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蕭條暗湧,咖啡廳裡的嘆息

這是Leah在每次聚會時最怕被問到的問題。Leah是一家中小型企業的創辦人,主營手工零件代工;過去雖然市場競爭激烈,但因為她本身是技術專長出身,手工細節品質做得好,所以仍能維持一群長期客戶。然而,整體市場正面臨一波蕭條:國際景氣放緩、原物料成本上漲、顧客持續砍價讓她利潤不斷壓縮,產能時常閒置。
某個陰雨綿綿的週日下午,Leah在一間咖啡廳裡嘆著氣,手裡攪拌咖啡卻毫無胃口。店門一開,Leah的老朋友「Alan」精神抖擻地走進來。Alan並不只是普通好友,更像是Leah的「導師」。不管遇到什麼麻煩,Alan總是有無窮點子替她出謀劃策。
「怎麼啦?」Alan一坐下,就看出Leah鬱鬱寡歡。
「唉……市場好像進入寒冬期了。我的訂單大幅縮水,現金流周轉吃緊。以前就憑技術能活,可現在好像不太靈……」Leah皺著眉,怨嘆自己被迫面對經營危機。
Alan微微一笑:「你上回跟我提,雖然你技術不錯,但你公司似乎缺乏一個系統性的方法。要不要來試試用 CEO 視角看問題?就像有人說,『經營不是只靠專業,而是要懂得方法跟工具』嘛。只靠技術當然很重要,但市場勢頭下滑時,你更需要策略地圖、整合行銷、甚至考慮短鏈革命之類的做法。」
Leah點頭:「可是我沒什麼管理概念啊,只懂生產技術。以前還賺得到錢,但現在……」
Alan聳聳肩:「別急,咱們慢慢來。我們先把你的情況攤開來分析,再用 PDCA—也就是 Plan(計畫)、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行動)—來一步步面對這場危機。」
第二章:問題分析——市場蕭條與內部管理的隱憂

Alan從隨身袋子裡抽出一個筆記本,上頭密密麻麻寫滿他整理的概念。
「來,Leah,我們先理清你現在遇到的問題有哪些,然後用一個有條理的方法寫下來。」
Leah苦笑,掏出記錄訂單的表格:「好,那就先說外部問題吧:」
- 外部市場蕭條:大環境下單意願降低,客戶預算緊縮。
- 價格競爭激烈:客戶持續殺價,行業內對手壓低利潤。
- 原物料費用上漲:國際原物料行情漲,卻無法轉嫁成本。
接著兩人再看向內部:
- 過度依賴老客戶:Leah的老客戶約佔營業額七成,少了他們,業績瞬間雪崩。
- 行銷思維不足:雖然Leah很懂技術,但從沒系統地做過整合行銷,品牌沒有建立起來。
- 缺乏中長期規劃:Leah每天忙著解決訂單、催料、處理生產細節,對未來 3 年、5 年甚至 10 年沒有明確策略地圖。
- 組織人員緊縮:面對市場不景氣,Leah一緊張就想裁員,但又怕留下來的員工沒有好的激勵方式,導致士氣低落。
Alan拍了拍桌子:「不錯,先把問題羅列清楚。你看,你既然知道單靠專業技能撐不住,那咱們就要有計畫、有策略地著手。」
Leah苦笑:「可是我就是一個技術人,忽然要我做什麼市場行銷、短鏈革命……感覺太複雜了。」
「來,先別慌。我們拿 PDCA 來分幾個階段。要做計畫(Plan)之前,我給你介紹幾個非常關鍵的觀念。」
第三章:Alan的寶典——策略地圖、整合行銷、三部曲、短鏈革命

Alan翻開筆記本,頁面上列了幾大重點:
- 策略地圖
「你需要一個 3 年、5 年、10 年的藍圖,也就是說,你打算把公司帶往哪裡?短期你能怎麼調整?中期要如何擴大生產線或客戶群?長期呢,或許可以考慮海外市場或者跨界合作。這就是為什麼要有『策略地圖』,把願景分階段列出來。」 - 整合行銷(IMC)
「以前你只會靠口耳相傳、朋友介紹老客戶,可是市場萎縮,單靠技術口碑有限。試想:如果你能把產品價值凸顯、品牌形象樹立、跟通路或其他產業結合,甚至在網路上製作影片或文章去分享手工零件的特點,這就是『整合行銷』。不是只有打廣告,而是透過一連串的活動、客群溝通,把產品價值放大,也同時吸引新客戶。」 - 三部曲:轉念、轉變、轉型
「市場很糟,先得讓自己大腦換個頻道,別再埋頭苦幹、抱怨經濟不景氣。這叫『轉念』。念頭一轉,你的做法才會跟著改變,這是『轉變』。轉變到一定程度,你可以重新定位甚至跨界跟別人合作,整個公司等於重生,這就是『轉型』。三步曲少一步都不行。」 - 短鏈革命與國際化
「我知道你現在只在國內接單,可是市場一旦萎縮,你何不想辦法尋求外國客戶?若能與海外合作廠商簽訂半成品輸出,在當地做最終組裝,就可以節省關稅、人力成本,也能快速交貨,這就是所謂的『短鏈革命』。不要以為一定要大公司才搞得起,你只要找對夥伴,哪怕在東南亞先設個組裝據點,都有機會走出新的市場。」 - 同心圓理論
「什麼意思?就是不要只賣一樣產品,做產品延伸。你的技術核心是細緻手工,能不能延伸到相近領域?比如汽車改裝零件?或者家庭手工器具?再外圍一層,也許可以合作某個創意市集一起賣?同心圓一圈圈擴大。別鎖死在原來的客戶需求。」 - 分權管理
「你太習慣凡事親力親為。說實在話,你下面的人可能也想表現,但你什麼都抓著,導致他們沒辦法分擔或創新。若能用責任中心制,或內部創業制,給他們一點獎金分成,或業績分潤,激起他們的鬥志,也免得你自己天天焦頭爛額。」
Leah邊聽邊筆記:「原來經營有這麼多學問……」
Alan笑:「是啊,CEO 視角就是要用這套大的框架看整盤棋,而不是一直把自己鎖在『我就是個手藝人』的舊模式裡。」
第四章:Plan——PDCA 的第一步,規劃危機解方

「我們先從 P,也就是 Plan(計畫)階段下手,幫你設計一個路線圖。」Alan提議。
- 重新定位與客群
- 短期 3 個月目標:鞏固老客戶關係,並且與現有客戶進行更深度合作,看看能否做「附加價值」的延伸,如包裝代工、售後維修等,讓他們願意增加下單金額。
- 中期 1~3 年:嘗試擴大客源,研究哪些產業或客戶群對「精細手工零件」有需求。開始進行「品牌形象」的行銷佈局。
- 長期 5~10 年:評估到國外設立組裝據點。若真的國際環境仍舊蕭條,可以跨界合作,做同心圓延伸。
- 建立整合行銷方案
- 網路曝光:建立官方網站、拍攝短影片在社群平臺上傳,介紹高品質工藝與應用範圍。
- 線下活動:參加產業展覽或創意市集,讓終端客戶有機會看到產品。
- 跨品牌合作:尋求設計師或相關領域的夥伴,推出聯名款手工零件。
- 引進分權管理
- 組織改造:把舊有的 5 人小組升格為一個「事業部」,讓主管可自行談訂單、制定簡單的獎金方案。
- 責任中心制:訂定每月目標營收,超出部分依比例抽成;讓這些經理人各自發揮。
- 顧客體驗與成本控管
- 短鏈革命雛形:先嘗試與境外某個合作方談合作,若交易量夠,再研究在當地設小型組裝區。
- 成本優化:從供應鏈、原物料談判與庫存管理下手,抱持「如果沒法加價,就只好省成本」思維。
Leah看著Alan洋洋灑灑的規劃,心裡還是直發虛:「這麼多計畫,我做得來嗎?」
Alan哈哈一笑:「這只是 Plan。接下來我們要 Do(執行)。方法要活用,一步步來就好。」
第五章:Do——開始執行,化概念為行動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裡,Leah帶著她的團隊展開行動。
- 內部會議啟動
- Leah召集所有員工開了一次大會,「各位,不要覺得市場蕭條,就只能坐著等死。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嘗試新方法!」
- 她宣佈成立「A事業部」「B事業部」兩個單位。A 事業部專注開發汽車改裝零件的市場,B 事業部嘗試與家庭 DIY 手作市集合作。
- 薪酬方式改成基本薪水+專案獎金,不再只有死薪水。
- 整合行銷初體驗
- 為了強化行銷,Leah從朋友圈找到一位懂拍攝的朋友,錄製短短的工廠作業影片,上傳到社群。沒想到得到不錯的關注,甚至還被幾個改裝社團分享。
- 她們也開始策畫參加一場「創意設計展」,帶著小巧精緻的手工零件直接面對消費者,並現場示範操作。
- 與老客戶談合作升級
- Leah挨家挨戶去拜訪老客戶,進一步詢問他們還有什麼痛點。有人提到想做「零件維修與包裝合併」,有人想開發新材料但沒有技術。Leah都一一記下,準備「客製化增值服務」。
- 雖然還在初步嘗試,但有幾家老客戶看到Leah這麼積極,也願意給她多一點訂單。
- 海外連線小試
- Leah透過網路,找到一家東南亞創投團隊對手工零件有興趣,雙方預約進行線上會議。雖然最後還未簽約,但至少跨出了一小步。
整個執行過程中,Leah時常累到淩晨兩三點才睡,畢竟從沒有過這麼大規模的「經營管理」行動。但她每隔幾天就會打電話給Alan更新進度,避免自己又栽進老習慣「埋頭苦幹」。
第六章:Check——檢視成果,發現問題

大約三個月後,Leah在事務所裡進行階段性盤點。Alan特地上門,一邊喝著Leah泡的黑咖啡,一邊聆聽結果。
「好,說說看,你最近成果如何?」Alan問。
「嗯……好消息是,整合行銷確實讓我們接到新客戶,大概多了 10% 的訂單量。可惜的是,一開始我對網路行銷並不熟悉,拍的影片不夠吸睛,更多人只看了就走,也沒真的下單。但是至少讓別人知道我們的存在。」Leah攤開報表,「老客戶那邊,兩家願意追加訂單,一家想讓我們包裝代工,利潤雖然不算大,但總算有另類收入。」
「事業部的狀況呢?」
「A 事業部熱情很高,可是對汽車改裝市場需要更多研究;B 事業部剛開始跟家庭 DIY 市集合作,但目前還沒看出顯著獲利。還有,我自己忙著搞行銷跟外國對接,對內部生產品控有些顧不到,好在員工還算盡職。」
Alan微笑:「這就是 Check 的階段嘛,難免會遇到瓶頸。不過,至少我們看到有些地方成功,有些地方需要微調。」,
Leah感嘆:「做起來才知道啊,『轉念、轉變、轉型』,說起來很帥,但每個細節都要磨!」
Alan安慰她:「做得好。你看,你已經帶領公司踏出第一步了。接下來就要進入『Action(行動修正)』階段,針對這些問題去調整。」
第七章:Action——動作升級,將 PDCA 持續反覆運算

在總結了 Check 階段的發現後,Leah和Alan及團隊再次針對問題進行調整:
- 深化整合行銷
- 請專業行銷顧問幫忙優化短片,增加視覺效果與故事性,而非只拍「工廠生產線」。
- 同時準備在社群平臺上持續更新產品知識、DIY 教學影片,讓大家感到有趣、生活化。
- 優化組織與激勵
- A 事業部須進一步研究汽車改裝產業趨勢,甚至可以參加汽車改裝大會。
- B 事業部則試著在家庭市集擺攤時,拍照片、蒐集客群反饋,並且調整產品類型。
- 增加一條「任務獎金」:若事業部在一個月內開發成功新客戶,依金額抽成。
- 短鏈革命前的佈局
- 繼續跟東南亞合作方保持聯繫,考慮先做少量出口與代工,再評估是否值得在當地設小型組裝廠。
- 若國內生產能量不足,可以考慮與他人合作聯合生產,使交期保持彈性。
- 深化客戶附加價值
- 幫老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從包裝、維修、後續安裝課程都能處理,並反饋給客戶新的解決方案。這樣的組合,或許能提升客戶忠誠度與單價。
這次的調整改造之後,Leah抱著更積極的態度持續進行 PDCA 循環。
第八章:幽默時刻——Alan的結語

某天深夜,Leah忙完一天的行程,爬上床想要好好睡覺。正要關燈之際,手機突然響起。
「喂,Leah啊,最近如何?」是Alan的聲音。
「唉唷,大半夜你不睡嗎?」Leah打著呵欠。
「我可擔心你被壓力壓得睡不著,先問候一下。你知道嗎,我今天聽到某個朋友提到你在展覽會上的攤位人潮還不錯耶,大家都說你的手工零件很厲害。那個朋友還打算跟你洽談。」Alan笑聲洪亮。
「真的?」Leah原本瞌睡的眼神馬上清醒,「早知道就該給你多準備幾張宣傳單了。」
「沒關係,趁這波勢頭,繼續衝。我相信只要你持續用 CEO 視角帶隊,運用那些方法:策略地圖、整合行銷、同心圓延伸、短鏈革命、分權管理,都能讓你穿越這次市場蕭條。」Alan頓了一下,又補充:「記住三部曲:轉念、轉變、轉型,還有 PDCA,不斷地反覆運算優化。」
Leah掛上電話,盯著天花板輕笑。幾個月前,她都快被市場寒流打趴,如今雖然還不能說一帆風順,但至少方向明確、心中有譜,也看到了新的機會。
「專業技術雖然是根本,但懂得用方法、用工具才是關鍵。沒想到我一個小小的手藝人,居然開始有了 CEO 思考模式。」Leah暗暗想到。
第九章:尾聲——分享給讀者的啟示

Leah這家中小企業,當初深陷市場蕭條危機,只靠專業技術度日,隨著外部壓力越來越大,她幾乎到了絕望的邊緣。幸好,她透過Alan的幫忙,理解到必須用「CEO 的視野」來制定整套策略:
- 策略地圖(短中長期目標):不再只看眼前,而是思考 3 年、5 年、10 年要怎麼走。
- 整合行銷與品牌形象:不只靠老客戶,也不只打價格戰,而是建立品牌並找新市場。
- 三部曲:轉念、轉變、轉型:先改變思維,再改造做法,最後跳到更高層次。
- 短鏈革命 + 國際化視角:多思考海外合作與就近供貨模式。
- 同心圓理論:延伸核心產品周邊,增加營收來源。
- 分權管理:給員工或團隊更多授權與利潤分配,激勵創造力與執行力。
- PDCA:以四階段循環管理(Plan、Do、Check、Action)來不斷修正與成長。
讀到這裡,你或許也正在經歷類似的市場寒冬,或者自己的專業被降價競爭逼到牆角。記住,埋頭苦幹不再是保證方法,你需要的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也就是更高格局—用 CEO 視角審視全域。當你搞清楚中長期策略、懂得與他人共好共用,再加上適時引進國際思維或組織創新,你的企業也能在看似黯淡的環境裡,突圍而出。
就像Leah不再只是個純技術者,而是懂得運用「方法」的人。這就是從「轉念」到「轉型」的威力。畢竟,「沒有翻轉思維,一切行動都只是原地空轉」;一旦你跨出了第一步,就能滾動 PDCA,「讓行動變成結果、讓結果持續成長」。
歡迎你也在人生或事業中,用這樣的思維來一次全方位的提升。不論大環境如何起伏,最要緊的是你的心態與方法,「莫忘了那句話:經營不是只靠專業,而是需要方法與工具。」只要掌握好這些要領,哪怕市場蕭條,也能闖出新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