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麼在三個月內準備教檢的——111年教師檢定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教檢應試年份:111年

準備時間:

• 一學期讀書會(隔週一次)

• 倒數三個月開始讀書

• 最後一個月進行衝刺

適合參考對象:過合格線即可,不追求高分的人

raw-image


一、前期準備:心態輕鬆

在教檢倒數半年前,我對這場考試並沒有太多壓力。教程課程上,我幾乎都是在混學分,對教育理論不熟悉,也從未背過相關知識,所以自然沒有總複習這回事——因為一切都要從頭開始。

一開始,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讀書會,當時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每週一次,另一個則是雙週一次。由於當時缺乏讀書動力,也不想讓教檢影響到平時課業負擔,我選擇了隔週一次的組別。結果證明,這是個明智的決定,讓我能夠在不過度壓力下慢慢進入狀態。


二、中期過渡:危機感

隨著考試倒數三個月,我開始察覺到情勢似乎有些緊張。周圍的同學除了使用教檢參考書,還會翻閱上課筆記,但如前所述,我上課時並沒有認真聽講,更別說做筆記了。然而,看著他們一副胸有成竹時間充裕的樣子,我的焦慮也暫時緩解了一些。

直到考試倒數一個月時,我才深刻體會到事情「真的大條了」。此時的我僅僅完成了110、109、108年的歷屆試題,再加上一些讀書會內容,但這些零散的準備顯然不足以應付即將到來的考試。雖然考前我真的很想掐死三個月前那個毫不緊張的自己,但回頭來看,緊張程度和準備成效並不完全相關。因此,對我而言,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其實還算充裕。


三、後期衝刺:考古題的魔力

壓箱寶:考古題

在最後階段,讀書會主要以檢討考古題為主,我也因此發現考古題的巨大價值。我建議大家參加讀書會一起檢討考古題,與讀書夥伴一起熟悉考試思路,對自律性較差的人,讀書會是一種有效率的推進力。

所謂教學相長,在讀書會檢討前,我會先自己做過一遍並訂正,這樣在討論時藉由和讀書會夥伴講解題目,能再次檢視自己對知識的掌握。

事實證明,考試題目大多是從以往題目中變化而來,雖然可能因教育法規修訂或教育學潮流而有所調整,但主要考點都藏在考古題中。

我的做法是先用較久以前的考古題建立基本概念,畢竟有些知識點在課堂上完全沒印象,就直接在做題過程中邊做邊記,難度並不高。至於較新的考古題,尤其是前一年的,我則用來練習手感,這些題目的風格和我那一年考試的題型相似度較高。

考古題除了幫助練習外,還有安神的作用。即使歷屆題型和現在的配分不完全一致,也可以透過比例換算分數,讓自己覺得「應該會過」,這份信念支撐了我最後的衝刺階段。


四、手寫題準備:適度練習、放寬標準

手寫題部分我練習得不多,大約十回以內。主要針對題目提到的概念作答,對我來說手寫題拿分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是:設定拿分目標,舉例來說:我允許自己在三題中有一題完全不會寫,另一題只拿一半的分數—因為實際考試即使有一題完全不寫,分數也應該可以靠選擇題拉回來。這樣的目標設定讓我在練習時不至於過度焦慮。

不過相對的,練習時也必須確保會寫的那題能儘量拿到完整的分數,我會推測題目的考點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就可以條列式回答論點、拿到分數。

對於申論題不拿手的人,我建議:就算不確定,也試試看回答,也許可以拿到筆墨分。這裡並不是建議大家浪費時間寫廢話湊字數,而是當忘記答案中的一部分時,也要盡力將記得的部分回答出來。

實際考試時,幾乎所有題目都能硬湊出字數,即使是不熟悉、或是部分忘記的,只要內容有邏輯,還是有機會能拿到一些分數。

另外,個人感覺三題中通常會有一題是發揮空間較大的應用題,例如:「如果遇到霸凌事件,你會如何處理?」這類題目較容易發揮,可以好好把握。


五、小撇步:追蹤相關IG帳號

我還追蹤了一些分享教檢知識的 IG 帳號,從中了解熱門考點和同學們的學習進度。

我認為別人分享過的重點最好都要懂,沒分享過的則可以視情況調整學習力度。

當然,以上抓題的辦法純屬個人經驗分享,因為我的目標是及格即可,不追求高分。


六、國文科心得:意料之外的挑戰

以上分享的準備策略,僅限於教育相關科目,不適用於國文科

我原以為自己國文底子不錯,因此只做了考古題,且完全沒練習過任何一篇手寫題。結果,考試當天我大吃一驚,考題形式和考古題差異極大,出題方式非常新穎,長得「八股」的題目幾乎消失,連作文題目都讓我措手不及。

當下我寫到手發抖,考後成績也不如預期。這次經驗讓我體認到,國文題型變化多端,熟悉題型是很重要的,未來的考生務必要多加留意,保險起見最好還是做幾份近期的題目會比較好。


七、結語:經驗分享與祝福

回顧這段教檢準備過程,雖然緊張和焦慮難以避免,但考古題的有效利用、讀書會的鞭策以及適度的手寫練習,讓我最終順利通過考試。最後,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也希望我的經驗可以給要應考的你一點參考。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以說故事為主的空間。我們不一定可以互相借鑑,但一定可以互相取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師培經驗分享 的其他內容
作為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在教職之路的起點前,曾經歷過的掙扎與困惑。我相信,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師培生正在迷惘,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思考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回顧我的大學時期,從踏進師培中心到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檢),四年時間一步步走來,終於在實習階段拿到了教甄門票——教師證。這一路
作為我在方格子的第一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在教職之路的起點前,曾經歷過的掙扎與困惑。我相信,有許多和我一樣的師培生正在迷惘,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思考這條路是否真的適合自己。 回顧我的大學時期,從踏進師培中心到通過教師資格考試(教檢),四年時間一步步走來,終於在實習階段拿到了教甄門票——教師證。這一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每個人的讀書方式、規劃不同,希望藉由提供我自己準備教檢時的讀書計畫,來幫助準備考教檢的考生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讓考生們能順利通關。 上次有發了一篇「我是準教檢生,如何著手準備?」,內容主要在講述準教檢生在現在這個暑假可以先做哪些準備,那做完了那些準備後......
於111年有幸在自己的家鄉應屆上榜,有答應神明、幫助我的老師和學長姐,要幫助更多還在苦海中的老師能夠順利上岸,因此以下就我準備初試的過程進行分享~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111年我考了4場初試,4場初試都有順利通過~ 想和大家分享考教甄的筆試心得
113學測 113/01/20-113/01/22 ,113/2/27放榜,有大約1個月的時間。 這個寒假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出去玩、盤點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可以讀分科模擬考。因為分科模擬考的範圍真的是大到不可思議。拼命還是讀不完,大家就盡力去做,把數物化生能讀的趕快讀。真的盡力就好,不要太苛求自己~
Thumbnail
114年學測倒數240天,晚練習不如早練習 影片內容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考前的衝刺提供建議和方法, 三個主要目標:短期拉升實力,避免焦慮,有效率衝刺。 距離學測還有240天,晚練習不如早練習。 影片提供三個主要方法,供學測戰士們練習
制定學習計劃: 每科都要讀。 加強弱科。 進行模擬考試: 限時完成近年考題。 練習時間管理和壓力下的表現。 回顧和強化: 著重於錯誤較多的部分和難以掌握的概念。 制作重點筆記和心智圖,幫助記憶和回顧。 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確保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8小時)。 適度運動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心法:為了眾多參加分科測驗的莘莘學子,我特別把近5年的"分科測驗"解析放上來。尤其是111年的分科測驗,是舊制"指考"的演進。我每年都會鼓勵想要參加分科測驗的同學們,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果實,最為甜美。所以,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同學的影響,是在分科測驗拿到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2024/1/25編輯 auroracfchao原創 這篇文章整理了學測各時期要注意的事項,提供最完整的學測攻略~師大附中學姐 經驗談 各科用書評價與準備歷程 排定計畫的方法 真心話時間 我養成的好習慣 學測前一週我在做什麼 考試用品準備 學測當天 學測前那段自習時間我讀什麼 推薦網站與頻道
Thumbnail
    113學年度統測研訂於113年4月27日及4月28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於統測應考當日安心順順地完成應試,近兩年因為疫情
Thumbnail
考教甄是一條漫漫長路,有些人很幸運也很有實力的應屆上岸,但也有些人在教學上有不錯的實力,可是在讀書方面可能沒那麼擅長,導致屢屢挫敗在教甄的筆試上,想藉由分享我自己當時準備教甄時的讀書規劃,希望能給予尚未上岸的老師們一些幫助。
Thumbnail
本來想等確定新學年服務單位後再來回顧,但因為一些因素,拖到七月底還只能先底定。最後決定趁現在還能悠哉享受過渡期(?)趕緊把這一學年課務相關的心得好好整理面對。 這學年我的教職是從10月底退伍後才開始算起,到考季差不多半年,就算全職當考生,存款也能負擔這段時間,所以原本沒打算找兼課,直到快開學前接到
每個人的讀書方式、規劃不同,希望藉由提供我自己準備教檢時的讀書計畫,來幫助準備考教檢的考生規畫出屬於自己的讀書計畫,讓考生們能順利通關。 上次有發了一篇「我是準教檢生,如何著手準備?」,內容主要在講述準教檢生在現在這個暑假可以先做哪些準備,那做完了那些準備後......
於111年有幸在自己的家鄉應屆上榜,有答應神明、幫助我的老師和學長姐,要幫助更多還在苦海中的老師能夠順利上岸,因此以下就我準備初試的過程進行分享~希望能幫助更多人!! 111年我考了4場初試,4場初試都有順利通過~ 想和大家分享考教甄的筆試心得
113學測 113/01/20-113/01/22 ,113/2/27放榜,有大約1個月的時間。 這個寒假可以做很多事:可以出去玩、盤點自己的高中三年,也可以讀分科模擬考。因為分科模擬考的範圍真的是大到不可思議。拼命還是讀不完,大家就盡力去做,把數物化生能讀的趕快讀。真的盡力就好,不要太苛求自己~
Thumbnail
114年學測倒數240天,晚練習不如早練習 影片內容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考前的衝刺提供建議和方法, 三個主要目標:短期拉升實力,避免焦慮,有效率衝刺。 距離學測還有240天,晚練習不如早練習。 影片提供三個主要方法,供學測戰士們練習
制定學習計劃: 每科都要讀。 加強弱科。 進行模擬考試: 限時完成近年考題。 練習時間管理和壓力下的表現。 回顧和強化: 著重於錯誤較多的部分和難以掌握的概念。 制作重點筆記和心智圖,幫助記憶和回顧。 維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確保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7-8小時)。 適度運動
Thumbnail
~寫在前面~ 心法:為了眾多參加分科測驗的莘莘學子,我特別把近5年的"分科測驗"解析放上來。尤其是111年的分科測驗,是舊制"指考"的演進。我每年都會鼓勵想要參加分科測驗的同學們,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果實,最為甜美。所以,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同學的影響,是在分科測驗拿到好成績的不二法門。
2024/1/25編輯 auroracfchao原創 這篇文章整理了學測各時期要注意的事項,提供最完整的學測攻略~師大附中學姐 經驗談 各科用書評價與準備歷程 排定計畫的方法 真心話時間 我養成的好習慣 學測前一週我在做什麼 考試用品準備 學測當天 學測前那段自習時間我讀什麼 推薦網站與頻道
Thumbnail
    113學年度統測研訂於113年4月27日及4月28日舉行,很多高三班級黑板都在倒數計時中,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按部就班逐日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於統測應考當日安心順順地完成應試,近兩年因為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