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本田與日產經營統合破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4年12月23日,本田與日產宣布展開經營統合協商。然而,這場統合計畫從一開始就不是對等的,而是以本田主導的方式進行。根據計畫,控股公司的社長將由本田指派,董事會的多數席次也由本田掌握。 本田社長三部敏宏強調,統合的前提是「日產必須先完成業務重整」。另一方面,日產社長內田誠則強調「對等關係」,但本田回應:「我們從未說過這是對等的」,顯示雙方的認知存在落差。 統合比例與盡職調查的對立 在統合比例的計算基準上,本田根據過去的平均股價主張 5:1 的比例,然而日產反對,認為這是「對本田有利的標準」。此外,日產的裁員計畫在不同地區引發不同的反彈,使得計畫遲遲無法確定。本田多次要求日產提供具體數據,但連基本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都難以推進。 此外,根據顧問公司的試算,日產的業務重整需要裁減約 4 萬名員工。本田試圖基於此試算尋找協同效應,但日產卻認為「本田是在要求大規模裁員」,導致雙方的不信任感進一步加深。 本田提出子公司化方案 2025年1月23日,本田社長三部敏宏提出:「本田可以直接將日產變為子公司」,認為這樣可以解決統合比例的爭議,並由本田主導裁員計畫。然而,日產社長內田誠對此感到困惑,表示「完全無法理解」。日產內部也普遍認為「日產將被本田吞併」,警戒感進一步上升。 到了2月初,本田正式提出子公司化方案,並已做好統合破局的心理準備。日產方面則強烈反對,認為雙方的「信任關係已破裂」。最終,在2月5日的董事會上,12 名董事中有 10 人投票支持撤回統合計畫,這場統合案實質上正式破局。 破局的背景與影響 本田希望透過統合來對抗美國特斯拉與中國車廠的競爭,但本田高層表示:「我們對日產缺乏決斷力感到不安」。另一方面,日產社長內田誠也面臨業績不振的責任問題。儘管日產宣布裁員 9,000 人,但內部反對聲浪高漲,經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本田之所以急於推動統合,部分原因與台灣的鴻海精密工業有關。鴻海當時正加強其由前日產高層關潤領導的電動車業務,並與法國雷諾(Renault)展開接觸。本田擔憂「日產可能被鴻海收編」,因此加快推進統合計畫。 經濟產業省的觀點與日本汽車產業的課題 日本經濟產業省(經產省)原本支持本田、日產及三菱汽車的統合,並期待這能提升日本汽車產業的競爭力。然而,統合破局後,經產省內部出現批評聲浪,認為「企業領導層缺乏危機意識」,有官員表示:「如果能提前幾年做出決策,結果或許會有所不同。」 目前,中國的比亞迪(BYD)在電動車市場快速崛起,韓國現代(Hyundai)與起亞(Kia)也持續提升競爭力。一名熟悉汽車產業的金融機構高層指出:「日本的車廠數量過多,若想提升競爭力,減少一半的車廠或許才是理想選擇。」 統合破局後的展望 統合破局後,本田社長三部敏宏表示:「我們將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另一方面,日產社長內田誠因無法推動統合,面臨外界對其進退問題的關注。本田與日產最終選擇各自尋求提升競爭力的道路,未來的發展仍充滿變數。





[Reference]

1.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C112NB0R10C25A2000000/

新社名から消えた日産 ホンダ「対等などありえない」 連載 ホンダ・日産破談への道程① ホンダ・日産統合破談 2025年2月14日 5:00 (2025年2月14日 13:19更新)


2.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C123F90S5A210C2000000/

ホンダ・日産、急ぎすぎた合意 「本来はもっと先だった」 連載 ホンダ・日産破談への道程② ホンダ・日産統合破談 2025年2月14日 12:00


3.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A030UM0T00C25A2000000/

ホンダ・日産統合「もう数年早ければ」 構想、再び幻に 連載 ホンダ・日産破談への道程③ ホンダ・日産統合破談 2025年2月14日 15:00 (2025年2月15日 5:08更新)


4.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UC0124X0R00C25A2000000/

本命は「スリーダイヤ」 ホンダが日産より欲した秘石 連載 ホンダ・日産破談への道程④ ホンダ・日産統合破談 2025年2月15日 5:0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aori的碗豆園
11會員
92內容數
人類發展的歷史上發生了什麼事,現在進行式,未來又會發生什麼事。
Kaori的碗豆園的其他內容
2025/03/06
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在內政方面,延續其「美國優先」政策,推動減稅、放鬆監管、加強邊境管制,並可能採取更強硬的移民政策。國際上,加強與盟友的經濟談判,並可能調整對烏克蘭與北約的態度。他的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格局,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2025/03/06
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在內政方面,延續其「美國優先」政策,推動減稅、放鬆監管、加強邊境管制,並可能採取更強硬的移民政策。國際上,加強與盟友的經濟談判,並可能調整對烏克蘭與北約的態度。他的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格局,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2025/03/05
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在內政方面,延續其「美國優先」政策,推動減稅、放鬆監管、加強邊境管制,並可能採取更強硬的移民政策。國際上,加強與盟友的經濟談判,並可能調整對烏克蘭與北約的態度。他的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格局,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2025/03/05
美國總統川普的第二任期。在內政方面,延續其「美國優先」政策,推動減稅、放鬆監管、加強邊境管制,並可能採取更強硬的移民政策。國際上,加強與盟友的經濟談判,並可能調整對烏克蘭與北約的態度。他的政策將影響全球經濟、國際貿易與地緣政治格局,引發各界關注。
Thumbnail
2025/03/02
烏克蘭擁大量關鍵礦產,如鋰、鈦、石墨,對全球科技與能源產業至關重要。俄烏戰爭致俄羅斯控制約40%烏克蘭金屬資源,嚴重衝擊烏克蘭經濟。川普對烏克蘭的態度反覆,使美烏關係動盪,也影響美歐合作。歐洲國家因此加強自身國防,減少對美國依賴。俄羅斯的談判壓力可能迫使烏克蘭接受不利條件,但西方支持仍影響戰局發展。
Thumbnail
2025/03/02
烏克蘭擁大量關鍵礦產,如鋰、鈦、石墨,對全球科技與能源產業至關重要。俄烏戰爭致俄羅斯控制約40%烏克蘭金屬資源,嚴重衝擊烏克蘭經濟。川普對烏克蘭的態度反覆,使美烏關係動盪,也影響美歐合作。歐洲國家因此加強自身國防,減少對美國依賴。俄羅斯的談判壓力可能迫使烏克蘭接受不利條件,但西方支持仍影響戰局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最近的日本車廠資本市場很熱鬧。 從最一開始傳出大廠日產(Nissan)想要出售,到傳出鴻海想要出面搶親,再到本田(Honda)與Nissan的結盟(據傳旁邊還帶個拖油瓶三菱),最近一次是2025/2/13傳出的公開新聞顯示:Nissan與Honda的合併正式破局,不但鴻海重新跳出來高喊「選我...
Thumbnail
最近的日本車廠資本市場很熱鬧。 從最一開始傳出大廠日產(Nissan)想要出售,到傳出鴻海想要出面搶親,再到本田(Honda)與Nissan的結盟(據傳旁邊還帶個拖油瓶三菱),最近一次是2025/2/13傳出的公開新聞顯示:Nissan與Honda的合併正式破局,不但鴻海重新跳出來高喊「選我...
Thumbnail
日產與本田合併破局後,鴻海成為日產可能的合作夥伴,因其在電動車製造和供應鏈的優勢,能幫助日產快速開發新產品並提升效率,實現雙贏。
Thumbnail
日產與本田合併破局後,鴻海成為日產可能的合作夥伴,因其在電動車製造和供應鏈的優勢,能幫助日產快速開發新產品並提升效率,實現雙贏。
Thumbnail
日本汽車產業近期傳出震撼消息,本田汽車(Honda Motor)與日產汽車(Nissan Motor)正洽談合併計畫,並可能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共同運營。長期以來,日產汽車因市場競爭壓力而深陷財務困境,其生存危機日益明顯。而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的合併計劃或許是日產汽車走出困境的契機。
Thumbnail
日本汽車產業近期傳出震撼消息,本田汽車(Honda Motor)與日產汽車(Nissan Motor)正洽談合併計畫,並可能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共同運營。長期以來,日產汽車因市場競爭壓力而深陷財務困境,其生存危機日益明顯。而本田汽車與日產汽車的合併計劃或許是日產汽車走出困境的契機。
Thumbnail
三大車廠股東會前瞻:車市風向球揭曉 前言 汽車產業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每年約有四十萬輛的新車銷售量,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隨著電動車、智慧車、共享經濟等新趨勢的興起,汽車產業也面臨著轉型與創新的挑戰。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三大車廠股東會將於本週登場,分別是和泰汽車、三陽工業和裕隆日產汽車。這三
Thumbnail
三大車廠股東會前瞻:車市風向球揭曉 前言 汽車產業是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每年約有四十萬輛的新車銷售量,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隨著電動車、智慧車、共享經濟等新趨勢的興起,汽車產業也面臨著轉型與創新的挑戰。 在這個變動的時代,三大車廠股東會將於本週登場,分別是和泰汽車、三陽工業和裕隆日產汽車。這三
Thumbnail
目前鴻海 3+3=∞ 策略的三大未來產業中,發展進度最快也最熱絡的莫過於「電動車」了。不過為什麼鴻海要將事業重心從專業代工逐漸轉往自行製造,甚至是建立品牌呢?接著我們要探討的是鴻海電動車事業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目前鴻海 3+3=∞ 策略的三大未來產業中,發展進度最快也最熱絡的莫過於「電動車」了。不過為什麼鴻海要將事業重心從專業代工逐漸轉往自行製造,甚至是建立品牌呢?接著我們要探討的是鴻海電動車事業的前世今生。
Thumbnail
「日本必須要重新檢討產業政策與企業文化」 日本與中國的技術差距已非過去的10倍。無論是現場勞工的能力,或是尖端產業的技術,筆者認為,中國可能已經超越日本。 而不只是日本,鄰近亞洲國家勢必面對與日本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Thumbnail
「日本必須要重新檢討產業政策與企業文化」 日本與中國的技術差距已非過去的10倍。無論是現場勞工的能力,或是尖端產業的技術,筆者認為,中國可能已經超越日本。 而不只是日本,鄰近亞洲國家勢必面對與日本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Thumbnail
隨著Apple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傳聞甚囂塵上,他們究竟會跟哪一家現有車廠合作,也成了另一個話題。最近傳出的是跟韓國車廠起亞、現代都已經結束會談,跟日本的日產汽車也已經破局。那麼,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可能性呢?
Thumbnail
隨著Apple進軍電動車領域的傳聞甚囂塵上,他們究竟會跟哪一家現有車廠合作,也成了另一個話題。最近傳出的是跟韓國車廠起亞、現代都已經結束會談,跟日本的日產汽車也已經破局。那麼,接下來還會有什麼可能性呢?
Thumbnail
這是個既競爭、也要合作的世代;因為很少有公司能單獨做出創新時代、顛覆市場的產品。本文主要以汽車市場為例,為讀者解說現今各大產品陣營的競爭與合作局勢、合作對於業界不同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各種不同型態的合作可能。
Thumbnail
這是個既競爭、也要合作的世代;因為很少有公司能單獨做出創新時代、顛覆市場的產品。本文主要以汽車市場為例,為讀者解說現今各大產品陣營的競爭與合作局勢、合作對於業界不同角色的重要性、以及各種不同型態的合作可能。
Thumbnail
原本已經寫了半篇文章,講我從前的客戶Luxgen為什麼會是現在的狀況;但是寫到一半覺得,雖然有一些數據支持,但自己的臆測部分還是太多,不夠科學,所以放棄,重寫一篇。
Thumbnail
原本已經寫了半篇文章,講我從前的客戶Luxgen為什麼會是現在的狀況;但是寫到一半覺得,雖然有一些數據支持,但自己的臆測部分還是太多,不夠科學,所以放棄,重寫一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