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兩個人的人生,活成一個中間值。
我最近開始想,人為什麼要聚在一起。
記得以前國高中學生時期,大家喜歡聚在一起,女生會有幾個姐妹特別要好,總是一群一群的聊天、聚會,有男朋友的女生,也會每個週末就和男朋友約會、出遊,但我沒有,我幾乎都是以自己的時間為主,可以和其他團體和諧相處,但不會緊密地來往,會喜歡上某個人,但不會想要每天和某個人在一起,就這麼遠遠的看著這些人們。
和我比較要好的朋友,都是比較遙遠一點的人,別班的、別校的,我們會在某個時間點聚在一起,暢聊一番後又各自奔赴自己的人生,我們的友誼也持續了十多年,並不比別人差。
因為這種個性,我沒體驗過國高中少女們的熱烈青春,卻不感覺遺憾,只是就這麼疑惑著,為什麼你們喜歡聚在一起呀,為什麼我不喜歡呀?
年前是整理收納行業的一個旺季,我會放棄年終,在年前辭職也是為了賭這一波旺季,賭看看自己能不能被更多公司看見,而最後的結果,有,但沒有想像中的多。
後來我發現,當我面臨機會來臨的第一個反應,都是猶豫,過於保守的作風限縮了我的成長,當工作版釋出緊急需求,我還拖拖拉拉的想著到底要不要去,等到要回覆的時候,機會已經被人搶走,或是當講座開放報名,我還在想著外縣市值不值得去,別人可能已經先報名了,在我發現這件事情之後,我和我白手起家的爸爸聊了一下,我爸笑了笑說「有機會,就是直接搶,什麼都不要想!」(以下省略中年男子長篇大論一萬字)
自由業,就是不斷搶機會,想了就會猶豫,猶豫了就會退縮,反而先把機會搶下來之後,慢慢的就會找到前進的路,所謂被客人的需求推著走,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不斷釋出消息表明我在做整理收納這行之後,也遇到了相關需求的朋友會來詢問、有時是好奇想學,有時候是有類似的需求但找不到支援,這一次次的協助、轉介紹,都是不斷地磨練自己的專業,也能更明白市場上的需求。
繼續前進!
今年過年,我奢侈地待在外婆家好幾天,以前總是為了工作繁忙而匆匆離開,這次因為流產而辭職,更感受到世事無常,看著看著高齡九十的外婆,想著連這種有空閒、沒有工作壓力時候我還不陪在她的身邊,我把自己搞得這麼忙,何必呢?
於是我跟外婆一起編繩做手工藝,像小時候外婆做手工玩具給我玩的那樣,把日子過慢,把愛延長,世界上最好的事情是,和在乎的人一起度過時光,我們都應該把握當下。
/
這個月和先生一起玩起了愛之語心理測驗,「愛之語」是蓋瑞.巧門博士 (Dr. Gary Chapman) 所歸納與總結的五種愛情語言,它們代表了我們對戀人表達愛意的各種方式。
會想做這件事情,是因為我發現,我會在某些不理解的地方,發現原來這是他表達愛我的意思,像是過去的某件小事,以前偶爾先生會跟朋友聚會到晚上十二點,他會正常的洗澡吹頭髮,然後來睡覺,我曾經心裡不開心地想說他怎麼都不會擔心吵到別人睡覺,但因為我也不是有睡眠障礙的人所以也就不以為意,後來有一次,因為我心情不好,第一次在朋友家待超過12點,回到家時先生已經睡著了,我小心翼翼地摸黑刷牙洗臉,又因為沒洗頭不想躺床,就默默地抱著毯子在沙發上划手機,過沒多久,先生走到我身邊問我:「妳到底在幹嘛為什麼不來睡覺?」我說:「蛤?你不是睡著了嗎?我想說不要吹頭髮會吵你睡覺。」結果他說:「妳有病啊,快點去洗頭然後睡覺,我在等妳。」
回憶起先生以前半夜幫我換棉被、打蚊子,我以為儘量不要打擾他睡眠是我愛他的表達,但他對我的愛是他不是會嫌我麻煩,原來我們的差異在這裡。
結果我測出來的結果是「精心的時刻」!
一月底就是農曆年,這次面對豐盛的年菜和流水般的聚餐,我突然有點不開心,因為這幾個月來生活彈性變高,我已經有時間和精力每餐都吃我喜歡的東西,每一份食物在我的心理和身體上都有價值,我可以選擇和在乎的人吃飯享受兩人之間的相處,也可以吃健康的食物,雖然乏味但對未來有幫助,我是I型人,喜歡的交流方式是小團體的深度聊天,密集的言語反而讓我感到壓力,再多的美食也只是熱量的負擔,感受不到喜悅,被所謂的傳統框架困在效益不高的聚餐上,我覺得好蹉跎。
後來最後一天我終於鼓起勇氣問大家我們能不能把吃飯的聚餐改成出遊,我們可以去拜拜、去逛夜市或百貨公司,至少不要只吃不動,對大家的身體健康也有幫助(這樣我也省得回答一些無關緊要的人生問題(笑)),太棒了我終於不用一直講話,還可以在聚會的同時藉由走路消耗一點熱量,也能在出遊的途中找到更多共同話題,雙贏!
什麼叫做在一起。
這件事情,在我先生和朋友們攻頂玉山之後,我有了一個答案。
先生喜歡爬山,為了讓我參與他的興趣也曾經帶我爬過一些小山,但缺乏運動鍛鍊的我,總會拖慢他的腳步,也因為覺得太過辛苦而對這個行程興致缺缺,後來的週末,我們為了「在一起」這件事,只能安排一些輕鬆的郊遊活動,但我最喜歡的休閒方式是一起看電影、一起做飯,我喜歡在家裡,我們都壓抑著。
攻頂玉山的那天,預計登頂的時間大約是早上十點到十一點之間,玉山上的通訊是到某幾個通訊點才會有訊號,所以和先生的通訊時有時無,我一邊看著我的書,一邊擔心著不知他的行程是否順利,過沒多久,手機跳出了通知。
是先生登頂玉山的照片,笑得很燦爛,還有一句話「終於把照片傳出去了。」
等到回來之後他滔滔不絕地跟我分享這趟旅程,那是那幾週無聊的週末都不曾出現的開心時光,我才確定,我想要的生活是這樣,我們各自在自己的熱愛的領域努力著,帶著不同地故事回家一起分享,而不是把兩個人的人生,活成一個平均值,互相迎合,卻得不到真心的快樂,這樣過日子,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