2025/04/11
照顧失智症者,像看不見盡頭的戰鬥。 本書有如日記般,敘述了一段照護失智症伴侶的生活細節和心路歷程。 作為長期照護居家失能及安寧病患的醫師,我認為每個人能為自己做的三件事:預立醫療規劃、定期盤點生命清單、建立後援小組。
Thumbnail
2025/04/11
照顧失智症者,像看不見盡頭的戰鬥。 本書有如日記般,敘述了一段照護失智症伴侶的生活細節和心路歷程。 作為長期照護居家失能及安寧病患的醫師,我認為每個人能為自己做的三件事:預立醫療規劃、定期盤點生命清單、建立後援小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用人生終點為目的,下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每日寫筆記,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天你<妳>會發現,真正能讓自己滿意的那個人,永遠是自己。 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大家必須謹記著:"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們很多時候,只想聽好聽的話,卻忘了真正有用
Thumbnail
用人生終點為目的,下去規劃自己的人生,每日寫筆記,記錄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天你<妳>會發現,真正能讓自己滿意的那個人,永遠是自己。 我們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不同的聲音,但是,大家必須謹記著:"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我們很多時候,只想聽好聽的話,卻忘了真正有用
Thumbnail
生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擁有什麼樣的價值,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生在生命中的每一件事情,對於自己來說擁有什麼樣的價值,才是最至關重要的。
Thumbnail
我活著有意嗎? 工作難道就只是為了求生存嗎? 這些很多奇怪的見解來自於你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我活著有意嗎? 工作難道就只是為了求生存嗎? 這些很多奇怪的見解來自於你不喜歡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了不起的人。書中的智慧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恩、付出和創造,並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文章分享了從書中得到的人生智慧,並引述了書中的關鍵觀念和故事,讓讀者對書籍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這本書帶領我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了不起的人。書中的智慧提醒我們要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感恩、付出和創造,並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文章分享了從書中得到的人生智慧,並引述了書中的關鍵觀念和故事,讓讀者對書籍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瞭解。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人生有很多的目標,我們總是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自己是獨立的,證明自己是成功的,創造自己的成就與地位。這是人們最在意關心的議題,自我實現避免不了是否成功,結婚也避免不了對象身分地位與自己是否相配,有沒有房有沒有車,收入是多少,頭銜是什麼。
Thumbnail
人生沒有固定的公式,也沒有絕對安全、絕對正確或是絕對能獲得幸福的選項。有些時候,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想要的太多,但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好好釐清我們不需要什麼就好! 在跨越困難,感到無力的時刻,停下來確認自己的狀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格?喜歡和需要什麼樣的東西?覺得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
Thumbnail
人生沒有固定的公式,也沒有絕對安全、絕對正確或是絕對能獲得幸福的選項。有些時候,我們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想要的太多,但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好好釐清我們不需要什麼就好! 在跨越困難,感到無力的時刻,停下來確認自己的狀態,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性格?喜歡和需要什麼樣的東西?覺得什麼是真正有價值的?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