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然信念的商業價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許多人在面對未知時,會不自覺地依賴一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或信念。這些信念,或許是對幸運數字的偏好,對某些特定符號的迷信,甚至是對特定日期的忌諱,雖然缺乏科學根據,卻在文化與職場中有著深遠的影響。Joanna Crossman在她的著作《超自然、管理與組織:非理性、隨機與混亂中的決策》中,深入探討了這些超自然信念如何影響職場中的決策與行為,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深思的觀察與案例。

Crossman是南澳大利亞大學的學者,長期專注於職場心靈與文化的研究。她的這篇論文隸屬於《Palgrave職場心靈與滿足系列研究》,這是一個由Satinder Dhiman和Gary E. Roberts主編的系列,旨在探索多元文化與心靈需求如何影響現代職場的運作。她的研究不僅整合了心理學、人類學與管理學的視角,也引用了大量實際案例,讓我們得以一窺這些看似無形的信念如何在組織中發揮作用。

超自然信念的存在由來已久,特別是在文化中根深蒂固的迷信行為,往往在不確定性中提供了一種心理上的安慰。當人們面對資訊不足或未來模糊時,這些信念成為一種替代性的框架,幫助人們做出決策。舉例來說,在房地產行業中,對「幸運數字」的迷信影響著房屋的定價與銷售速度。許多華人文化中將數字「8」視為象徵財富的吉祥數字,而「4」則因諧音與「死」相近而被視為不吉利。研究顯示,含有「8」的房屋價格往往較高,銷售速度也更快,而「4」則可能拖慢交易進程。

這種現象不僅限於房地產。在金融市場中,投資者對某些數字的偏愛同樣明顯。例如,在台灣與中國,股票代碼中含有「8」的公司,初期常吸引大量投資者。然而,長期研究顯示,這些公司並未因此在財務表現上優於其他公司,顯示這種迷信可能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偏誤。此外,在酒店與旅遊業中,對樓層與房號的設計也與迷信息息相關。許多酒店避免使用「13樓」或「4樓」,以免影響客人的入住意願。這些做法看似非理性,卻反映了企業對文化信念的敏感度。

Crossman的研究中還提到了一些更有趣的案例。例如,在某些亞洲國家,企業在開幕或重大活動時,會特意選擇「吉日」進行,以求事業順利。此外,風水顧問在企業選址與辦公室設計中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在華人文化圈中,風水考量甚至被視為企業成功的關鍵之一。在韓國,占卜行業每年創造數十億美元的收入,顯示超自然信念不僅影響個人,也成為一種商業模式。

然而,這些信念雖然有趣,卻也引發了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這些迷信行為是否真的能帶來實際的好處?還是只是人們在面對不確定時的一種心理安慰?其次,不同文化對超自然信念的詮釋差異巨大。例如,「13」在西方文化中常被視為不吉利,但在某些義大利文化中卻象徵幸運。這種文化相對性使得研究結果難以普遍適用。此外,過度依賴迷信可能導致決策失誤。例如,企業若過於相信「吉日」,可能忽略了市場的實際需求,從而錯失良機。

在職場中,理解這些信念的影響至關重要。對於跨國企業而言,尊重並適當融入當地文化信念,能夠幫助建立更和諧的工作環境。例如,一些企業透過文化敏感度培訓,幫助員工了解不同文化中的迷信行為,從而避免因文化誤解而導致的衝突。同時,企業也需要建立理性且科學的決策框架,避免過度依賴這些迷信行為。舉例來說,在進行市場預測或產品設計時,應更多依賴數據分析與消費者行為研究,而非僅僅基於迷信進行決策。

理解超自然信念的另一個重要層面,是它對於員工心理的影響。許多人在面對壓力時,會尋求某種形式的心理寄託,而這些信念往往能提供短暫的安慰與穩定感。對於管理者而言,如何在尊重員工信念的同時,保持決策的科學性,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課題。

總結來說,超自然信念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其在人類文化與行為中的影響不容忽視。透過理解這些信念的來源與機制,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職場中的不確定性,並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找到平衡點。然而,我們也必須保持警惕,避免因過度迷信而導致決策失誤,並在實踐中維持理性與倫理的平衡。

參考文獻

Crossman, J. (2024). *Superstition,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s: Irrationality, Randomness, and Chaos in Decision Making*. Palgrave Studies in Workplace Spirituality and Fulfillment.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圖片來源: Dall.E生成


avatar-img
19會員
4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oger學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業家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如何通過「魔法思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對加拿大創業家的深度訪談,揭示了魔法思維的三個面向:情感態度、認知知識和實踐動機。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創業家,對於一般職場工作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啟發。
人類熱衷於談論自己,這種行為與大腦的獎賞系統密切相關。Diana I. Tamir與Jason P. Mitchell的研究顯示,自我揭露不僅能激活伏隔核與腹側被蓋區,還能讓人為此放棄金錢。這種行為的動力來自於內省與分享的雙重需求,並對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有深遠影響。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偏好對決」來激發人們的小額捐款和小費行為。研究顯示,讓消費者在兩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能夠增加他們的自我表達機會,從而激發慷慨行為。這種方法不僅對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有實用價值,也揭示了身份與行為之間的複雜關係。
迷信在華人商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風水與占卜等迷信手段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心理安慰劑。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影響決策過程,並挑戰了傳統管理理論對理性的定義。本文探討了迷信的應用、限制與反思,並提供了如何將這些觀點應用於職場的建議。
儀式化行為是一種重複性與固定性的動作,雖看似無用,但能幫助個體在高壓情境下提升自我控制力。本研究顯示,儀式化行為能透過象徵意義提升自我效能感與動機,並應用於運動與職場中。然而,過度依賴儀式可能帶來心理依賴性,需謹慎使用。
這篇文章探討了創業家在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時,如何通過「魔法思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方向。研究團隊通過對加拿大創業家的深度訪談,揭示了魔法思維的三個面向:情感態度、認知知識和實踐動機。這種思維方式不僅適用於創業家,對於一般職場工作者來說,也有很大的啟發。
人類熱衷於談論自己,這種行為與大腦的獎賞系統密切相關。Diana I. Tamir與Jason P. Mitchell的研究顯示,自我揭露不僅能激活伏隔核與腹側被蓋區,還能讓人為此放棄金錢。這種行為的動力來自於內省與分享的雙重需求,並對人際關係與社交行為有深遠影響。
迷信在華人商業文化中是一種普遍現象,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在應對不確定性中的心理價值與文化意義。透過風水、命理等實例,他指出迷信既能提供心理支持,也可能帶來認知失調。本文反思迷信的雙面性,並探討其在現代職場中的應用價值。
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通過「偏好對決」來激發人們的小額捐款和小費行為。研究顯示,讓消費者在兩個選項之間做出選擇,能夠增加他們的自我表達機會,從而激發慷慨行為。這種方法不僅對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有實用價值,也揭示了身份與行為之間的複雜關係。
迷信在華人商業世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面對不確定性時,風水與占卜等迷信手段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心理安慰劑。Eric W. K. Tsang的研究揭示了迷信如何影響決策過程,並挑戰了傳統管理理論對理性的定義。本文探討了迷信的應用、限制與反思,並提供了如何將這些觀點應用於職場的建議。
儀式化行為是一種重複性與固定性的動作,雖看似無用,但能幫助個體在高壓情境下提升自我控制力。本研究顯示,儀式化行為能透過象徵意義提升自我效能感與動機,並應用於運動與職場中。然而,過度依賴儀式可能帶來心理依賴性,需謹慎使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一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個案, 如何喚起一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把持最核心的信念,在面對外部險惡的環境與內部人員充斥著衝突、懷疑、放棄的狀況時,能夠帶領這群團隊克服萬難、持續前行,到最後全員獲救而勝利。 我想也只有熱情的張敏敏老師能夠帶領大家進行這樣的領導修練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運氣心理學的應用,並提醒讀者要適度相信並利用運氣,而不是盲目迷信。該書闡述瞭如果人們專注於創造機會並善用運氣,運氣自然也會發揮作用,有助於實現個人目標。作者以故事、引言和例子說明瞭運氣對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歡迎各位回到Life Architect.這次來到探討有關職場和創業的人類圖.玄商系列.在職場中,生產力往往是員工第一要緊的事.然而,生產力,廣泛而言,並不局限於專業技能,它也可以是企業中層的交際能力,也可以是高層的商業決策明智度. 但是,這些能力和創造價值的時刻,都需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個人狀態
Thumbnail
在商業世界中,如何激勵員工和管理階層以達成組織目標,一直是企業領導者面臨的重大挑戰。特別是在當今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如何平衡短期績效和長期發展,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在Uri Gneezy所著的《誘因設計:精準傳遞訊號,讓人照著你的想法行動》一書中,描述了關於短期主義和長期激勵的討論,讓我對這個議題
Thumbnail
經濟學教授尤里.葛尼奇研究提供有效誘因的設計,並分享品質與數量的衝突,長短期的目標糾結,認同的社會訊號,混合訊號的問題等多重架構。他強調設計誘因時必須考量對象的認知,展示心理帳戶應用效果,以及用誘因促進行為改變的動力。推薦這本書給對誘因設計有興趣的讀者。
Thumbnail
經由解析現代社會產生的現象,找出自主創新的藍海特性,再將這一切回歸到工作裡時,在工作時就會產生奇異點,感激幸福的被愛著,只因為已經看見我們要去的方向與目的地。
Thumbnail
本書說明瞭財富創造的流程、槓桿的種類、以及心靈哲學,著重在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成為自己的時間和生命的主人。作者分享如何培養判斷力,改變心智模式以及人生哲學。
Thumbnail
一個哈佛商學院的經典個案, 如何喚起一個人面對逆境時,能夠把持最核心的信念,在面對外部險惡的環境與內部人員充斥著衝突、懷疑、放棄的狀況時,能夠帶領這群團隊克服萬難、持續前行,到最後全員獲救而勝利。 我想也只有熱情的張敏敏老師能夠帶領大家進行這樣的領導修練
Thumbnail
瞭解人生決策過程中的關鍵能力,包括把握人生精度、看透世界本質、提升決策品質、思維進化與重啟、領導/管理智慧鑑識以及精進商業模式。學習在判斷力、思考維度、槓桿和深度思考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改變思維模式和成功經營模式,挑戰自我,在市場競逐中找到關鍵的能力。
Thumbnail
作者很會利用一些故事案例來帶出他所要傳達的關於人性、財富、風險等真理, 很多金句都有當頭棒喝之感, 立即筆記下來, 不只是投資世界, 更可運用於職場、家庭及人際關係上面, 是本我覺得值得收藏, 有迷惘時隨時可找來翻閱的好書!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運氣心理學的應用,並提醒讀者要適度相信並利用運氣,而不是盲目迷信。該書闡述瞭如果人們專注於創造機會並善用運氣,運氣自然也會發揮作用,有助於實現個人目標。作者以故事、引言和例子說明瞭運氣對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三時誤入商業世界的不適感與自我懷疑,刺激了我去探尋商業世界與社會議題的交集,進而參與到社會企業實習,讓每一分的努力都能給自己帶來明確的目標與成就感。在大四完成了這份實習後,下一步我又去到了哪呢?
Thumbnail
歡迎各位回到Life Architect.這次來到探討有關職場和創業的人類圖.玄商系列.在職場中,生產力往往是員工第一要緊的事.然而,生產力,廣泛而言,並不局限於專業技能,它也可以是企業中層的交際能力,也可以是高層的商業決策明智度. 但是,這些能力和創造價值的時刻,都需要一個人有良好的個人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