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開始攝影,發現到竟然從未把對攝影的想法爬梳並整理成完整的篇章。很多的念頭都只在腦中思考而已,也不是非常的清晰,就樣模模糊糊的潛藏在我的意識。就算有記錄,也只是很零碎的片段。是時候要好好地把我對「攝影」的觀點梳理出來。
之前沒有這麼做是我總覺得自己沒有真正建立屬於我的觀點,只是聽前輩、看攝影書、看網路資料說明「攝影」是什麼。這些作法不是沒有幫助,但我發現一直沒有解決我的問題,應該說還是會有排山倒海的問題接踵而來。
後來發現實際上的解答是:『自己需要給自己答案』,沒有人能替自己回答。
2025我好像有把自己找了回來。
從2023年我開始學畫說起。這件事情讓我暫時擱下時間和精力暫時不管攝影的事。攝影像是一把鑰匙帶領我進入視覺藝術的領域,讓我開始透過創作發覺內心與表達自我,而繪畫是第二個我用來表達自我的媒介,做這件事情的同時,引發了我很多對於攝影的反省。
繪畫時,畫布和紙是空白的,需要自己把想法鋪張開來,並動手構築出要表達的世界。
一般來說練習基本功是先從靜物開始畫,學習如何觀察,學習如何讓手、眼、腦更加協調。但經過一段時間後我感到非常的乏味。
厭倦於畫照片時,我問自己,我想畫什麼?
「我回答不出來。」
是否要把東西畫得「像不像」我不是非常在意,這和我先學攝影有很大的關係,我總是問自己,如果要畫得那麼像,那「為何我不拍照」就好?
有時候我喜歡在紙上隨意用蠟筆塗抹或是用墨汁揮灑,沒有任何具象的內容,只有玩顏色和筆觸,這帶給我的是心情的抒發,我並沒有要說明什麼宏大的敘事。剛開始這麼做時我內心有感到短暫的滿足,但後來看一看後也不明白自己在畫什麼,就自討沒趣了。
我另一個喜歡的畫法是單純用線條勾勒輪廓和細節,不會有光影。我會讓手放鬆,用很隨興的線條,盡量用一條線畫到底,或是越少的筆劃越好,總之盡量一氣呵成。
畫畫當中一直自我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是幫助我攝影最大的地方。我在攝影上也會有這種形式的自問自答,但對我而言,攝影仰賴於客觀事物的層面還是多了一些,意思是我終究還是用攝影機在環境中擷取畫面。這裡的攝影指涉的是透過相機拍到的原始內容,尚未經過後製所產出的影像。
而繪畫是把心裡所有表達的透過畫筆轉化出來。不論是畫抽象還是極其寫實的風格都一樣,因為必須要從心出發,在心中給出自己答案,才能構築出所要的畫面。
那如果是畫寫實的畫,也不是在從客觀環境擷取畫面嗎?
是,但不那麼盡然。縱使畫得多麼接近真實世界,仍舊是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識」決定要畫得這麼像的,所以這無關乎是具象還是寫實。
回到攝影上,這讓我審視了我之前和現在所面臨的處境,我太希望拍一些討好別人的照片,且把攝影當作是一種社交的手段,純粹的「攝影」好像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表達自己真正要表達的」,就是我認為的「純粹的攝影」。第一關是先通過自己這關,而不是先想到別人。
這篇文字比較像是整理給自己的內容,並不時站在某種態度說「攝影或是繪畫」就該是怎麼樣的,我更樂見的是能引發讀者產生自我的思考。
其實現在也不太確定自己要拍什麼,但至少我知道「我不要做什麼」,我希望的是找回攝影的純粹性,至於他人認為影像「怎樣才好」或是「怎樣才是壞」是其次的事情。重點是要真切的表達出想表達的。(真的很重要所以又說了一次)
我認真的審視自己的時候才了解到,每個人的「解答」會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