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身體上的警訊與自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可能覺得自己挺開心的,沒有什麼不愉快,但是這並不表示自己沒有憂鬱症,「憂鬱」是一種情緒,但是「憂鬱症」是一種病。

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它影響的不只是大腦,還會滲透到全身,讓身體變得疲憊、失控,甚至讓人覺得自己正在慢慢被掏空,甚至連一絲力氣都使不上來,身體會直觀的表現出無力。這些感受,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身體會自然而然的反映出你內心無形的壓力。

我自己曾經以為憂鬱症只會讓人變得情緒低落,直到親身經歷後,才發現它對身體的影響比我想像得更深遠。今天,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談談憂鬱症如何影響身體,並分享一些讓自己逐步好轉的方法,希望能讓有相同經歷的人感到被理解,也能找到一些方向。



1. 睡不飽的疲勞感:每天都像沒睡夠

📌 影響:即使睡足八小時,醒來仍然感覺極度疲憊,甚至比沒睡更累。

憂鬱症影響睡眠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會失眠,翻來覆去睡不著;有些人則會變得嗜睡,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還是覺得累。而我屬於後者,剛開始時,我發現自己變得異常疲倦,無論怎麼睡都覺得累,甚至午睡變成必要的生存方式。有時候,我會睡十幾個小時,但醒來後卻依然感覺身體沉重,腦袋昏昏沉沉,像是沒睡過一樣。


💡 我是怎麼調整的?

建立睡眠儀式:睡前放鬆,我會在睡前兩個小時泡腳,然後聽輕音樂,讓身體慢慢進入睡眠模式。

固定作息:即使很難,還是嘗試每天同一時間上床、起床,讓生理時鐘不再混亂。

避免賴床:就算醒來還是很累,也逼自己起來,讓身體適應白天該清醒、晚上該睡覺的節奏。


2. 食慾的極端變化:從厭食到暴食

📌 影響:有時候完全沒有食慾,幾乎忘了吃飯;有時候則會暴飲暴食,無法控制進食。

以前,我是個對食物還算有興趣的人,但在憂鬱的時期,我發現自己對食物失去了興趣。有一段時間,我吃不下任何東西,哪怕只是聞到食物的味道,都會覺得反胃。有時候一天只吃一兩口東西,體重直線下降,整個人變得虛弱。

但更糟糕的是,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的身體會突然失控,開始暴飲暴食。我曾經一天內吃掉一整盒蛋糕、兩包洋芋片、一桶炸雞,甚至是自己根本不愛吃的食物。我明知道吃太多會不舒服,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


💡 我是怎麼調整的?

規律飲食:就算沒有胃口,也逼自己定時吃點東西,哪怕只是一點點粥或湯。

遠離過度加工食品:當食慾變得極端時,我盡量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後更焦慮。

細嚼慢嚥:當暴食的衝動來臨時,我試著放慢吃飯速度,讓自己有時間意識到「我其實已經吃飽了」。


3. 身體的疼痛與異常反應

📌 影響:頭痛、胃痛、胸悶、肌肉酸痛等,甚至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經歷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適。有時候是偏頭痛,痛到讓人無法思考;有時候是胃痛,即使沒吃刺激性食物,胃還是會隱隱作痛。最可怕的是胸悶,有幾次嚴重到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臟病發,但去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醫生只說:「應該是壓力引起的。」


💡 我是怎麼調整的?

放鬆肌肉:用按摩或泡澡舒緩因壓力過大導致的肌肉緊繃。

調整呼吸:當胸悶時,練習深呼吸,讓身體從緊繃狀態慢慢放鬆。

補充營養:增加維生素B群、鎂等營養素,幫助神經與肌肉放鬆。


4. 免疫力下降,身體變得脆弱

📌 影響:容易感冒、傷口癒合變慢,甚至出現皮膚問題。

在憂鬱症的影響下,我的免疫系統變得極差。原本很少生病的我,開始三天兩頭感冒,喉嚨發炎、鼻塞、發燒成了家常便飯,還因為感冒被診斷出低血壓甚至可能有癲癇,而且家裡沒有一個有癲癇的遺傳史。以前我雖然是早產兒但是還算是個健康寶寶,健康到會把健保卡弄丟好幾年都沒有發現。最讓我驚訝的是,連小傷口都要好幾天甚至一兩週才會癒合,皮膚還會出現紅疹或乾裂,我一整年每天睡覺的時候會莫名的皮膚癢,不管擦多少乳液就是會乾癢,永遠都不夠。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長期的心理壓力真的會讓身體變得脆弱。


💡 我是怎麼調整的?

補充維生素C、鋅:幫助免疫系統恢復,減少生病的頻率。

適度運動:我開始去上舞蹈課,每天都會練習一小段每周教過的課程,盡量讓自己不要待在床上。

增加陽光曝曬:陽光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很重要。我會每天站在陽台曬太陽,像我陽台的植物一樣,我一邊鼓搗植物跟植物一起做光合作用。



最後的話:慢慢來,別逼自己

憂鬱症對身體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可以一點一點地調整,不需要一下子做到完美。如果你也在經歷這一切,請記住,你並不孤單,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我們都值得變得更好。如果真的沒地方可以發洩,也可以Mail給我,當作一個樹洞。

🌿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著照顧自己嗎?



我是一個SOHO的平面設計師,INFJ人,紀錄生活點滴,看過的好書分享,希望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在日常偶爾會陷入迷茫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人一同分享。 cjessie112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日程表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旅行也不例外。精心策劃的行程,卻往往變成了為了打卡而奔波。而慢旅遊,就像生活中的深呼吸,讓我們停下腳步,真正去感受一段旅程的美好。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被各種事務牽絆,忘記了如何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當壓力和疲憊籠罩著我們時,擁抱大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解藥。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自然,體驗慢活的魅力,找到內心的平靜。
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逐漸成為一種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這種運動提倡人們放慢進食速度,享受每一口食物的美味,並重新建立與食物的聯繫。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上次介紹了【什麼是慢活?探討這種生活哲學的核心理念】,那麼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怎麼開始,我個人現在也在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在我想重啟人生的這個想法下,最應該改變的是我目前的思考模式。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慢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慢活並不是懶散,而是一種更加有意識、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它強調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日程表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旅行也不例外。精心策劃的行程,卻往往變成了為了打卡而奔波。而慢旅遊,就像生活中的深呼吸,讓我們停下腳步,真正去感受一段旅程的美好。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被各種事務牽絆,忘記了如何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當壓力和疲憊籠罩著我們時,擁抱大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解藥。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自然,體驗慢活的魅力,找到內心的平靜。
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逐漸成為一種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這種運動提倡人們放慢進食速度,享受每一口食物的美味,並重新建立與食物的聯繫。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上次介紹了【什麼是慢活?探討這種生活哲學的核心理念】,那麼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怎麼開始,我個人現在也在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在我想重啟人生的這個想法下,最應該改變的是我目前的思考模式。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慢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慢活並不是懶散,而是一種更加有意識、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它強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不管憂鬱、躁鬱或者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是更嚴重的精神官能失調症,都不會像盲腸炎牙齒痛這麼急迫,但是它會在你的人生中,長時間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憂鬱症常常被形容為心理感冒了,有時候卻也痛苦到想要傷害自己!所以要怎麼評估自己是不是需要幫忙呢?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雖然被身心科醫生診斷為憂鬱症,但實際上我的病程裡時常會出現多樣化的症狀和情緒。今天想講的是,焦慮,是與憂鬱的低谷不同,另一種感受和症狀。而我的焦慮最終告訴我,原來他來自「我無法活在框架、我無法符合標準」的恐懼和不安。
Thumbnail
憂鬱症/躁鬱症的情緒起起伏伏,一下子心情好一下子又反常,身為患病之人,實在痛苦。無盡的累、疲乏總讓人不想做事、昏昏欲睡,這段無解的低落期,該怎麼解決呢?
Thumbnail
我常常用的社群軟體Threads上有很多有關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的人發布的文章,在我狀況好時,我真的好想抱抱他們、跟他們說一聲辛苦了。剛剛我在平台上搜尋「憂鬱症」,顯示的其中一個個人資訊名叫「憂鬱症戰勝了我」,多麼令人心碎啊⋯⋯ 精神病的苦誰懂呢 我的醫生都不太跟我說明我的病況,所以有很多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症狀時,嘗試的一些方法和醫療經驗。這包括呼吸練習、就醫過程、療癒瑜珈、健身和快走/散步等不同的方法。作者透過這些方法來舒緩憂鬱症症狀,並分享了自己對這些方法的體會和感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憂鬱症的個人故事分享,包含了病症起因與症狀的描述、憂鬱與憂鬱症的區別,並提供了網站與社團資源。
不管憂鬱、躁鬱或者自律神經失調,甚至是更嚴重的精神官能失調症,都不會像盲腸炎牙齒痛這麼急迫,但是它會在你的人生中,長時間影響你的生活和工作。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OK,guys. 你們殷殷期盼的文章來了。 「警告:此文章不適合沒有想要改變的人閱讀,不過要讀也不是不行(蛤);本文章毫無科學、理性、務實,僅為個人觀點及方法分享,有任何進一步需求請洽專業人士協助。本人不保證以下方法皆適用於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