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學會愛?——從童年的遊戲到關係的建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多年前,我在學義大利語時,與義大利人談論起愛的話題。作為一個浪漫至上的民族,他們對愛的看法深植於文化之中。當我用簡單的詞彙表達「愛是可以學習的」時,我的義大利老師難以置信地搖著頭,彷彿波浪鼓一般,生動地展示了義大利人如何用豐富的肢體語言表達立場與情感。

這讓我感到意外,因為我一直認同心理學家弗洛姆的觀點,認為愛是一種可以學習的能力。然而,義大利老師的反應卻讓我意識到,或許他的觀點才真正代表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人們普遍認為愛是一種自然而然的情感,而非需要學習的能力。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一書中開篇即指出:“愛是一種活動,不是一種被動的感情。它是『屹立於』而不是『墜入』。” 若愛是一門藝術,那麼它就需要知識與努力,正如任何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必須透過學習與實踐來掌握。

在我與兩個孩子的相處中,我深刻地體會到這一點。愛的學習從童年便已開始——孩子透過遊戲、衝突與修復,探索愛的界線,學習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

童年的「殺人遊戲」

最近,我的兩個孩子特別喜歡玩「殺人遊戲」。這個詞聽起來駭人,但他們並不是真的想傷害對方,而是在練習權力與關係的掌控。

我想起小時候,每當電視上出現親吻畫面時,父母總會急忙摀住我的眼睛說:「羞羞,不要看!」然而,這種禁止反而讓我產生困惑。父母的態度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知道有些東西需要迴避。然而,我到底應該迴避什麼?這種迴避的意義又是什麼?這一切都未曾被解釋清楚。

孩子的「殺人遊戲」也可能帶來類似的情境——當父母急於阻止時,卻無法清楚解釋到底哪裡不對勁了。

孩子們通常不會從行為的現實意義去理解,而是透過模仿與探索來感受世界。

這種遊戲並不代表他們對死亡和傷害有所認知,而是象徵著他們對力量與權力的試探。他們不是真的想消滅對方,而是在尋找一種讓自己感覺強大、能夠影響世界的方式。這是愛的反面嗎?並不是。他們的樂趣來自於掌控與互動,而這也是愛的基本要素之一——希望與他人建立連結,並產生影響。

衝突中的學習

在孩子的世界裡,「殺人」只是個遊戲,代表著強者與弱者的角色扮演。但在這個遊戲中,他們也在學習:

  • 關係的動態:兄妹吵架的本質往往是「愛而不得」,一方渴望對方的陪伴或認可,卻遭到拒絕。
  • 愛與力量的關係:當對方拒絕自己時,該如何處理失落與情緒?
  • 關係的消亡與修復:即使吵架說「不跟你玩了」,不久後又會重新和好。

這些經歷,實際上就是愛的能力的初步發展

我們往往認為愛是一種單純的情感,但事實上,它需要透過互動、挫折與修復來逐漸成熟。當孩子在遊戲中探索關係時,他們也在無意識間學習愛的界限與表達方式,而這正是我們每個人愛的起點。

愛是與生俱來的慾望,同時也是需要後天學習的藝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策略敘事坊
12會員
73內容數
🖋️ 策略敘事|敘事技巧與品牌經營,累積數位資產,拓展影響版圖。 💪 柔性力量|自我成長與個人突破,培養內在韌性,走出力量之路。 🧠 思想筆記|書籍評論與觀點反思,穿透日常表象,尋找深度啟發。 在這裡,我們透過策略寫作探索財務自由,練習柔性力量,反思成長路徑,開展一場從寫作開始的自由練習。
策略敘事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對你來說,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你的答案偏向哪一邊,我們都會發現,現實中的壓力經驗往往難以被簡單地歸類為「好」或「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推動我們成長;也有些,則漸漸壓垮我們。 因此,壓力不必然有益,也不一定有害。它更像是一種能量,關鍵在於理解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回應它。
Thumbnail
2025/04/16
對你來說,壓力是好事還是壞事? 無論你的答案偏向哪一邊,我們都會發現,現實中的壓力經驗往往難以被簡單地歸類為「好」或「壞」。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壓力推動我們成長;也有些,則漸漸壓垮我們。 因此,壓力不必然有益,也不一定有害。它更像是一種能量,關鍵在於理解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生活,以及我們如何回應它。
Thumbnail
2025/04/09
現代人常陷入「內耗」困境,耗盡心力卻看不到出口。本文提出「投資心態」作為解方:在投入前先評估風險與價值,將付出視為長期布局,避免短期失敗導致全盤皆輸。這不只是理財觀念,更是自我管理與人生經營的策略,幫助你在情緒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與穩健。
Thumbnail
2025/04/09
現代人常陷入「內耗」困境,耗盡心力卻看不到出口。本文提出「投資心態」作為解方:在投入前先評估風險與價值,將付出視為長期布局,避免短期失敗導致全盤皆輸。這不只是理財觀念,更是自我管理與人生經營的策略,幫助你在情緒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與穩健。
Thumbnail
2025/03/27
當親密關係開始失控,我們該如何察覺並保護自己?本文探討《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解析六種可能導致傷害的關係模式,如自我犧牲型、全面控制型、恨意爆表型等,並提供四個心理準備,幫助讀者建立界線與選擇權。當愛變成傷害時,公主也要學會屠龍,擁有真正的自由與安全感。
Thumbnail
2025/03/27
當親密關係開始失控,我們該如何察覺並保護自己?本文探討《在關係變成傷害之前》一書,解析六種可能導致傷害的關係模式,如自我犧牲型、全面控制型、恨意爆表型等,並提供四個心理準備,幫助讀者建立界線與選擇權。當愛變成傷害時,公主也要學會屠龍,擁有真正的自由與安全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關愛跟溝通的一篇文章,愛本身就是雙方的情感交流,那一定要經過好多的磨磨合合,愛的形狀才會被打磨出來~
Thumbnail
有關愛跟溝通的一篇文章,愛本身就是雙方的情感交流,那一定要經過好多的磨磨合合,愛的形狀才會被打磨出來~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透過心理學角度深入探討愛的定義、不同形式及其對個體和文化的影響,瞭解愛如何從多種層麵塑造我們的生活和心靈。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如果要寫愛情觀的話,要寫什麼呢?如何愛一個人?如何被愛最幸福?如何是不被愛呢?還是愛的是什麼樣的人?不愛的是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所有的難,都是一種對愛的提問。而我們難以靠自己找到答案,這就是為何我們需要夥伴,我們需要通過與他人的互動中去感受愛。 這就是人,在愛中執迷,又通過執迷了解真實的愛。
Thumbnail
愛在相處中產生,以及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建立聯繫: 愛的產生往往始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可能來自共同的興趣、價值觀、生活經歷,甚至是共同面對的挑戰。在相處中,人們逐漸建立起情感聯繫,這種聯繫是愛的基礎。 相互理解: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人們彼此之間的了解也會加深。了解對方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愛在相處中產生,以及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素。 建立聯繫: 愛的產生往往始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繫。這種聯繫可能來自共同的興趣、價值觀、生活經歷,甚至是共同面對的挑戰。在相處中,人們逐漸建立起情感聯繫,這種聯繫是愛的基礎。 相互理解: 隨著相處時間的增加,人們彼此之間的了解也會加深。了解對方的喜好、習慣、
Thumbnail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Thumbnail
了解愛,學習愛,實踐愛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無論是愛情還是親情,人與人的靠近都是一種愛與被愛的親密練習,如何表達愛、如何化解衝突、如何面對自己對於失去愛的恐懼,都是人們一輩子的課題。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Thumbnail
愛情教人癡迷、令人心醉;之後呢?多是自傷或彼此傷害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