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繪畫,找回攝影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9開始攝影,發現到竟然從未把對攝影的想法爬梳並整理成完整的篇章。很多的念頭都只在腦中思考而已,也不是非常的清晰,就樣模模糊糊的潛藏在我的意識。就算有記錄,也只是很零碎的片段。是時候要好好地把我對「攝影」的觀點梳理出來。


之前沒有這麼做是我總覺得自己沒有真正建立屬於我的觀點,只是聽前輩、看攝影書、看網路資料說明「攝影」是什麼。這些作法不是沒有幫助,但我發現一直沒有解決我的問題,應該說還是會有排山倒海的問題接踵而來。

後來發現實際上的解答是:『自己需要給自己答案』,沒有人能替自己回答。


raw-image


2025我好像有把自己找了回來。


從2023年我開始學畫說起。這件事情讓我暫時擱下時間和精力暫時不管攝影的事。攝影像是一把鑰匙帶領我進入視覺藝術的領域,讓我開始透過創作發覺內心與表達自我,而繪畫是第二個我用來表達自我的媒介,做這件事情的同時,引發了我很多對於攝影的反省。


繪畫時,畫布和紙是空白的,需要自己把想法鋪張開來,並動手構築出要表達的世界。

一般來說練習基本功是先從靜物開始畫,學習如何觀察,學習如何讓手、眼、腦更加協調。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感到非常的乏味。




厭倦於畫照片時,我問自己,我想畫什麼?

「我回答不出來。」


是否要把東西畫得「像不像」我不是非常在意,這和我先學攝影有很大的關係,我總是問自己,如果要畫得那麼像,那「為何我不拍照」就好?


有時候我喜歡在紙上隨意用蠟筆塗抹或是用墨汁揮灑,沒有任何具象的內容,只有玩顏色和筆觸,這帶給我的是心情的抒發,我並沒有要說明什麼宏大的敘事。剛開始這麼做時我內心有感到短暫的滿足,但後來看一看後也不明白自己在畫什麼,就自討沒趣了。


我另一個喜歡的畫法是單純用線條勾勒輪廓和細節,不會有光影。我會讓手放鬆,用很隨興的線條,盡量用一條線畫到底,或是越少的筆劃越好,總之盡量一氣呵成。


畫畫當中一直自我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是幫助我攝影最大的地方。我在攝影上也會有這種形式的自問自答,但對我而言,攝影仰賴於客觀事物的層面還是多了一些,意思是我終究還是用攝影機在環境中擷取畫面。這裡的攝影指涉的是透過相機拍到的原始內容,尚未經過後製所產出的影像。


而繪畫是把心裡所有表達的透過畫筆轉化出來。不論是畫抽象還是極其寫實的風格都一樣,因為必須要從心出發,在心中給出自己答案,才能構築出所要的畫面。


那如果是畫寫實的畫,也不是在從客觀環境擷取畫面嗎?

是,但不那麼盡然。縱使畫得多麼接近真實世界,仍舊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決定要畫得這麼像的,所以這無關乎是具象還是寫實。




回到攝影上,這讓我審視了我之前和現在所面臨的處境,我太希望拍一些討好別人的照片,且把攝影當作是一種社交的手段,純粹的「攝影」好像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表達自己真正要表達的」,就是我認為的「純粹的攝影」。第一關是先通過自己這關,而不是先想到別人。


這篇文字比較像是整理給自己的內容,並不時站在某種態度說「攝影或是繪畫」就該是怎麼樣的,我更樂見的是能引發讀者產生自我的思考。


其實現在也不太確定自己要拍什麼,但至少我知道「我不要做什麼」,我希望的是找回攝影的純粹性,至於他人認為影像「怎樣才好」或是「怎樣才是壞」是其次的事情。重點是要真切的表達出想表達的。(真的很重要所以又說了一次)


我認真的審視自己的時候才了解到,每個人的「解答」會是不一樣的。


攝影直覺來說是從外界索取,但實際上是自我的深刻洞察。如果沒有想法要表達,那只能淪為言之無物,還談要拍甚麼呢?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攝影是自我對話的方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這段離開的日子比我想要的長很多,相比之前這次的迷惘感覺更偏向失去文字創作重心的感覺,不論是意義、價值或是很多層面的。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解答,這段日子裡橫向學習很多技能,包含繪畫、音樂、創業,關於創作的核心,就像我先前認知到的仍然很泛用,我想之後有機會再來做簡單的分享。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書寫和攝影的興趣,並且設定了今年的目標,希望能夠持之以恆並不斷進步。作者分享了自己拍攝的一些花的照片,並表達了對於美的追求和發現。文章中也呼應了現在的目標設定以及對書寫和攝影的熱情。文章充滿了自我提升的決心和對美的追求。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Thumbnail
「輸出自己的想法成為創意家或藝術家是不容易的,但是生活中沒有任何的創意或想法,一成不變的過日子對我而言可能更難。」 這是最近看到的大眾占卜影片中,老師說得很有穿透力的一段話。
Thumbnail
每個人關心的事情、好奇的人都不一樣。不管你做哪一種類型的創作,都可以從自己關心的事與好奇的人開始。因為就算最後無法成為創作素材,但第一時間已經滿足好奇,之後是否當作創作素材,反而是其次了。一開始不見得要有什麼明確目的與方法,先從那個模糊的好奇與衝動開始,慢慢地你自然會得到更多線索,往下發展。
這段離開的日子比我想要的長很多,相比之前這次的迷惘感覺更偏向失去文字創作重心的感覺,不論是意義、價值或是很多層面的。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解答,這段日子裡橫向學習很多技能,包含繪畫、音樂、創業,關於創作的核心,就像我先前認知到的仍然很泛用,我想之後有機會再來做簡單的分享。
Thumbnail
今天接觸到兩個重點方向,我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去嘗試思考,也是我最近在試著去了解更深的主軸: ①提升思維、善用AI工具。 包括接觸商業和產品知識,再用工具加速、更有效達標。 ②自媒體——讓人認識你。 如果要做自媒體,可以先思考目的,比如我的目標是寫作出書,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分享生活娛
Thumbnail
學習對象能提供啟發,幫助尋找創作方向和風格。臨摹他人作品並不等同於複製,而是吸收精華後融入自我特色。抖音等社群平台的影響在於使用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會限制發展。適應變化和及時調整策略非常重要,新事物可能難以習慣,但積極行動、制定計畫並養成良好習慣是突破的關鍵。希望與大家共勉,共同努力達成新目標。
Thumbnail
隨手記錄自己的心境,其實也挺好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書寫和攝影的興趣,並且設定了今年的目標,希望能夠持之以恆並不斷進步。作者分享了自己拍攝的一些花的照片,並表達了對於美的追求和發現。文章中也呼應了現在的目標設定以及對書寫和攝影的熱情。文章充滿了自我提升的決心和對美的追求。
起源- 因自己非常喜歡寫作、繪畫的事, 寫作、畫圖不分界限,而是比如歌詞也好, 詩詞,感念與感想,一天下來的心得, 以及遇到很多事的感嘆與感觸, 由心向外表達自己真實的情感,在文字上. 但有時各種原因就時而又放棄, 某天突然一個念頭下來, 「不能在這樣繼續下去了!」 這過程彷彿有一
Thumbnail
跨年前後,看著自己經營的方格子,還有重新在IG、FB上持續更新的【繪本出版計劃】 ,不溫不火的追蹤跟訂閱,讓我不免問自己,這樣就可以了嗎?然後開始冒出好多問題。 「是不是要去學影片剪輯?但我沒甚麼興趣耶。」 「但影片好像才可以吸引流量耶。」 「我要不要為了流量去學阿?」 「阿!還是另外發展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