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藝術美感:從一歲到五歲的藝術啟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很多家長怕孩子弄髒衣服,

覺得年紀還小、拿筆還不穩,

畫畫這件事再等等吧?

但在我們家,畫畫從來不是「要教」的事情,

而是一種「探索世界的方式」

raw-image



🖍️ 一歲半開始,畫畫不是技能,是自由

梨仔大約1歲時,我就買了圓形的蠟筆給她玩

她還不太會握筆,也不懂什麼是構圖,

只知道把顏色塗在紙上,甚至塗在桌上、手上

她不會畫在框框裡?沒關係

我不糾正她,只會說:「哇~你用好多種顏色,好繽紛哦!」

這時期的畫畫,不是為了畫出什麼,

而是讓她感覺顏色掌握工具練習自由創造的感覺

🌈 材質的進化,也是感官的冒險

後來我們試了各種材料:

  • 雄獅巨無霸蠟筆
  • 刮刮畫、奶油膠
  • 安全剪刀、黏土
  • 固體水彩、絲滑可水洗蠟筆

這些不是教具,而是讓她在感官刺激中

慢慢發展出對「色彩」「線條」「細節」的認知。

她開始會說:「我今天畫的是彩虹冰淇淋,這邊是草莓口味的。」

這不是畫畫技巧,而是想像力開始萌芽的證據

raw-image


👶 妹妹加入,畫畫變成家人之間的交流

等到妹妹桃子一歲,我們給她試用絲滑可水洗蠟筆

那真的是育兒神器,

沾到手腳、衣服,甚至牆壁,都可以輕鬆洗掉!

從此,家裡多了一個「塗鴉雙人組」,

畫畫變成了姊妹倆的共同語言

raw-image


✨ 我們家的藝術啟蒙,只做對了這三件事:

  1. 給孩子各種材料去嘗試,而不是侷限畫什麼
  2. 肯定過程,不糾結成果,畫歪、畫亂都沒關係
  3. 讓畫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才藝課

我們不只靠畫畫刺激感官,

也透過閱讀、做月刊實驗、玩黏土,

用各種素材陪伴孩子理解「這世界可以怎麼被描繪」


🖼️ 梨仔三歲時畫的一幅畫,我一直留著

她畫了一隻會噴火的龍,旁邊有一堆會飛的東西

我問她:「這是什麼?」她說:「這是蒼蠅! 有很多蒼蠅在旁邊飛~」

剛好前一天我念了一本蒼蠅小子的繪本給她呢~

也許畫畫,就是孩子記住自己童年的方式。

raw-image


📚 延伸閱讀:讓孩子的創造力從各個角落冒出來!

想讓孩子更喜歡畫畫、動手做、自由表達?以下這幾篇文章會是很棒的延伸:

🔗 [從閱讀偏食到愛上科普:我們家的月刊閱讀之旅]

👉 除了畫畫,我們也透過親子共讀月刊,培養孩子對知識與世界的好奇心。這篇分享我們如何把「閱讀」變得好玩又有效!

🔗 [孩子反覆閱讀的5個心理與語言發展原因]

👉 孩子為什麼老是讀同一本書?從語言發展與心理需求出發,理解他們內心的安全感與重複機制。

🔗 [從話劇遊戲看孩子的語言、邏輯與心理成長]

👉 除了靜態的藝術,還有動態的創造力!這篇紀錄梨仔如何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展現驚人的語言與邏輯能力。

🔗 [情緒成熟,不會隨著年齡自動發生]

👉 孩子的創作與情緒表達密不可分,這篇文章告訴你:陪伴孩子理解、接納、再轉化情緒,比年齡更重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6會員
72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04/22
你曾聽過「阿德勒教養」與「正向教養」嗎? 很多父母初次接觸時,常會好奇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甚至以為它們是同一件事 其實,正向教養正是從阿德勒心理學延伸而來的具體教養方法,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兩者的關係與差異。
Thumbnail
2025/04/22
你曾聽過「阿德勒教養」與「正向教養」嗎? 很多父母初次接觸時,常會好奇這兩者有什麼不同,甚至以為它們是同一件事 其實,正向教養正是從阿德勒心理學延伸而來的具體教養方法,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搞懂兩者的關係與差異。
Thumbnail
2025/04/21
👀 教養的方式百百種,你是哪一種流派的爸媽呢? 其實桃梨媽咪是從打罵教育長大的 有了孩子後,我開始想:「如果能不一樣,會不會更好?」 這篇,我整理了 6 種常見的教養方式:從正向教養、阿德勒式教養,到情緒引導、自然後果教養… 🔍一起來看看,哪一種方式適合你現在的育兒狀況?
Thumbnail
2025/04/21
👀 教養的方式百百種,你是哪一種流派的爸媽呢? 其實桃梨媽咪是從打罵教育長大的 有了孩子後,我開始想:「如果能不一樣,會不會更好?」 這篇,我整理了 6 種常見的教養方式:從正向教養、阿德勒式教養,到情緒引導、自然後果教養… 🔍一起來看看,哪一種方式適合你現在的育兒狀況?
Thumbnail
2025/04/17
當育兒成了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你是否也曾懷疑:到底哪種方法才「對」?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被理解。 本文從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模式與正向教養出發, 用溫暖視角與實用觀點,陪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幫助你在愛與理性中,找到屬於你們家的教養路。
Thumbnail
2025/04/17
當育兒成了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你是否也曾懷疑:到底哪種方法才「對」? 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標準答案,而是被理解。 本文從阿德勒心理學、薩提爾模式與正向教養出發, 用溫暖視角與實用觀點,陪你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幫助你在愛與理性中,找到屬於你們家的教養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上繪畫課,感覺與藝術創作遙不可及。但是,繪畫對於大人與孩子來說,仍然可以是一個很好的形式來發展創造力和美感。這篇文章分享了一個關於繪畫和創意啟發的故事,並提供了一些建議,讓我們能夠從中看到每個人都擁有藝術細胞的潛能。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前些日子(孩子約三歲半),觀察到孩子的精細肌肉、思考邏輯和語言表達有了明顯的進步,似乎到了下一個成長階段。因此思考著陪伴她的日常中能多做些什麼? 幼兒教育上重要的三件事 把過往幾個學習過的教育派別複習一下掃過一次,它們在幼兒教育上有三個共通點:著重烹飪、藝術、自然或園藝。中式料理已經成為我們的日
Thumbnail
孩子們無論在晴天或雨天,都能在校園中發現新的驚喜,而我們也學習著從孩子的視角看見更多美好的事物。
Thumbnail
孩子們無論在晴天或雨天,都能在校園中發現新的驚喜,而我們也學習著從孩子的視角看見更多美好的事物。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後眼晴能對焦開始,就處在於一個「你不怕他不看,只擔心他看太多」的時代,視覺圖像之多、取得之容易是人類歷史中前所未見的。 孩子從小有些父母帶出去吃飯,就是放一台平板/手機在孩子面前,讓他不吵鬧。國小階段就讓孩子帶手機去學校,說好聽點是聯絡孩子方便,但現在與老師的群組一大堆、學校的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讓孩子學才藝,不是為了表演,也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抒發心情的管道、有更多看世界的方式。學習才藝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獨立選擇的權利,陪伴和鼓勵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讓孩子學才藝,不是為了表演,也不是為了誰,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抒發心情的管道、有更多看世界的方式。學習才藝的過程應該是快樂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獨立選擇的權利,陪伴和鼓勵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成長。
Thumbnail
賴上藝術班,於本是開給大人上的課。 20年前,其實都是教孩子創作,停了一段時間之後, 應大人要求,就繼續延續了藝術教學,但只教大人。 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什麼,悄悄潛入大小孩。 就這樣吧~ 賴上藝術班,意謂著是生活中難免賴著一件事情, 要賴著賴著就賴上了藝術,這樣也很好呀~ 這是一個每周
Thumbnail
賴上藝術班,於本是開給大人上的課。 20年前,其實都是教孩子創作,停了一段時間之後, 應大人要求,就繼續延續了藝術教學,但只教大人。 一段時間後,不知為什麼,悄悄潛入大小孩。 就這樣吧~ 賴上藝術班,意謂著是生活中難免賴著一件事情, 要賴著賴著就賴上了藝術,這樣也很好呀~ 這是一個每周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要求孩子寫好字」是一回事,讓孩子能夠懂得大人寫字的美感,又是另外一回事。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教導孩子遵守規則 5歲的孩子已經具有自我意識,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因此,父母親要適當地教導孩子遵守規則,並讓孩子在愛的環境中得到支持並不斷地探索世界成長。 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尊重別人的想法和感受,並培養同理心和合作能力 5歲的孩子也開始發展社會行為,需要學習如何與他人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