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享|你可以為自己而活 但不要活得可恥 韓國喜劇電影《變身機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如果能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養活自己,那就是最棒的職業。然而,我們在追尋人生目標途中,有時會因為現實的阻撓而逐漸走偏,我們不擇手段想成為我們想要的樣子,卻在其中迷失了原本的自我,是不是有些諷刺?

「你可以為自己而活,但不要活得可恥」,男主角的媽媽在劇中提點到。

韓國電影《變身機長》於2024年8月上映,上映後,在韓國票房創佳績,在台灣也成了暑假上映後前三日票房最高的韓國電影,是一部相當輕鬆歡樂的喜劇片。故事描述男主角韓正優原為擁有飛行實力的明星機長,卻因某次失言風波而掉了飯碗,此後沒有航空公司願意雇用他。被開除後,因長年忙於工作,沒空經營家庭關係的他,老婆也提出離婚,希望他搬離住所。落魄的他,此時想到一個好辦法,假扮成自己妹妹韓正美的身分,重返自己熱愛的飛航職業。

raw-image

當然,荒唐的劇情充滿笑料,也在引人發笑的同時,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帶出不少親情、愛情和社會議題。女性在職場所遭遇到的刻板印象,是在主角韓正優男扮女裝後才更深切體會到的。看著兒子以奇葩的變裝重返熱愛的職場,韓母適時提點,但不戳破,默默的關愛也是一種偉大的表現吧。

《變身機長》是一部相當溫馨、幽默、風趣的喜劇小品電影,節奏相當流暢,笑點也很輕鬆自然,毫不尷尬,時而讓你會心一笑,時而讓你捧腹大笑,雖然劇情時有破綻,但不影響觀看情緒,相當推薦喔!

avatar-img
172會員
165內容數
閱讀,可以很享受。 找一本吸引你的書,配上一杯咖啡,一起度過美好的一下午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維克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牆,通常象徵著隔閡。明明就在彼此身邊,卻彷如隔了道心牆,阻斷了彼此溝通的橋樑,心的距離好遙遠。而電影《隔牆有情人》,卻利用「牆」來突出心靈的交流和契合,是一部平凡卻又相當有創意的溫馨愛情喜劇呀。 2024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隔牆有情人》,翻拍了2015年的法國電影《Behind the Wall》
「家」,是居住的地方,但廣義來說,可以是任何讓你有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的地方。而於2023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迷途新娘》講述女孩們在跟丟人後,在找尋回家的路的同時,也探詢自我,跟隨著內在的聲音找到回「家」的路。 《迷途新娘》是一部印度輕喜劇,劇情講述兩對剛完婚的夫妻,在搭火車回夫家時,新娘因罩著重
我們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徬徨過,尤其青少年時期,在初步嘗試摸索生命意義的我們更是如此。我們學著面對黑暗和不如意,有時我們變得抑鬱、陰沉,甚至被負面情緒綁架,忘了自己為什麼活著。而電影《人道主義吸血鬼徵求自願獻身者》以吸血鬼的元素,講訴一名青少年男孩的徬徨,在尋死中找到存活的意義。 於2023年上
從幾封信件開始,鎮上的人討論起那一封封滿是髒話的惡毒信件,紛紛猜測信件的來源,也引發了一起引起全國騷動的審判。在沒有實質證據的情況下,將矛頭指向一位平日做事風格較為奔放、無拘束、口無遮攔的女子–蘿絲。 電影《鬧劇謎案》上映於2023年,是一齣英國黑色喜劇懸疑電影。故事改編自1920年代歷史上真實的
社交媒體普及化,說是第二人生也不為過。光鮮亮麗的生活,是濾鏡後的表象,我們接收到的資訊都是美化過的。眼見為憑?這句話或許再也行不通了,因為我們看見的,有時候只是對方想要我們看見的。真相是什麼,或許只有關掉層層濾鏡後,才會水落石出。 而2024年上映的韓國懸疑驚悚電影《她死了》就是講述這樣一個故事。
從喜劇演員轉導演的喬登皮爾,拍攝過三部電影,從第一部《逃出絕命鎮》,就擁有自己強烈的風格。雖是喜劇演員,卻鍾愛驚悚片,所以他的作品皆是恐怖驚悚片。他的電影一大特色便是劇情中總埋藏不少隱喻和諷刺,等著觀眾細細品嘗、抽絲剝繭。而這次觀賞電影《不!》,也一同從中發掘不同的寓意吧。 《不!》上映於2022
牆,通常象徵著隔閡。明明就在彼此身邊,卻彷如隔了道心牆,阻斷了彼此溝通的橋樑,心的距離好遙遠。而電影《隔牆有情人》,卻利用「牆」來突出心靈的交流和契合,是一部平凡卻又相當有創意的溫馨愛情喜劇呀。 2024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隔牆有情人》,翻拍了2015年的法國電影《Behind the Wall》
「家」,是居住的地方,但廣義來說,可以是任何讓你有歸屬感、安全感、幸福感的地方。而於2023年上映的印度電影《迷途新娘》講述女孩們在跟丟人後,在找尋回家的路的同時,也探詢自我,跟隨著內在的聲音找到回「家」的路。 《迷途新娘》是一部印度輕喜劇,劇情講述兩對剛完婚的夫妻,在搭火車回夫家時,新娘因罩著重
我們都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徬徨過,尤其青少年時期,在初步嘗試摸索生命意義的我們更是如此。我們學著面對黑暗和不如意,有時我們變得抑鬱、陰沉,甚至被負面情緒綁架,忘了自己為什麼活著。而電影《人道主義吸血鬼徵求自願獻身者》以吸血鬼的元素,講訴一名青少年男孩的徬徨,在尋死中找到存活的意義。 於2023年上
從幾封信件開始,鎮上的人討論起那一封封滿是髒話的惡毒信件,紛紛猜測信件的來源,也引發了一起引起全國騷動的審判。在沒有實質證據的情況下,將矛頭指向一位平日做事風格較為奔放、無拘束、口無遮攔的女子–蘿絲。 電影《鬧劇謎案》上映於2023年,是一齣英國黑色喜劇懸疑電影。故事改編自1920年代歷史上真實的
社交媒體普及化,說是第二人生也不為過。光鮮亮麗的生活,是濾鏡後的表象,我們接收到的資訊都是美化過的。眼見為憑?這句話或許再也行不通了,因為我們看見的,有時候只是對方想要我們看見的。真相是什麼,或許只有關掉層層濾鏡後,才會水落石出。 而2024年上映的韓國懸疑驚悚電影《她死了》就是講述這樣一個故事。
從喜劇演員轉導演的喬登皮爾,拍攝過三部電影,從第一部《逃出絕命鎮》,就擁有自己強烈的風格。雖是喜劇演員,卻鍾愛驚悚片,所以他的作品皆是恐怖驚悚片。他的電影一大特色便是劇情中總埋藏不少隱喻和諷刺,等著觀眾細細品嘗、抽絲剝繭。而這次觀賞電影《不!》,也一同從中發掘不同的寓意吧。 《不!》上映於2022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電影,你選擇你的角色,你撰寫你的劇本,你每天都在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唯一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和自己的畫地自限。本文深度探討了心態和信念對生活的影響,提出了提升頻率和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的建議。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夢裡又是另一場推敲。 最近聽到了一句有趣的話:「人因有風格而成為人」,聽起來有些外顯、又好像有些哲學,仔細貼近心去感受,發現那確實是人生。
人生為自己負責,選對或選錯至少是開心茁壯以及了解自己的未來。
父母想要孩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學業和工作選擇上處處干預。 結婚之後,沒有辦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日子過著,過著就走到盡頭了,就這樣讓自己過一生嗎? 中間就不會出什麼變故嗎? 一直不確定自己這一輩子究竟為何而活,有的時候想拼一拼又怕東怕西,想東想西。 在這個現代社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追逐著各自的夢想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在追逐著各自的夢想,忙碌地奔波在生活的軌道上。在這擁擠的舞台上,我們常常被群體的聲音淹沒,迷失在他人的期待中。然而,或許正是在這樣的迷失中,我們需要停下來,深呼吸,聆聽內心的聲音,做自己。 追求別人眼中的成功 做自己,這或許是一條看似簡單但卻充滿挑
Thumbnail
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謝謝我們在今生成為自己。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電影,你選擇你的角色,你撰寫你的劇本,你每天都在決定你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唯一限制你的只有你自己和自己的畫地自限。本文深度探討了心態和信念對生活的影響,提出了提升頻率和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的建議。
Thumbnail
每個人窮極一生都在追求、尋找自己能做些什麼,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幸運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並早已付諸行動去實現。 有些人跌跌撞撞仍不確定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 看見自己的長處及短板不是為了持續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是朝自己的長處加強。 我想多數人會選擇加強自己的優點,並讓
Thumbnail
這是一本講述人生觀與生命成就的書籍,作者透過自身的經歷與體悟,分享如何成為自己、面對人生挑戰、放下牽絆,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書中充滿感人的文字與啟發的故事,值得細細品味。
Thumbnail
夢裡又是另一場推敲。 最近聽到了一句有趣的話:「人因有風格而成為人」,聽起來有些外顯、又好像有些哲學,仔細貼近心去感受,發現那確實是人生。
人生為自己負責,選對或選錯至少是開心茁壯以及了解自己的未來。
父母想要孩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在學業和工作選擇上處處干預。 結婚之後,沒有辦法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嗎? 自己存在的價值是什麼,日子過著,過著就走到盡頭了,就這樣讓自己過一生嗎? 中間就不會出什麼變故嗎? 一直不確定自己這一輩子究竟為何而活,有的時候想拼一拼又怕東怕西,想東想西。 在這個現代社
Thumbnail
「從自己想做的開始好好做, 不想做的先暫時不做 沒體力但想做的,睡飽再做 勉強的不做,不勉強的稍微做」 這將是我未來在做每件事的核心判斷 我是一個需要依靠過程中滿足感 去感覺這件事 是否真的是我需要努力奮鬥的人 每個人依循的動力不同 你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策略 這樣才能走
Thumbnail
追逐著各自的夢想 在這個繁忙的世界裡,每個人都在追逐著各自的夢想,忙碌地奔波在生活的軌道上。在這擁擠的舞台上,我們常常被群體的聲音淹沒,迷失在他人的期待中。然而,或許正是在這樣的迷失中,我們需要停下來,深呼吸,聆聽內心的聲音,做自己。 追求別人眼中的成功 做自己,這或許是一條看似簡單但卻充滿挑
Thumbnail
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時候,才是最幸福的。謝謝我們在今生成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