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市場的角色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過去十年裡,醫療產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需求端還是供給端,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醫療服務的提供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如何消費醫療資源。然而,儘管這些變革如此巨大,行銷在醫療領域的角色卻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模式上:企業對企業(B2B)的行銷,像是向醫生推銷藥品,或是企業對消費者(B2C)的行銷,例如直接向消費者廣告藥品或醫療服務。這種狹隘的視角忽略了新興的參與者、角色和價值交換,這些正是當今醫療市場的核心特徵。

這篇名為《Marketing in the Health Care Sector: Disrupted Exchanges and New Research Directions》的論文,發表於2023年的《Journal of Marketing》,由Christine Moorman、Harald J. van Heerde、C. Page Moreau和Robert W. Palmatier共同撰寫。這四位學者都是行銷領域的頂尖專家,分別來自杜克大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威斯康辛大學和華盛頓大學。他們的研究團隊在行銷學界享有盛譽,尤其是他們在消費者行為、市場策略和醫療行銷方面的貢獻。

這篇論文的核心觀點是:醫療市場的價值交換正在被新興的參與者所打破。這些參與者包括科技公司、穿戴式設備製造商、人工智慧公司,甚至是消費者自己。這些新角色不僅改變了傳統的醫療生態系統,還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會。醫療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議題,而這些變革將直接影響我們未來的健康選擇。

傳統的醫療市場主要由三個角色組成:生產者(如藥廠和醫療設備公司)、提供者(如醫院和醫生)以及消費者(即患者)。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些角色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例如,穿戴式設備公司如Apple和Fitbit,已經不再僅僅是生產健康追蹤設備的公司,它們開始提供健康數據分析,甚至與醫療機構合作,將這些數據用於診斷和治療。這意味著,這些公司正在從單純的「生產者」轉變為「提供者」,直接參與到醫療服務的提供中。

這種角色的轉變帶來了一個有趣的問題:這些新興參與者是否會取代傳統的醫療提供者?還是它們只是作為補充,提供更多的選擇?論文中提到了一個案例:Apple的2019年心臟研究,該研究通過Apple Watch檢測到了40萬名參與者中0.52%的人有心律不整的問題。這些參與者隨後接受了醫生的進一步檢查,其中34%被確診為心房顫動,這是一種可能導致中風的嚴重疾病。這個案例顯示,穿戴式設備不僅能提供數據,還能幫助早期診斷,從而改善健康結果。

然而,這也引發了另一個問題:消費者是否會過度依賴這些設備,而忽略了傳統的醫療建議?研究顯示,穿戴式設備的使用可能會讓消費者過度關注數據,從而減少對內在健康動機的關注(Etkin, 2016)。這意味著,雖然這些設備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但它們也可能讓消費者感到壓力,甚至降低長期使用的意願。

人工智慧(AI)是另一個正在改變醫療市場的關鍵技術。AI不僅被用於診斷,還被用於設計治療方案。例如,AI可以通過分析大量的患者數據,提供個性化的治療建議。這不僅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還能降低醫療成本。然而,AI的應用也帶來了一些挑戰。例如,消費者對AI的建議往往持懷疑態度,這種現象被稱為「算法厭惡」(algorithm aversion)(Longoni et al., 2019)。研究顯示,這種厭惡可以通過展示AI的學習能力來克服(Reich et al., 2023),但這仍然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

AI的應用還可能改變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例如,患者是否會對AI系統披露更多的負面信息?還是他們會更願意與人類醫生溝通?這些問題不僅影響醫療服務的品質,還可能影響患者的健康結果。

除了生產者和提供者,消費者本身也在醫療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社交媒體和線上評論平台的興起,消費者現在可以輕鬆地分享他們的醫療經驗,並影響其他人的選擇。例如,美國的Yelp和Healthgrades等平台讓消費者能夠根據其他患者的評價來選擇醫生或醫院。這種「消費者驅動」的評價系統不僅減少了資訊不對稱,還促使醫療提供者提高服務質量。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例如,線上評論的真實性如何保證?醫療提供者如何應對負面評論?這些問題在醫療領域尤其複雜,因為患者的隱私和匿名性必須得到保護。這意味著,醫療提供者很難直接回應這些評論,從而增加了管理線上聲譽的難度。

這篇論文不僅揭示了醫療市場的變革,還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例如,新興技術是否真的能改善健康結果?還是它們只是增加了訊息的複雜性,讓消費者感到困惑?這些問題不僅對醫療從業者重要,對一般職場工作者也有啟發。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健康選擇,而這些選擇將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

醫療市場的變革正在加速,新興技術和消費者行為的改變正在重新定義這個行業。這篇論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這些變革的影響。無論是醫療從業者還是一般職場工作者,這些洞察都將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Moorman, C., van Heerde, H. J., Moreau, C. P., & Palmatier, R. W. (2023). Marketing in the Health Care Sector: Disrupted Exchanges and New Research Directions. *Journal of Marketing*, 88(1), 1-14.

Etkin, J. (2016). The hidden cost of personal quantific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2(6), 967-984.

Longoni, C., Bonezzi, A., & Morewedge, C. K. (2019). Resistance to medic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6(4), 629-650.

圖片來源:Dall.E生成

圖片來源:Dall.E生成


avatar-img
19會員
4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納瓦爾寶典》中獨立性與槓桿效應的概念,強調透過專長、判斷力與工具放大產出,並反思如何應用於管理工作。同時提醒避免風險,確保決策不危及自由與聲譽。
本篇文章探討了Joanna Crossman於《超自然、管理與組織》中提出的關鍵觀點,說明超自然信念如何影響職場中的決策與行為。透過實際案例與文化分析,本文揭示了迷信在地產、金融與旅遊等行業中的具體表現,並提出應用建議與倫理反思。理解這些信念的影響,有助於提升跨文化管理與決策的效能。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業家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如何通過「魔法思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對加拿大創業家的深度訪談,揭示了魔法思維的三個面向:情感態度、認知知識和實踐動機。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創業家,對於一般職場工作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啟發。
人類熱衷於談論自己,這種行為與大腦的獎賞系統密切相關。Diana I. Tamir與Jason P. Mitchell的研究顯示,自我揭露不僅能激活伏隔核與腹側被蓋區,還能讓人為此放棄金錢。這種行為的動力來自於內省與分享的雙重需求,並對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有深遠影響。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偏好對決」來激發人們的小額捐款和小費行為。研究顯示,讓消費者在兩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能夠增加他們的自我表達機會,從而激發慷慨行為。這種方法不僅對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有實用價值,也揭示了身份與行為之間的複雜關係。
本文探討《納瓦爾寶典》中獨立性與槓桿效應的概念,強調透過專長、判斷力與工具放大產出,並反思如何應用於管理工作。同時提醒避免風險,確保決策不危及自由與聲譽。
本篇文章探討了Joanna Crossman於《超自然、管理與組織》中提出的關鍵觀點,說明超自然信念如何影響職場中的決策與行為。透過實際案例與文化分析,本文揭示了迷信在地產、金融與旅遊等行業中的具體表現,並提出應用建議與倫理反思。理解這些信念的影響,有助於提升跨文化管理與決策的效能。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業家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如何通過「魔法思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對加拿大創業家的深度訪談,揭示了魔法思維的三個面向:情感態度、認知知識和實踐動機。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創業家,對於一般職場工作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啟發。
人類熱衷於談論自己,這種行為與大腦的獎賞系統密切相關。Diana I. Tamir與Jason P. Mitchell的研究顯示,自我揭露不僅能激活伏隔核與腹側被蓋區,還能讓人為此放棄金錢。這種行為的動力來自於內省與分享的雙重需求,並對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有深遠影響。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偏好對決」來激發人們的小額捐款和小費行為。研究顯示,讓消費者在兩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能夠增加他們的自我表達機會,從而激發慷慨行為。這種方法不僅對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有實用價值,也揭示了身份與行為之間的複雜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於上月舉辦,本次展覽亮點除了智慧醫療之外,更是首次邀請產業零售數據專家-引客數據於展場中以「產業數據觀測站」為主題,展出保健食品、美妝保養等零售數據應用成果,並表示兩大產業對於藉由數據服務,取得科學化經營策略已經是正在進行式。
Thumbnail
商圈創新服務系統是現今商圈競爭的重要趨勢,互聯網的興起給商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了成功實現商圈創新服務系統的建設,需要充分認識商圈消費者的需求與習慣,打造符合消費者要求的創新服務。而商圈創新服務系統的實現,必然涉及到傳統商圈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以及商圈特色服務的創新與建設,進一步提高商圈的產品創新
Thumbnail
數位行銷與轉型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目標群眾和組織內部兩方面深入探討為何數位行銷與轉型成為當今不可忽視的趨勢。針對數位行銷以及數位轉型提出相關建議,以迎合當今急速發展的市場。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中,廣告已不僅僅是商業推廣的工具,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文化、情緒與價值觀的變遷。從阿迪達斯的標語變更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正在從追求挑戰極限轉向更多的關注個人感受與心理健康。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調整,更是對時代脈動的敏感捕捉。   端倪可察- 從英雄敘事到情感共鳴 在過去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行銷領域的趨勢瞬息萬變,對於初入行的行銷新手或是轉職的人來說,了解最新的行銷趨勢至關重要。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2024年行銷領域的關鍵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影音內容、社群媒體以及數據隱私和倫理議題。透過了解這些趨勢,讀者將能夠掌握未來的行銷發展方向,並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充
Thumbnail
2020 年之前,複雜解決方案與服務的 B2B 銷售大多經由業務親自經手進行。然而,隨著疫情的大流行,銷售模式也產生變化。現在從開發潛在客戶到結案,大部份的過程都可以在線上以虛擬的方式完成。從企業組織到銷售業務都要學習與適應新的溝通方式,與潛在客戶產生連結性。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個性化已成為服務業,特別是保險業的一個關鍵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領域,客製化保單推薦系統已成為保險公司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強大工具。本文將探討客製化保單推薦的重要性,並介紹一些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技術。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行銷已從單一的產品推銷演變為一項極為廣泛的職務,牽涉企劃、活動策劃、社群經營、官網維護、內容設計、廣告投放、公關經營等多方面。這樣的多元性讓我們能更深入洞悉市場,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屢戰屢勝,使我們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Thumbnail
近日時代在快速演進,行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各產業正面臨數位轉型、市場飽和等挑戰外,還得順應AI和科技潮流,為了能持續在競爭市場中繼續角逐廝殺,必須得不斷創新,為求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而AI的發展,成為行銷領域的主要推動力,正為行銷市場帶來重大的變革
Thumbnail
《2024亞洲生技大展》於上月舉辦,本次展覽亮點除了智慧醫療之外,更是首次邀請產業零售數據專家-引客數據於展場中以「產業數據觀測站」為主題,展出保健食品、美妝保養等零售數據應用成果,並表示兩大產業對於藉由數據服務,取得科學化經營策略已經是正在進行式。
Thumbnail
商圈創新服務系統是現今商圈競爭的重要趨勢,互聯網的興起給商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了成功實現商圈創新服務系統的建設,需要充分認識商圈消費者的需求與習慣,打造符合消費者要求的創新服務。而商圈創新服務系統的實現,必然涉及到傳統商圈與互聯網平臺的融合,以及商圈特色服務的創新與建設,進一步提高商圈的產品創新
Thumbnail
數位行銷與轉型已成為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目標群眾和組織內部兩方面深入探討為何數位行銷與轉型成為當今不可忽視的趨勢。針對數位行銷以及數位轉型提出相關建議,以迎合當今急速發展的市場。
Thumbnail
在當代社會中,廣告已不僅僅是商業推廣的工具,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反映出社會文化、情緒與價值觀的變遷。從阿迪達斯的標語變更可以看出,我們的社會正在從追求挑戰極限轉向更多的關注個人感受與心理健康。這樣的轉變不僅是商業策略的調整,更是對時代脈動的敏感捕捉。   端倪可察- 從英雄敘事到情感共鳴 在過去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行銷領域的趨勢瞬息萬變,對於初入行的行銷新手或是轉職的人來說,了解最新的行銷趨勢至關重要。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2024年行銷領域的關鍵趨勢,包括人工智慧、影音內容、社群媒體以及數據隱私和倫理議題。透過了解這些趨勢,讀者將能夠掌握未來的行銷發展方向,並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做好充
Thumbnail
2020 年之前,複雜解決方案與服務的 B2B 銷售大多經由業務親自經手進行。然而,隨著疫情的大流行,銷售模式也產生變化。現在從開發潛在客戶到結案,大部份的過程都可以在線上以虛擬的方式完成。從企業組織到銷售業務都要學習與適應新的溝通方式,與潛在客戶產生連結性。
Thumbnail
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個性化已成為服務業,特別是保險業的一個關鍵趨勢。隨著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在數據分析和機器學習領域,客製化保單推薦系統已成為保險公司提供個性化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強大工具。本文將探討客製化保單推薦的重要性,並介紹一些實現這一目標的基本技術。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行銷已從單一的產品推銷演變為一項極為廣泛的職務,牽涉企劃、活動策劃、社群經營、官網維護、內容設計、廣告投放、公關經營等多方面。這樣的多元性讓我們能更深入洞悉市場,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屢戰屢勝,使我們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Thumbnail
近日時代在快速演進,行銷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且各產業正面臨數位轉型、市場飽和等挑戰外,還得順應AI和科技潮流,為了能持續在競爭市場中繼續角逐廝殺,必須得不斷創新,為求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而AI的發展,成為行銷領域的主要推動力,正為行銷市場帶來重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