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親戚提問好煩惱?善用「快思慢想」理論,輕鬆應對各種場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農曆新年剛過,意味著漫長的寒假也正式告一段落。是的,各位,新的學期要開始啦!

這段時間,你是不是也剛從親戚那滿懷熱情、甚至有點讓人喘不過氣的關懷中倖存下來了呢?每年這個時候,長輩們的靈魂拷問年年不變,那些熟悉的問題總是像節日裡綻放的煙火一樣,噼啪作響!

「有沒有交男女朋友?」

「接下來要繼續升學嗎?」

「以後想做什麼工作?」

聽到這些問題,你是選擇老老實實接受這一場又一場的身家調查,還是乾脆選擇默默微笑、已讀不回呢?

其實,這些瞬間決定要不要回答、怎麼回答的過程,背後反映的正是我們大腦的運作模式。

這也剛好就是今天要聊的重點!

就是有關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在他的暢銷書《快思慢想》中,所提出了一個經典理論:系統一 「快思」與系統二「慢想」。

「快思」與「慢想」

那麼,什麼是系統一與系統二呢?

我們先來聊聊系統一,這個模式就像是大腦的自動駕駛,它運作極為迅速,幾乎不需要我們花費任何心力去刻意思考,通常在熟悉的情境或習慣性的動作中自動啟動。

想像一下,當你趕著早八的課、快要遲到了,走到馬路口看到紅燈時,你會立刻停下來;又或者,當你看到桌上的香菜,不管它被認為有多麼健康,你幾乎是毫不猶豫地把它挑掉。

這些簡單的行為,都是系統一在默默運作。

舉個例子,當親戚問你:「你怎麼還沒畢業?」

你可能毫不猶豫地回上一句:「關你什麼事!」

這種快速反應,讓我們能夠在資訊不足或時間極其緊迫的情況下,迅速作出決定,但也正因這樣,很容易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解。

畢竟,系統一並不會仔細分析對方的語氣和用意,有時候會讓我們誤以為別人的話語暗藏挖苦,忽略了他們其實可能只是想要關心一下好久不見的晚輩的近況。

相較之下,系統二則是大腦的「深度處理中心」,它運作緩慢,需要投入大量的認知資源,適合處理複雜和需要仔細推理的問題。

就像是當教授來信詢問你:「為什麼還沒交報告?」的時候,你絕對不會直接回「還沒寫完!」,而是會反覆思索、編排一套比較合理的理由。

這就是我們大腦執行功能所發揮作用。

除此之外,系統二不只負責分析問題,也與延遲滿足息息相關,能幫助我們克制衝動,從長遠角度思考問題。它能讓我們避免被受情緒驅使,能夠做出更理性、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

再回到過年的現場,以親戚的連環提問為例,我們來看看系統一與系統二是如何實際運作、應對問題。在聚會當中,我們有時候必須迅速作出反應,有時候則需要深思熟慮。

問題就在於:到底什麼時候該果斷啟動系統一?又什麼時候又該全力使用系統二呢?如果選擇不當,很可能會引起誤會,甚至讓整個社交場合陷入尷尬的局面。

系統一與系統二的運作

系統一:快思

系統一的運作方式屬於直覺性、無意識且快速的,它最適合應用於那些不需要過度思考的情境。

比如當有人問你「你們那邊天氣如何?」或「有吃飽嗎?」這類簡單、低風險、低影響的問題,你只需要隨口回答就可以了。

但換個情境,當你在親戚家熱鬧的年夜飯桌上,舅舅突然拋出一句:

「你覺得舅舅做的這道紅燒魚怎麼樣?」

如果這個時候你選擇啟動系統二,腦中開始認真分析:

「這道菜的鹹度適中嗎?魚肉的口感如何?所以我說那個醬汁呢?」

那麼恐怕你還沒把思路理清,場面就已經陷入了詭異的沉默。這個時候,系統一即時給出來的反應「很好吃啊,魚肉很嫩!」才是最恰當的回應,不僅能使對方心情愉快,也能讓整個對話繼續順暢進行。

所以說,系統一的強項在於它的「啟發式思考」,這是一種依賴經驗法則、迅速作出判斷的方法。

這種方式讓我們即使在資訊不足、時間極短的情況下,也能做出足夠好的決策。雖然這些認知捷徑十分方便,但也可能導致「認知偏誤」,使我們僅僅選擇符合自己觀點的資訊,比如認定長輩對自己不懷好意,就覺得他的每個問題都是要讓自己難堪,而忽略了對方可能只是在尬聊,沒有特別的意思。

系統二:慢想

而系統二是一個慢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同時也需要集中注意力的運作模式。

試想想,還是那桌熱鬧的團圓飯桌上,氣氛正濃。

突然一位親戚問道:「你之後打算找什麼工作?」

這個時候,系統一可能會迅速反應,給出一句「還沒想到啦!」或者「還在努力啦!」

這樣的回答,看似迅捷且省事,但往往只能帶來短暫的效果,甚至讓別人覺得你有點敷衍。如果親戚的語氣讓你感覺不僅僅是隨口一問,那麼這時候就該讓系統二登場了。

你可以停頓幾秒鐘,給自己一個思考空間,先在心中評估對方的真正動機,是出於遵循傳統禮儀的關懷,還是真的想要挖苦快要畢業的你

接著,選擇一個既能保持過年氣氛又能維護自尊的回應方式。

如果你覺得這位親戚有些不懷好意,你可以幽默地回答說:

「我等一下拜拜的時候,擲茭問問看要投哪家公司好了!」

這樣不僅巧妙避開了尷尬,還能讓他人會心一笑,從而緩解現場的壓力。

但如果你發現對方是真心想了解你的現況,你可以給出禮貌且真誠的回答,比如說:

「我要準備考研究所,還沒有這麼快啦!」

「我也認為這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所以想再多考慮看看。」

這樣的回答不僅能展現你的從容與慎重,也能避免讓對話陷入尷尬之中。

框架效應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重要概念——「框架效應」。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同樣一個問題,因為不同的解讀方式,往往會引導出不同的反應。

比方說,如果你將親戚的提問視為一種逼問或挑戰,那麼系統一很可能會立刻給出一個充滿攻擊性的回答,因為當我們在社交互動中感受到壓力或不安的時候,大腦中的杏仁核往往會迅速啟動防禦反應,讓我們下意識地產生逃避或不耐煩的情緒。

然而,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看待這些敏感問題,就能夠通過認知重構,將這個問題重新解讀為一個開啟對話甚至展示幽默感的契機,那麼系統二便能幫助你選擇一個更有建設性的回答,讓整個互動變得更輕鬆自然,進而避免不必要的誤解與尷尬。

聚會提問應對小技巧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好奇,在面對親戚連環提問時,有哪些實用策略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運用系統二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下面我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小技巧:

第一,預先準備回應模板。

其實,在聚會前不妨先做些考古題,提前模擬一些常見問題的回答,讓你的大腦在無意識中建立起一套標準反應模式。這樣一來,每當親戚開口,你就能對答如流,迅速給出回應,也不會因臨場壓力而說出讓自己後悔的話。

第二,運用情境選擇策略。

你可以提前預判哪些話題容易引起尷尬,並主動設法轉移話題。比如在飯桌上,在親戚開口前,你可以先下手為強,主動提起自己最近學會的一道新菜,或者分享一次有趣的旅行經歷,以此來分散大家對你私生活的過度關注。

第三,自我調節與情緒管理也非常重要。

當你感覺情緒開始波動的時候,試著做幾次深呼吸,或是用喝水、夾菜這些小動作給自己爭取幾秒鐘的緩衝時間。這樣的自我調節機制,能夠有效防止因情緒失控而進一步引發尷尬的局面。

第四,面對敏感問題,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對方的意圖,將逼問轉化為關心的訊號。

只要你能夠利用認知重構降低自身的防禦反應,再配合幽默回應,就能使整個互動氛圍變得更加輕鬆自然。

總結

總的來說,我們的大腦確實就像一台雙核心處理器:系統一負責快速、直覺的反應,適合處理日常中那些不需要過多思考的小事;系統二則負責深入分析,適用於應對那些重要決策或需要謹慎處理的社交情境,以及任何涉及情緒管理的場合。

只要我們能夠靈活運用這兩種模式,不僅能在親戚連環提問中保持自在,更能進一步在各種社交場合中,展現出一種獨特且富有智慧的魅力。

下次過年,當親戚再一次拋出那些讓人哭笑不得的問題時,希望你能運用「快思慢想」的技巧,這不僅讓對話變得更加輕鬆自在,也讓自己在聚會中更加自信、從容。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哈囉!大家好,我是碩哥 Dr. André。沒錯!就是那個愛運動、愛分享、愛挑戰、愛踏出舒適圈的碩哥。 [[[一起討論,一起成長,一起交流]]] 歡迎你們來到我的頻道,記得幫我按讚訂閱分享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r. AND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蓋瑞.巧門的《愛之語》一書中提出的五種愛的語言:肯定語言、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行動和身體接觸,並說明如何運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愛,增進彼此的關係。
5/5愛之語
你有沒有發現,想專心做點正事時,腦袋裡那隻「分心獸」總是捣亂!滑個手機、整理書桌,甚至看個影片,就把一整個下午浪費掉了。別擔心!今天透過《最高專注力》,帶你了解什麼是專注的真正秘密。我們只需要一點小技巧,就能幫助馴獸師更好地控制這隻分心獸,讓專注力變成我們的超能力!
本文探討如何善用睡前時間提升學習效率,避免熬夜死背的壞習慣。重點介紹《不熬夜,不死背,睡前1分鐘驚人學習法》一書,分享透過睡前30分鐘建立知識框架和睡前1分鐘快速瀏覽重點的方法,並強調睡眠在鞏固記憶和激發靈感中的重要性。
大學生活中,挑戰與壓力總是讓人感到疲憊。本文以熱血動漫《排球少年!!》中日向翔陽為例,透過自我決定論、思維模式理論及希望理論三個心理學角度,分析其積極向上、永不放棄的精神,並鼓勵讀者在面對困境時,學習日向的堅毅與努力,成為自己人生的「小巨人」。
本文探討蓋瑞.巧門的《愛之語》一書中提出的五種愛的語言:肯定語言、精心時刻、接受禮物、服務行動和身體接觸,並說明如何運用這些語言來表達愛,增進彼此的關係。
5/5愛之語
你有沒有發現,想專心做點正事時,腦袋裡那隻「分心獸」總是捣亂!滑個手機、整理書桌,甚至看個影片,就把一整個下午浪費掉了。別擔心!今天透過《最高專注力》,帶你了解什麼是專注的真正秘密。我們只需要一點小技巧,就能幫助馴獸師更好地控制這隻分心獸,讓專注力變成我們的超能力!
本文探討如何善用睡前時間提升學習效率,避免熬夜死背的壞習慣。重點介紹《不熬夜,不死背,睡前1分鐘驚人學習法》一書,分享透過睡前30分鐘建立知識框架和睡前1分鐘快速瀏覽重點的方法,並強調睡眠在鞏固記憶和激發靈感中的重要性。
大學生活中,挑戰與壓力總是讓人感到疲憊。本文以熱血動漫《排球少年!!》中日向翔陽為例,透過自我決定論、思維模式理論及希望理論三個心理學角度,分析其積極向上、永不放棄的精神,並鼓勵讀者在面對困境時,學習日向的堅毅與努力,成為自己人生的「小巨人」。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立即解決。就像孩子學會把事情放在一邊然後再面對它們一樣,成年人也可以從類似的方法中受益。急於解決每個問題可能會適得其反。把事情放在一邊,冷靜下來,然後解決它們。這可以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更清晰的心態。
Thumbnail
突然想到一句話 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其實花3~5分鐘就可以解決,為什麼不去做呢?人生只有短短這一次。你想你老到可以回顧一生時,腦海那些沒做的事情、沒善待的人、沒說出口的話。都要拖欠到下輩子? 都說不是愛欠東西的人,卻要對自己背信? 人活著 拜這顆複雜的大腦 真的很煩~ ٩(✘д✘๑;)۶
Thumbnail
逐步升高急躁情緒不自知,只會讓你在生活裡覺得心情更煩躁。學會放慢腳步,慢慢去做事,感受每一件事給予你的美好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並提供了克服寫作拖延症的方法和找到靈感的技巧。 (5/23寫的 下面有紀錄,前後真的修改了好久🥲 )
Thumbnail
收活為什麼要慢?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找到內心的平靜,與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繫。 By ChatGPT
Thumbnail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壓的工作環境已成為常態。然而,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視,慢活(Slow Living)這一生活哲學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追捧。慢活並非單純的懶散或低效,而是一種更有意識、更關注質量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慢活的核心理念,並探討它對現代人生活的影響和意義。
Thumbnail
我不知道你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看到這篇文章 不過希望對你或多或少有點幫助。 即便你很努力了,你還是要保有一個認知, 別抱持過多的期待也別太強求。 讓人生的每分每秒,保持一種彈性, 並不是要你躺平,只是保有一分餘裕, 讓自己能夠更好的調整後續的處理。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農曆新年很快就過了 我們可以花點時間好好想想,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改變,成為更好的人 成為更注重健康的人: 少吃冰的甜的炸的少喝飲料的人 早睡早起的晨型人 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 成為更自律的人: 不玩手機遊戲的人 休閒追劇看電影只花適當時間的人 多花時
Thumbnail
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立即解決。就像孩子學會把事情放在一邊然後再面對它們一樣,成年人也可以從類似的方法中受益。急於解決每個問題可能會適得其反。把事情放在一邊,冷靜下來,然後解決它們。這可以帶來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更清晰的心態。
Thumbnail
突然想到一句話 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其實花3~5分鐘就可以解決,為什麼不去做呢?人生只有短短這一次。你想你老到可以回顧一生時,腦海那些沒做的事情、沒善待的人、沒說出口的話。都要拖欠到下輩子? 都說不是愛欠東西的人,卻要對自己背信? 人活著 拜這顆複雜的大腦 真的很煩~ ٩(✘д✘๑;)۶
Thumbnail
逐步升高急躁情緒不自知,只會讓你在生活裡覺得心情更煩躁。學會放慢腳步,慢慢去做事,感受每一件事給予你的美好感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平衡,並提供了克服寫作拖延症的方法和找到靈感的技巧。 (5/23寫的 下面有紀錄,前後真的修改了好久🥲 )
Thumbnail
收活為什麼要慢?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因為只有在慢下來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每一個瞬間,找到內心的平靜,與世界建立更深的聯繫。 By ChatGPT
Thumbnail
在這個節奏飛快的社會裡,我們常常被工作、生活的壓力搞得焦頭爛額。想要找到內心的平靜和生活的平衡,很多人開始關注兩個超實用的理念:慢活(Slow Living)和斷捨離(Decluttering)。這兩個方法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簡單、更有質感。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壓的工作環境已成為常態。然而,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視,慢活(Slow Living)這一生活哲學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追捧。慢活並非單純的懶散或低效,而是一種更有意識、更關注質量的生活方式。這篇文章將深入探討慢活的核心理念,並探討它對現代人生活的影響和意義。
Thumbnail
我不知道你是在什麼樣的時空背景下看到這篇文章 不過希望對你或多或少有點幫助。 即便你很努力了,你還是要保有一個認知, 別抱持過多的期待也別太強求。 讓人生的每分每秒,保持一種彈性, 並不是要你躺平,只是保有一分餘裕, 讓自己能夠更好的調整後續的處理。
Thumbnail
本書介紹一些觀念和心理學原理,幫助我們在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決定、利用情緒激發創意和提升心智表現…
Thumbnail
農曆新年很快就過了 我們可以花點時間好好想想,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然後從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改變,成為更好的人 成為更注重健康的人: 少吃冰的甜的炸的少喝飲料的人 早睡早起的晨型人 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 成為更自律的人: 不玩手機遊戲的人 休閒追劇看電影只花適當時間的人 多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