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很好》鬆開常識鎧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成功經驗累積得越多,加諸在自己身上的「常識鎧甲」就會變得越來越堅固,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這種情況應該這樣做」的想法,會越來越深信不疑。

這樣一來,就會常常否決和自己想法不合的人。遇到任何情況,都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常識為判斷標準,不肯輕易接受別人的意見,也無心嘗試不曾經歷過的事。

試著稍微鬆開「常識鎧甲」,在「應該這樣做」的想法之間製造空隙,讓新想法和新靈感順利鑽進去,進而拓寬經驗的廣度。


—《不完美,也很好》枡野俊明

 江宓蓁 譯

raw-image


FB: 書語智慧 Wisdom Pages

avatar-img
5會員
5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iceMimi 芮思米米 的其他內容
如果你只在乎吵贏並打垮對手,就意味著你投入衝突的動機錯誤。健康且有建設性的衝突,是為了幫助人們覺醒,認清彼此有著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在於加強意識和推動正面改變。
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全部,也永遠不可能失去全部。 你出生那天就中樂透了。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個人際技巧同樣適用於家裡的老人。
如果你是一個樂觀者,不需要慶幸。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也沒必要過於難過。樂觀和悲觀只是天生的氣質而已,我們可以做悲觀的發光體,也可以做樂觀的發光體,我們不需要去改變這種氣質,覺察它、接受它就可以了。
真正的獨立是心理上的。 獨立並非完全不依靠他人,而是正視自己、面對恐懼、提出要求,有些地方照顧人,有些地方則願意被人照顧。
蒼鷺說:「......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它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
如果你只在乎吵贏並打垮對手,就意味著你投入衝突的動機錯誤。健康且有建設性的衝突,是為了幫助人們覺醒,認清彼此有著需要解決的問題,重點在於加強意識和推動正面改變。
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全部,也永遠不可能失去全部。 你出生那天就中樂透了。
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這個人際技巧同樣適用於家裡的老人。
如果你是一個樂觀者,不需要慶幸。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也沒必要過於難過。樂觀和悲觀只是天生的氣質而已,我們可以做悲觀的發光體,也可以做樂觀的發光體,我們不需要去改變這種氣質,覺察它、接受它就可以了。
真正的獨立是心理上的。 獨立並非完全不依靠他人,而是正視自己、面對恐懼、提出要求,有些地方照顧人,有些地方則願意被人照顧。
蒼鷺說:「......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緒。如果你否認它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即使你無法立即改變眼前的狀態,你也能夠轉變自己的心態, 你知道所有的經驗,以及你所遇到的一切, 都在教會你成長,都在讓你學習更平衡、更有力量。
  對於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總是希望能成為別人心中期待的模樣,為了減少被討厭的機會,小心翼翼著手每件事,只為了不要讓別人失望,長期下來也逐漸迷失自己。   《有些事不必在意》作者提點讀者可以運用用心生活的微小力量,鍛鍊出不受外界影響的效果,一旦目光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就會慢慢體會到生活中的經歷都是無
爭個是非對錯,又如何, 證明你是對的、是好的,又如何, 反思自己的心念與糾結,反思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這些都會隨著個人的生命歷練調整與轉變; 練習臣服與信任, 信任生命之流會帶領你前往真正適合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讓你有自信的,不是觀點,而是感受, 是即使你做錯了、輸了,仍相信會被自己全然接納著, 讓你有勇氣的,不是贏了,或做對了, 是你背後強大的支持,讓你無所畏懼的出發。
當你說話很誠懇,立場也沒有相左,也沒有價值觀衝突的問題,這時如果還是被拒絕,通常是兩種情況,第一是對方真的當下不需要,第二是心底不相信你這個人,覺得你做不到你說的。 不管說再多最後判斷還是「我相信這個人嗎?」只有自己打從心底相信做得到,別人才可能相信你。 當邏輯遭遇人性,你的完美可能並非他人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二十八、三十一、三十二章 (摘錄)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即使你無法立即改變眼前的狀態,你也能夠轉變自己的心態, 你知道所有的經驗,以及你所遇到的一切, 都在教會你成長,都在讓你學習更平衡、更有力量。
  對於一個完美主義者來說,總是希望能成為別人心中期待的模樣,為了減少被討厭的機會,小心翼翼著手每件事,只為了不要讓別人失望,長期下來也逐漸迷失自己。   《有些事不必在意》作者提點讀者可以運用用心生活的微小力量,鍛鍊出不受外界影響的效果,一旦目光轉移到自己的身上,就會慢慢體會到生活中的經歷都是無
爭個是非對錯,又如何, 證明你是對的、是好的,又如何, 反思自己的心念與糾結,反思個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這些都會隨著個人的生命歷練調整與轉變; 練習臣服與信任, 信任生命之流會帶領你前往真正適合的地方。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各種不同的思維,讓生活中有各種可能。 從不同的思維去思考自己為何這麼想,也是一種更認識自己的方式,當知道為何有這樣的思維與行為的時候,也是一種對自己的確認。 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也無需用力去影響他人,尊重每個選擇,也讓自己的心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
相信自己很難嗎?其實超級難。應該說,需要長時間慢慢練習、無法立即見效。 與直覺培養的原理相同,必須透過一次次驗證慢慢將自己導向想要的樣子。 「我不相信自己,因為我的籤運總是很差,每次什麼衰的事情肯定都有我的份,所以最好是安分守己,不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為上策。」 「別人總說有萬一,那些萬一彷彿..
讓你有自信的,不是觀點,而是感受, 是即使你做錯了、輸了,仍相信會被自己全然接納著, 讓你有勇氣的,不是贏了,或做對了, 是你背後強大的支持,讓你無所畏懼的出發。
當你說話很誠懇,立場也沒有相左,也沒有價值觀衝突的問題,這時如果還是被拒絕,通常是兩種情況,第一是對方真的當下不需要,第二是心底不相信你這個人,覺得你做不到你說的。 不管說再多最後判斷還是「我相信這個人嗎?」只有自己打從心底相信做得到,別人才可能相信你。 當邏輯遭遇人性,你的完美可能並非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