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身體上的警訊與自癒之路

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身體上的警訊與自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時候可能覺得自己挺開心的,沒有什麼不愉快,但是這並不表示自己沒有憂鬱症,「憂鬱」是一種情緒,但是「憂鬱症」是一種病。

憂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它影響的不只是大腦,還會滲透到全身,讓身體變得疲憊、失控,甚至讓人覺得自己正在慢慢被掏空,甚至連一絲力氣都使不上來,身體會直觀的表現出無力。這些感受,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身體會自然而然的反映出你內心無形的壓力。

我自己曾經以為憂鬱症只會讓人變得情緒低落,直到親身經歷後,才發現它對身體的影響比我想像得更深遠。今天,我想從自己的經驗出發,談談憂鬱症如何影響身體,並分享一些讓自己逐步好轉的方法,希望能讓有相同經歷的人感到被理解,也能找到一些方向。



1. 睡不飽的疲勞感:每天都像沒睡夠

📌 影響:即使睡足八小時,醒來仍然感覺極度疲憊,甚至比沒睡更累。

憂鬱症影響睡眠的方式有很多種,有些人會失眠,翻來覆去睡不著;有些人則會變得嗜睡,一天睡十幾個小時還是覺得累。而我屬於後者,剛開始時,我發現自己變得異常疲倦,無論怎麼睡都覺得累,甚至午睡變成必要的生存方式。有時候,我會睡十幾個小時,但醒來後卻依然感覺身體沉重,腦袋昏昏沉沉,像是沒睡過一樣。


💡 我是怎麼調整的?

建立睡眠儀式:睡前放鬆,我會在睡前兩個小時泡腳,然後聽輕音樂,讓身體慢慢進入睡眠模式。

固定作息:即使很難,還是嘗試每天同一時間上床、起床,讓生理時鐘不再混亂。

避免賴床:就算醒來還是很累,也逼自己起來,讓身體適應白天該清醒、晚上該睡覺的節奏。


2. 食慾的極端變化:從厭食到暴食

📌 影響:有時候完全沒有食慾,幾乎忘了吃飯;有時候則會暴飲暴食,無法控制進食。

以前,我是個對食物還算有興趣的人,但在憂鬱的時期,我發現自己對食物失去了興趣。有一段時間,我吃不下任何東西,哪怕只是聞到食物的味道,都會覺得反胃。有時候一天只吃一兩口東西,體重直線下降,整個人變得虛弱。

但更糟糕的是,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我的身體會突然失控,開始暴飲暴食。我曾經一天內吃掉一整盒蛋糕、兩包洋芋片、一桶炸雞,甚至是自己根本不愛吃的食物。我明知道吃太多會不舒服,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停下來。


💡 我是怎麼調整的?

規律飲食:就算沒有胃口,也逼自己定時吃點東西,哪怕只是一點點粥或湯。

遠離過度加工食品:當食慾變得極端時,我盡量選擇營養均衡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後更焦慮。

細嚼慢嚥:當暴食的衝動來臨時,我試著放慢吃飯速度,讓自己有時間意識到「我其實已經吃飽了」。


3. 身體的疼痛與異常反應

📌 影響:頭痛、胃痛、胸悶、肌肉酸痛等,甚至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的問題。

有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在經歷莫名其妙的身體不適。有時候是偏頭痛,痛到讓人無法思考;有時候是胃痛,即使沒吃刺激性食物,胃還是會隱隱作痛。最可怕的是胸悶,有幾次嚴重到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心臟病發,但去醫院檢查卻一切正常,醫生只說:「應該是壓力引起的。」


💡 我是怎麼調整的?

放鬆肌肉:用按摩或泡澡舒緩因壓力過大導致的肌肉緊繃。

調整呼吸:當胸悶時,練習深呼吸,讓身體從緊繃狀態慢慢放鬆。

補充營養:增加維生素B群、鎂等營養素,幫助神經與肌肉放鬆。


4. 免疫力下降,身體變得脆弱

📌 影響:容易感冒、傷口癒合變慢,甚至出現皮膚問題。

在憂鬱症的影響下,我的免疫系統變得極差。原本很少生病的我,開始三天兩頭感冒,喉嚨發炎、鼻塞、發燒成了家常便飯,還因為感冒被診斷出低血壓甚至可能有癲癇,而且家裡沒有一個有癲癇的遺傳史。以前我雖然是早產兒但是還算是個健康寶寶,健康到會把健保卡弄丟好幾年都沒有發現。最讓我驚訝的是,連小傷口都要好幾天甚至一兩週才會癒合,皮膚還會出現紅疹或乾裂,我一整年每天睡覺的時候會莫名的皮膚癢,不管擦多少乳液就是會乾癢,永遠都不夠。這些問題讓我意識到,長期的心理壓力真的會讓身體變得脆弱。


💡 我是怎麼調整的?

補充維生素C、鋅:幫助免疫系統恢復,減少生病的頻率。

適度運動:我開始去上舞蹈課,每天都會練習一小段每周教過的課程,盡量讓自己不要待在床上。

增加陽光曝曬:陽光可以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很重要。我會每天站在陽台曬太陽,像我陽台的植物一樣,我一邊鼓搗植物跟植物一起做光合作用。



最後的話:慢慢來,別逼自己

憂鬱症對身體的影響是真實存在的,但我們可以一點一點地調整,不需要一下子做到完美。如果你也在經歷這一切,請記住,你並不孤單,這條路雖然漫長,但我們都值得變得更好。如果真的沒地方可以發洩,也可以Mail給我,當作一個樹洞。

🌿 你願意給自己一個機會,試著照顧自己嗎?



avatar-img
西卡RE。LIFE人生筆記
28會員
45內容數
我是一個SOHO的平面設計師,INFJ人,紀錄生活點滴,看過的好書分享,希望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在日常偶爾會陷入迷茫的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人一同分享。 cjessie1128@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日程表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旅行也不例外。精心策劃的行程,卻往往變成了為了打卡而奔波。而慢旅遊,就像生活中的深呼吸,讓我們停下腳步,真正去感受一段旅程的美好。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被各種事務牽絆,忘記了如何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當壓力和疲憊籠罩著我們時,擁抱大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解藥。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自然,體驗慢活的魅力,找到內心的平靜。
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逐漸成為一種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這種運動提倡人們放慢進食速度,享受每一口食物的美味,並重新建立與食物的聯繫。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上次介紹了【什麼是慢活?探討這種生活哲學的核心理念】,那麼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怎麼開始,我個人現在也在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在我想重啟人生的這個想法下,最應該改變的是我目前的思考模式。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慢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慢活並不是懶散,而是一種更加有意識、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它強調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被日程表壓得喘不過氣,甚至連旅行也不例外。精心策劃的行程,卻往往變成了為了打卡而奔波。而慢旅遊,就像生活中的深呼吸,讓我們停下腳步,真正去感受一段旅程的美好。
我們經常被催促著要更快、更高效地完成每件事。然而,這種忙碌的生活節奏真的適合每個人嗎?對我來說,慢活才是找到內心平靜和持續成長的關鍵。 重新定義成功 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要追求成功,要出人頭地。然而,當我開始放慢腳步,仔細思考什麼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重要時,我發現成功並不僅僅是職業上的成就或財務上
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往往被各種事務牽絆,忘記了如何放慢腳步,享受片刻的寧靜。當壓力和疲憊籠罩著我們時,擁抱大自然或許是最好的解藥。這篇文章將帶你走進自然,體驗慢活的魅力,找到內心的平靜。
慢食運動(Slow Food Movement)逐漸成為一種受到追捧的生活方式。這種運動提倡人們放慢進食速度,享受每一口食物的美味,並重新建立與食物的聯繫。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上次介紹了【什麼是慢活?探討這種生活哲學的核心理念】,那麼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怎麼開始,我個人現在也在慢慢的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在我想重啟人生的這個想法下,最應該改變的是我目前的思考模式。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慢活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追求。慢活並不是懶散,而是一種更加有意識、有品質的生活方式。它強調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