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歸位|GAN 魔方系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GAN12 Maglev UV 版的**「自動歸位」功能主要來自於磁力自動對齊(Auto-aligning Core磁力系統)**,這是 GAN 魔方系列的一項核心技術。

自動歸位的技術原理

  1. 核心磁力自動對齊系統(Auto-aligning Core)
    • GAN12 Maglev 採用了強大的核心磁鐵(Core Magnets),能夠在魔方轉動後自動將角塊與邊塊吸回正確的位置。
    • 傳統的速解魔方僅使用邊角磁鐵來增加穩定性,而 GAN12 Maglev 在核心內部增加了強力磁鐵,使魔方在完成一次轉動後,內部磁場會自動將層面吸回到接近 90 度的位置,讓轉動更順滑、減少停頓時間。
  2. Maglev 磁懸浮技術的加持
    • 傳統魔方的彈簧會產生物理摩擦,而 Maglev 技術利用兩塊同極磁鐵相互排斥來取代彈簧,減少摩擦並提升轉動速度。
    • 這使得轉動時更順滑,搭配核心磁力自動對齊,讓轉動後的歸位更穩定。
  3. 可調式磁力系統
    • GAN12 Maglev 的磁力強度可以調整,允許玩家選擇更強的磁力來加強自動對齊的效果,或是降低磁力來提升轉動的自由度。

自動歸位的效果

  • 優勢
    • 減少手部停頓時間,提升速解流暢度。
    • 轉動後層面會自然回歸到接近 90 度,降低發生卡頓的機率。
    • 更適合「輕手感」的選手,允許高速轉動而不易失誤。
  • 可能的缺點
    • 部分選手覺得磁力過強,導致「過度吸回」影響控制力,特別是對於喜歡細微調整手感的玩家。

總結

GAN12 Maglev UV 版的「自動歸位」功能主要來自於核心磁鐵對齊技術(Auto-aligning Core),加上 Maglev 磁懸浮的順滑手感,使得轉動後能夠自動吸附回位,減少卡頓,提升速解流暢度。這是 GAN 魔方系列在速解技術上的一大創新,使其成為世界頂級的競技魔方之一。

avatar-img
6會員
418內容數
萬物皆空.. 需要的 只是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直都放在房間 的其他內容
GAN12 Maglev UV 版確實是目前市面上頂級的速解魔方之一,但是否是「世界最頂」還取決於個人喜好和需求。這款魔方的主要特點包括: Maglev 磁懸浮技術:使用磁懸浮彈簧系統取代傳統彈簧,減少摩擦,提升轉動的順滑度和手感。 可調節磁力系統:允許使用者自定義磁力強度,以適應個人手感。
要有效地鍛鍊魔術方塊的「十字(Cross)」和「前兩層(F2L)」階段,以下是一套系統化的練習方法,結合演算法與實踐,旨在提升您的解題速度和效率。 --- 1. 十字(Cross)階段的練習方法 (1) 基礎理解與觀察 目標:在底層(通常是白色)形成一個完整的十字,且每個邊塊的側面顏色與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vZ-3gNBRI對於剛接觸魔術方塊的新手來說,如何正確地握持和轉動魔方是一個關鍵起點。 吉姆在本影片中介紹了如何利用拇指和中指穩定夾住魔方,並用食指和無名指靈活地轉動各個面。這種握法能有效提高轉速和準確度,避免手部疲勞。掌握這
Roux法是一種解魔術方塊(3x3x3)的高效方法,由法國玩家Gilles Roux於2003年提出。Roux法的特點是步驟簡單且效率高,與主流CFOP法相比,Roux法注重減少旋轉層(rotations)的使用,並依賴於少量的手法(algorithm)和更靈活的手部操作。以下是Roux法的主要步驟
三階魔術方塊,這個以色彩鮮明、結構簡單卻擁有無窮變化的益智玩具,自1974年誕生以來,一直挑戰著玩家的極限。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高手,每個人心中都曾經問過:「究竟魔術方塊最少需要多少步驟才能完全復原?」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God’s Number(上帝數字)。
GAN12 Maglev UV 版確實是目前市面上頂級的速解魔方之一,但是否是「世界最頂」還取決於個人喜好和需求。這款魔方的主要特點包括: Maglev 磁懸浮技術:使用磁懸浮彈簧系統取代傳統彈簧,減少摩擦,提升轉動的順滑度和手感。 可調節磁力系統:允許使用者自定義磁力強度,以適應個人手感。
要有效地鍛鍊魔術方塊的「十字(Cross)」和「前兩層(F2L)」階段,以下是一套系統化的練習方法,結合演算法與實踐,旨在提升您的解題速度和效率。 --- 1. 十字(Cross)階段的練習方法 (1) 基礎理解與觀察 目標:在底層(通常是白色)形成一個完整的十字,且每個邊塊的側面顏色與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cvZ-3gNBRI對於剛接觸魔術方塊的新手來說,如何正確地握持和轉動魔方是一個關鍵起點。 吉姆在本影片中介紹了如何利用拇指和中指穩定夾住魔方,並用食指和無名指靈活地轉動各個面。這種握法能有效提高轉速和準確度,避免手部疲勞。掌握這
Roux法是一種解魔術方塊(3x3x3)的高效方法,由法國玩家Gilles Roux於2003年提出。Roux法的特點是步驟簡單且效率高,與主流CFOP法相比,Roux法注重減少旋轉層(rotations)的使用,並依賴於少量的手法(algorithm)和更靈活的手部操作。以下是Roux法的主要步驟
三階魔術方塊,這個以色彩鮮明、結構簡單卻擁有無窮變化的益智玩具,自1974年誕生以來,一直挑戰著玩家的極限。不論是初學者還是高手,每個人心中都曾經問過:「究竟魔術方塊最少需要多少步驟才能完全復原?」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主題——God’s Number(上帝數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模擬的萬有引力,是一個物體吸引另一個物體,或者是一個物體吸引多個物體。然而,在真實世界中,每個物體都會互相吸引,所以在這一節中,就來把模擬的情境,擴展成多個物體互相吸引。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並得知根源還有虛數空間理論。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定子代表著馬達當中不會運轉移動的部分,因此在生產加工上要考慮較為單純,不需要考慮旋轉時的離心力作用。除了傳統的有刷直流馬達採用了磁鐵作為定子的結構之外,其它種類的馬達都採用繞線式定子,主體結構也僅剩矽鋼片、絕緣材料及漆包線,而無刷馬達則可能加入了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然定子整體而言的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就是基於現實比小說更荒誕的情況下,會使用的轉換工具。本計算程式是基於已知當下的馬達繞線條件,包括漆包線徑及圈數後,計算出導體面積,之後在依照設計需求改換不同線徑時,可自動計算出圈數的變化;或是變動馬達設計圈數時,計算獲取新的漆包線徑值。由此可知,本工具是在固定槽滿率的條件之下,進行漆包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大語言模型(如GPT-3和GPT-4)的出現改變了我們與機器互動的方式。這些模型能夠理解和生成自然語言,實現許多以前無法想像的應用。然而,你可能會好奇,這些模型究竟是如何理解語言的?這裡,我們來探討一個關鍵的概念:「一切語義都是關係」。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頻率」這件事,談到頻率,不免就要順便談談「吸引力法則」,現在訪間已經有多書籍、影片都有詳細描述吸引力法則的運行方式。它並不是什麼怪力亂神也不是什麼偽科學,實則吸引力法則是個再科學不過的量子力學,同頻相吸的概念而已。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模擬的萬有引力,是一個物體吸引另一個物體,或者是一個物體吸引多個物體。然而,在真實世界中,每個物體都會互相吸引,所以在這一節中,就來把模擬的情境,擴展成多個物體互相吸引。
Thumbnail
內轉子馬達的定子繞線加工,雖以馬達設計觀點理當如出一轍,皆屬槽開口向內之定子設計;然就馬達製造領域而言,卻還得再進一步分類。首先是集中繞與分佈繞的繞法差異,會將對應的馬達生產機台分為針嘴式與入線式兩種類型,本文將以集中繞針嘴式無刷馬達製造工藝介紹說明為主。 以針嘴式稱呼此馬達製程,顧名思義就是在定
並得知根源還有虛數空間理論。
Thumbnail
上期有介紹過,內繞式定子加工的生產設備有分為兩種型態,分別為針嘴式與入線式;主要的差異在於馬達繞線設計上是採用集中繞或分佈繞,可參考下圖說明,集中繞就是線圈僅繞於矽鋼片上的單一齒,而分佈繞則會跨越多齒進行遶線。傳統的感應馬達以及永磁無刷馬達大多使用分佈繞的設計,新式的無刷馬則改為採用為集中繞居多,除
Thumbnail
定子代表著馬達當中不會運轉移動的部分,因此在生產加工上要考慮較為單純,不需要考慮旋轉時的離心力作用。除了傳統的有刷直流馬達採用了磁鐵作為定子的結構之外,其它種類的馬達都採用繞線式定子,主體結構也僅剩矽鋼片、絕緣材料及漆包線,而無刷馬達則可能加入了霍爾感測器(Hall Sensor),然定子整體而言的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就是基於現實比小說更荒誕的情況下,會使用的轉換工具。本計算程式是基於已知當下的馬達繞線條件,包括漆包線徑及圈數後,計算出導體面積,之後在依照設計需求改換不同線徑時,可自動計算出圈數的變化;或是變動馬達設計圈數時,計算獲取新的漆包線徑值。由此可知,本工具是在固定槽滿率的條件之下,進行漆包
Thumbnail
解決了馬達設計上的難題,下一步就是馬達生產上的困擾,以下分為不同的部分一一說明之。 一、繞法變化 平角線若採用傳統馬達繞線法,首先會遇到進出口線的空間問題,導致平角線無法使用傳統馬達線圈的堆疊方式;如下圖所示,會有起繞線堆疊在線圈最內側,需要有額外的空間讓線材跑出來,但平角線缺乏任意成形的自由度
Thumbnail
大語言模型(如GPT-3和GPT-4)的出現改變了我們與機器互動的方式。這些模型能夠理解和生成自然語言,實現許多以前無法想像的應用。然而,你可能會好奇,這些模型究竟是如何理解語言的?這裡,我們來探討一個關鍵的概念:「一切語義都是關係」。
Thumbnail
目錄 序 導論: 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1.0 從函數到函數算法 ......1.1 句子成份
Thumbnail
這篇要來分享關於「頻率」這件事,談到頻率,不免就要順便談談「吸引力法則」,現在訪間已經有多書籍、影片都有詳細描述吸引力法則的運行方式。它並不是什麼怪力亂神也不是什麼偽科學,實則吸引力法則是個再科學不過的量子力學,同頻相吸的概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