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誠實」的公務員,最後都被淘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人們選擇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真相。」 — 凱撒大帝

 

「公務員說謊真的有那麼反道德嗎?」 我的觀點,其實不然。

 

我們來檢視儒家思想吧!

 

儒家學說在中國被奉為至高哲理,但它的核心其實是為了鞏固統治者的權威。孔子用倫理道德包裝了一套學說,目的是約束人民、維護君臣關係、防止叛亂。說白了,就是一種「統治工具」。 

 

孔子本人就是靠這套儒學哲理爬上權力頂端的,這在現代社會依然有啟發性。無論是官場還是學術界,懂得與體制對接的人,才能掌握資源和權力

 

學術研究如果不符合政府價值觀,往往拿不到資金;公務員如果不學會「向上管理」,也很難在體制內生存。 

 

「吃國家的飯,就得在國家的規則下低頭。」 這句話聽起來很現實,但這就是體制的真相。 

 


為什麼公務員需要說謊?

 

在現代官僚體系中,公務員承受著多方壓力。

 

為了維持國家治理的「穩定」,他們經常不得不妥協,甚至編造虛假的說辭。雖然說謊違背誠信原則,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是避免更大衝突的必要手段。 

 

舉個例子:政府為了美化政績,統計數據真的客觀嗎?這種做法雖然道德上有爭議,但卻能維持體制的運轉。 

 

公務員必須在誠實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才能保護自己並維持體制的穩定。說白了,這是一種生存智慧。 

 


儒家思想如何影響現代官僚體系?

 

孔子用儒家哲學鞏固了統治階級的權威,將貴賤之分視為社會秩序的鐵律。

 

他甚至主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讓老百姓聽話就好,不需要讓他們知道太多。(檢視台灣媒體現在報導的內容就略知一二)

 

在現代官僚體系中,這種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公務員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掙扎,說謊成為一種必要的生存手段。這不是道德淪喪,而是一種在荒誕世界中求生的智慧。 

 

「貴賤有序」的觀念讓階級與權力的界線無法抹去,在這樣的環境中,說謊已不僅是手段,更是保全自身的必要之道。 

 


公務員的生存藝術:說謊的智慧

 

在官僚體系中,公務員的日常工作往往充滿了矛盾與衝突。

 

上級長官的要求、民眾的期待、法律的限制,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讓公務員不得不做出一些「灰色地帶」的選擇。 

 

舉個例子:當上級要求你在一週內完成一個實際上需要三個月的任務時,你會怎麼做? 

 

如果你誠實地說「這不可能」,可能會被貼上「不配合」、「不聽話」的標籤;但如果你說「我會盡力完成」,然後在過程中「調整數據」或「美化報告」,反而能讓上級滿意,同時避免衝突。 

 

這種「說謊」並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維持體制的運轉。它是一種妥協的藝術,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儒家思想與現代官僚體制的結合

 

儒家思想強調「君臣有義」,這種觀念在現代官僚體系中依然存在。

 

公務員被期望對上級絕對忠誠,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忠誠比能力更重要。這種文化讓公務員不得不學會「說謊」。

 

例如:當上級提出一個不切實際的計劃時,公務員可能會選擇「表面支持」,然後在執行過程中「調整方向」。這種做法雖然看似虛偽,但卻是維持體制穩定的必要手段。 

 


說謊的道德困境

 

當然,說謊並不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它違背了誠信原則,也可能導致信任危機。但在某些情況下,說謊卻是避免更大災難的唯一選擇。 

 

舉個極端的例子:當一個國家面臨戰爭威脅時,政府可能會選擇隱瞞部分真相,以避免引發社會恐慌。這種「善意的謊言」雖然不道德,但卻可能是保護國家利益的最佳選擇。 

 


誠實的小孩才能看穿國王的新衣

 

最後,我想說一句可能會讓你覺得荒謬的話:「我是以誠實的角度告訴大家,公務人員應該學會說謊。

 

聽起來很矛盾,對吧?

 

但願我就像那個誠實的小孩,只有敢說真話的人,才能看穿國王其實一絲不掛,以了解誠實與謊言於官僚體制的重要性。希望這篇文章能讓你有所反思。

 

你覺得公務員應該說謊嗎?

你覺得公務員應該說謊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同意!!!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說要改革 變新 但一直在金字頂端的人...始終未變 不懂得進入他們的世界 連想存在都難
柳靖-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林燃(創作小說家) 👍
鏡-avatar-img
2025/02/10
我也加入把上層撥的一絲不掛 這樣最有趣了~
柳靖-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0
鏡 跳脫框架思維
avatar-img
柳靖
83會員
234內容數
《柳靖的國考驛站》Podcast 主持人/執行製作, 著有:《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聯繫:kkposthouse@gmail.com
柳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Thumbnail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第二)。  這段話,孔子比較了儒家和法家兩種統治手段的優劣。當然是貶法贊儒。   孔子認為法家的手法簡單粗暴、不怎麼高明。靠嚴峻的政令來規範民眾,靠嚴酷的刑法來規整民眾。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免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2 孔子歷來給人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評價固然不差;然而君子的堅持自有底線,並非如同外人想像那般,只是罔顧現實,死抱著忠字不放。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2 孔子歷來給人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評價固然不差;然而君子的堅持自有底線,並非如同外人想像那般,只是罔顧現實,死抱著忠字不放。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1 什麼叫「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不但站在權力的制高點上,同時也掌握了道德的話語權,因此一聲令下,臣下就得乖乖束手就擒,把一顆大好頭顱獻上。 這是誰說的? 孔子? 不。以為如是表述出自孔子,那真是天大的誤會。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1 什麼叫「愚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主不但站在權力的制高點上,同時也掌握了道德的話語權,因此一聲令下,臣下就得乖乖束手就擒,把一顆大好頭顱獻上。 這是誰說的? 孔子? 不。以為如是表述出自孔子,那真是天大的誤會。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0 由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編輯而成的《論語》有兩段記錄,可以看出「忠恕」在孔學的地位。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0 由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編輯而成的《論語》有兩段記錄,可以看出「忠恕」在孔學的地位。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儒家思想! 之前看到有格友討厭「儒家思想」,這樣的態度非常可以理解,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階級,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身為什麼角色就做什麼事,這種墨守成規的態度⋯絲毫無法變通,難怪電視劇常常有人說「腐儒、腐儒」,但這真的是「儒家思想」嗎?或許孔子當初提出的時候有這種框架,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嚴重!這點已
Thumbnail
儒家思想! 之前看到有格友討厭「儒家思想」,這樣的態度非常可以理解,儒家思想非常注重階級,認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身為什麼角色就做什麼事,這種墨守成規的態度⋯絲毫無法變通,難怪電視劇常常有人說「腐儒、腐儒」,但這真的是「儒家思想」嗎?或許孔子當初提出的時候有這種框架,不過應該沒有這麼嚴重!這點已
Thumbnail
@關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其褒貶不一,眾說紛紜。這場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是為了另立資本主義家店,這一點也很難說。 @而孔子的思想在歷朝歷代一直沒被批評論罪,一直要到清朝推翻,中國進入民主政治之後,孔子所著的春秋一書的維護封建思想的弱點,才被五四運動的陳獨秀,胡適諸君,給拿出來批評論罪。
Thumbnail
@關於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其褒貶不一,眾說紛紜。這場運動的打倒孔家店,打倒孔家店,是為了另立資本主義家店,這一點也很難說。 @而孔子的思想在歷朝歷代一直沒被批評論罪,一直要到清朝推翻,中國進入民主政治之後,孔子所著的春秋一書的維護封建思想的弱點,才被五四運動的陳獨秀,胡適諸君,給拿出來批評論罪。
Thumbnail
中舉後的讀書人是直接來自於民間底層,一躍龍門不假時日就委以重任,成為一方父母官,所以,在讀書人通過分散化的私學來接受教育的體制下,不能排除,在其中確有為數不少的讀書人是真信孔孟之道的,也不能排除這些人進入官場後,仍然有一些能堅持自己的信念,能夠為民請命,能夠做到清正廉明。
Thumbnail
中舉後的讀書人是直接來自於民間底層,一躍龍門不假時日就委以重任,成為一方父母官,所以,在讀書人通過分散化的私學來接受教育的體制下,不能排除,在其中確有為數不少的讀書人是真信孔孟之道的,也不能排除這些人進入官場後,仍然有一些能堅持自己的信念,能夠為民請命,能夠做到清正廉明。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傳統上對於宗教信仰比較寬容,除了歷史上少數幾個毀佛迫害異教的皇帝外,只要宗教團體不違法作亂,通常朝廷都放任民間信仰自由發展。不像阿拉伯或歐洲國家,有很長的政教合一歷史,政治與宗教結合,設立國教,迫害屠殺「異教徒」。也因此爆發過許多次的宗教戰爭........
Thumbnail
是說一直以來,有一種說法認為,中國傳統上對於宗教信仰比較寬容,除了歷史上少數幾個毀佛迫害異教的皇帝外,只要宗教團體不違法作亂,通常朝廷都放任民間信仰自由發展。不像阿拉伯或歐洲國家,有很長的政教合一歷史,政治與宗教結合,設立國教,迫害屠殺「異教徒」。也因此爆發過許多次的宗教戰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