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成長,需要課程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心靈成長與自我認同是一體的,包容下的自我認同,帶動心靈成長。」By曼豬

你/妳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位嗎?

當世界都在說「要傾聽他人」「要理解他人」等等的時候,我們了解自己嗎?

曼豬很常在一段時間裡想吃什麼、想做什麼,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人遇過這樣的況,以前會覺得什麼情況?不明白原因,開始自我療癒後明了了,原來是身體在告知它的需求,慢慢的,就開始傾聽自己的聲音/內在,發現是很有趣的感受。

你/妳能接納完整的自己嗎?

當自己犯錯了的時候,大部份人會選擇找理由、藉口,甚至強硬的爭論,想說服他人自己沒有錯,可這樣,真正想說服的是自己還是他人呢?

從傾聽自己開始,曼豬發現,在犯錯的時候,內心有一個聲音在說:「為什麼沒有人對我說沒關係?」或許,這聲音也在問曼豬,為什麼連自己都不願意接納、包容自己?

人們對自己和他人都會有著一股期待,這份期待或許是成為一位成功人士,或許是擁有高學歷之類的等等,這形成了一種壓力,這些經常來自於家人以及周遭的親朋好友,漸漸的,自己的認知,被同化了,在自己和他人的期待中肩膀開始背著雙重偶像包袱。

斷捨離與愛自己需要同時進行

心靈成長需不需要課程,其實曼豬不能給予答覆,因為沒有一定。

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曼豬看見了自己的缺點,然後一步步的斷捨離了所有人,包括自己,對自身的期望,那些妳很聰明、妳不能犯錯、妳超陽光等等的標籤,被曼豬一點點的撕掉,然後在犯錯的時候告訴自己「不要怕,我們一起找到犯錯的原因去改善,所以不要害怕犯錯,就算所有人都不能包容,還有我在。」

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曼豬看見了容易滿足的自己,一點點小事,就能開心,這樣的知足,是被家人所不認同的,曾經很傷心的曼豬漸漸的不再對家人分享,到現在告訴自己:「沒事的,沒人聽妳說,我在呢,我聽吖!」

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曼豬看見了受傷的自己,被閨蜜背叛、被好友利用、論及婚嫁的男友消失不見,這樣的事情在家人得知後,總是被家人嫌棄、嘲諷,於是曼豬不再任何人面前哭了,然後告訴自己沒事的時間會帶走一切,到現在曼豬告訴自己:「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難過了有我在,所以不要再害怕受傷。」

曼豬對於心靈成長課程的不專業言論

如果找不到方向又感覺人生太苦,那麼曼豬不會給對方一顆糖,然後說什麼「吃了糖就不苦了」這樣的心靈雞湯,只會建議對方找個課程或者心理專業。

對於心靈成長課程與專業心理師,曼豬是這樣理解的,不要去依賴這些,但在茫然的當下,這是一個很好的管道,幫助我們找到方向,理解自己、接納自己,然後依著自己的需求,去尋找合適的管道,這才是最重要的。

前陣子有位小朋友來找曼豬諮商,很久以前吧,曼豬剛學塔羅時,也幫這孩子占卜過,這一次不太一樣的是,曼豬請女孩直接問問題並且抽牌,女孩問曼豬需要說出問題嗎?曼豬告訴她不需要,就發問然後抽牌,看見牌面的當下,曼豬很直接的開始了引導式發言,並聽著女孩敘述自己的情況,過程中女孩哭了,說出自己有燥鬱症還會自殘的事,曼豬很心疼,才多大呢,就這麼在對話與傾聽中,曼豬透過牌面,給予女孩建議與分享自己的經歷,最後女孩放鬆的告訴曼豬,終於能在一個人面前做自己,而不是被人覺得自己很奇怪。

分享這個案例,想說明的是,女孩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不論說啥,都被認為是「想太多」「這沒什麼」,所以開始壓抑自己,只做或說讓父母放心、開心的事,漸漸的產生了沒有人理解自己的想法,曼豬不能改善女孩的生活環境與父母對她的方式,但曼豬知道,如果能給予女孩一個方向去理解自己、傾聽自己,那麼相信女孩會變得更堅強,也能知道該如何讓自己在往後面對同樣的問題時,該如何自處。

「這世界本就沒有所謂的定論,參與課程與自我療癒,都是心靈成長的管道,只要不過於依賴並且相信自己都是很好的方式。」


**曼豬的溫暖小酒館**

▲曼豬不是大師,但可以當你的心靈酒保!這裡沒有雞尾酒,只有滿滿的溫暖和傾聽,隨時歡迎來點一杯「曼豬特調:心靈舒壓茶」!記得帶故事來,不然曼豬只能跟你聊今天的天氣有多怪。

▲曼豬不是專業醫生,但專治「話藏心裡沒人聽」的病!留言給曼豬,保證不開藥,只開玩笑。

▲順便提醒:如果需要音樂治療,記得去曼豬的YouTube藥局補貨!https://www.youtube.com/@freestyle2687/playlists

內容總結
心靈成長,需要課程嗎?
0
/5
avatar-img
10會員
68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的確有許多不如意,但換個角度思考,每一個人事物其實都蘊藏著不同的美好與意義。當我們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生活,會發現困難只是成長的養分。不如意的事或許是提醒我們停下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方向。人生沒有完美,但每一步都值得珍惜與體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生online的玩家 的其他內容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獨自面對挑戰。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歷,闡述即使在孤獨的過程中,保持善良、熱情和積極的態度,也能吸引同類,最終獲得理解與支持。
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情,讓我們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
這是一個關於練習手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從不會到會做水晶飾品的心路歷程,透過手作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天賦,也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一個充滿歡喜與滿足的療癒之路。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曼豬在工作中學習到的授人以漁的觀念,並且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享給身邊的人。在文章中,曼豬提到了在工作環境中如何幫助同事學習和成長,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觀念在生活中。這篇文章對於希望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分享一個小故事,關於善意的助人和善行帶來的果報,強調做善事時的無私和善良,說明做善事的初衷和不求回報的態度。
在人生旅途中,我們常常獨自面對挑戰。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歷,闡述即使在孤獨的過程中,保持善良、熱情和積極的態度,也能吸引同類,最終獲得理解與支持。
當下專注於眼前的事情,讓我們能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
這是一個關於練習手作的故事,作者分享了從不會到會做水晶飾品的心路歷程,透過手作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天賦,也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一個充滿歡喜與滿足的療癒之路。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曼豬在工作中學習到的授人以漁的觀念,並且如何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享給身邊的人。在文章中,曼豬提到了在工作環境中如何幫助同事學習和成長,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觀念在生活中。這篇文章對於希望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價值。
善良是一種心態,助人是情份,不幫是本份。在幫助他人時應該在能力範圍內,而不是被迫善良。
分享一個小故事,關於善意的助人和善行帶來的果報,強調做善事時的無私和善良,說明做善事的初衷和不求回報的態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課程結束,請繳回一篇學習心得報告是慣例,從撰寫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學習,是治療的一部分,是促進彼此教學相長的養分,也歡迎同學回來看看自己的心得,或是回到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聚聚,暫離塵世的喧囂,接受宇宙能量的祝福與滋養
Thumbnail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Thumbnail
聊聊什麼是奇蹟課程、誰適合練習這個課程、我如何接觸到它,以及練習的過程~奇蹟課程像是頭腦的斷捨離,放下過去顛倒的信念,回到平安之中。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有別於其它外面心靈成長課程,我的教學是先學會呼吸,光是呼吸我可講很久很久很久,很多人都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古人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因此,一開始的基礎就很重要。有些頗有天份的人,在學會了呼吸之後,後面的課也就可以不用上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當想要學習身心靈課程時,首先要與自己對話,確認目標。可以透過尋求諮詢和療癒來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學習。課程常以分階段方式呈現,投資應視經濟狀況進行評估。面對問題時應冷靜分析,並不應期望一次改變現狀。遇到不合適的老師應該聽從直覺。學習後需練習,維持品質的生活需要做相對的工作。
Thumbnail
課程結束,請繳回一篇學習心得報告是慣例,從撰寫過程中回顧自己的學習,是治療的一部分,是促進彼此教學相長的養分,也歡迎同學回來看看自己的心得,或是回到課堂上與老師同學們聚聚,暫離塵世的喧囂,接受宇宙能量的祝福與滋養
Thumbnail
在追求靈性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常常面臨著如何將靈性實踐融入日常生活的挑戰。靈性不僅僅是冥想和瑜伽,它也可以是我們自己與家人、朋友和同事的互動,甚至是我們對待自己的方式。以下是我一些將靈性融入日常生活的建議: 意識練習:每天花一些時間來觀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是評判它們。這可以通過冥想、日記或僅
Thumbnail
聊聊什麼是奇蹟課程、誰適合練習這個課程、我如何接觸到它,以及練習的過程~奇蹟課程像是頭腦的斷捨離,放下過去顛倒的信念,回到平安之中。
Thumbnail
我相信大家絕對會很好奇到底什麼是靜心? 靜心會回到自身內在,與自己相處,是更加了解自己,還有身體狀況的過程
Thumbnail
有別於其它外面心靈成長課程,我的教學是先學會呼吸,光是呼吸我可講很久很久很久,很多人都覺得不重要的事情,對我來說,都非常重要! 古人云:『上樑不正,下樑歪。』因此,一開始的基礎就很重要。有些頗有天份的人,在學會了呼吸之後,後面的課也就可以不用上了。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已經學了很多靈性課程的人可能陷入的靈性成癮問題,探討這些課程是否有助於內在轉變,以及避免沉迷靈性體驗而影響現實生活。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是近年來在台灣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課程,強調透過身體、心理、靈性等層面的整合,達到身心健康與提升自我意識的目的。身心靈課程的內容五花八門,包括瑜伽、冥想、正念、催眠、塔羅牌、靈氣等,有些課程還會結合宗教信仰或哲學思想。 身心靈課程是否具有認知作戰的潛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認知作戰是
Thumbnail
身心靈課程有多樣的形式,適合不同人的需求。最好挑選適合自己興趣、目標和生活方式的課程。應保持開放的心態,準備從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