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真的數學比較差?教育者的性別刻板印象,正在扼殺公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這類文章,都會遇到那種要來戰文理組有性別天分之差的網友,所以我要先開前提:不要拿統計數據作為解釋天分的依據,那是錯誤的數據分析方式。

事發經過:台南魏宏泰物理實體班僅限男學生

2025年的今天,很遺憾還能在threads上面看到高中女學生發文求助尋找物理補習班。

根據他的說法,補習班的實體課程只有招收男生,女學生一律都只有線上課程能選擇,這位同學問了補習班原因、嘗試爭取如果有未置可否釋出給他,卻得到了「過去經驗女學生經常從實體班轉為線上」,被認位女生有跟不上的可能性,因此無論實體班是否額滿,都不會收他。

事實上,性別偏見的教育頻頻發生

這讓我們不經回顧,去年台中的另一位自稱補教名師的劉軒,就在threads上發過一篇文:


「國三理化,算是「大魔王」的單元

直線運動+牛頓三大+槓桿原理

孩子能拿92分,而且是女生!

真是不簡單,值得了」


以上的論述像不像今年的高雄女中校長為了說明「為什麼今年雄女沒有人滿級分?」的那一句:

「原本女生的數學相對於男生就稍弱一些」



從偏見到歧視:當教育者的刻板印象成為阻礙

「性別差異」往往是被誇大的刻板印象,而非基於個體能力的事實。當教育者用「女生數學比較弱」、「理科是男生的強項」這類偏見作為藉口,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公,也讓被貼標籤的學生失去公平競爭的機會。

相信語言的力量。

我們說的話可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一句偏見甚至歧視的話語,不只傷害個體的自信,更可能在無形中強化社會對性別角色的錯誤認知。

尤其是教育者的一句話,不只是情緒性的評價,而是一種權威的宣示。當他們將偏見包裝成理所當然的事實,就等於在學生心中種下了一顆「你不夠好因為你的性別」的種子,讓他們懷疑自己的能力、加深對自我性別的刻板印象,並在未來選擇放棄那些本來可以追尋的夢想與機會。

容忍性別差異的藉口,就是在讓不公平成為教育體系的一部分。而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看見自己的可能性,而不是在他們踏入教室前就決定誰可以走多遠。

重新思考:公平教育的重要性

很遺憾,前幾天看到台南魏宏泰物理事件的當事人,至今還在為自己尋找一個合適的補習班;而台中那位自稱名師的劉軒理化,在刪除原本帶有性別偏見的貼文後,補發了一篇「干性別什麼事」的文,將問題簡化、切割;至於雄女校長,事件後的反應則悄無聲息。

然而,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某個老師的貼文、某間補習班的招生規則,而是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為什麼在教育裡,公平與機會依然不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教育者也能把性別偏見當成理所當然而不自覺?我們真的要這樣的教育嗎?



後記:

我是阿塊。

這件事令我感受很深刻正是因為我的求學過程中沒有遇過「因為你是女生,所以你可以比較差」的說法,所以我非常詫異、也為他們打抱不平。我不希望下一個世代比我的年代還要倒退,那會很可笑。

能力與性別沒有關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反正是阿塊寫的
27會員
52內容數
一個生在地球上人類的murmur。
反正是阿塊寫的的其他內容
2025/04/13
我想過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 大概只是因為我身為一個生理女性,又只跟生理男性在一起過。 但是,性向不是取決於雙方的性別認同嗎? 從某個時刻開始,我開始陷入疑惑,無聊的人會找點事情困擾自己,然後再認真的跑去問別人:你,真的確定你是異性戀嗎?會不會只是誤會?
Thumbnail
2025/04/13
我想過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是異性戀的原因: 大概只是因為我身為一個生理女性,又只跟生理男性在一起過。 但是,性向不是取決於雙方的性別認同嗎? 從某個時刻開始,我開始陷入疑惑,無聊的人會找點事情困擾自己,然後再認真的跑去問別人:你,真的確定你是異性戀嗎?會不會只是誤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是否知道,根據香港教育局的統計,每年有超過50%的中學生在DSE物理考試中遇到困難?物理作為一門涵蓋廣泛且深奧的科目,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選擇一個合適的物理補習班,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以下是5個在香港最受推薦的物理補習班,讓你輕鬆應對物理挑戰。 1. 高軒教育補習社
Thumbnail
你是否知道,根據香港教育局的統計,每年有超過50%的中學生在DSE物理考試中遇到困難?物理作為一門涵蓋廣泛且深奧的科目,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大挑戰。選擇一個合適的物理補習班,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試成績。以下是5個在香港最受推薦的物理補習班,讓你輕鬆應對物理挑戰。 1. 高軒教育補習社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最近台大經濟系的招生調整嗎?首度採計物理成績,來應對專業領域裡複雜的計算。但難道數學、物理不好,就與「經濟學」無緣嗎? 不不不,今天是喜閱樹X時間學苑的「中小學生經濟思辨夏令營」營隊首日,一共有12個五至八年級的學生與我們一同學習經濟學。 營隊設計融入閱讀思辨與各種活動,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最近台大經濟系的招生調整嗎?首度採計物理成績,來應對專業領域裡複雜的計算。但難道數學、物理不好,就與「經濟學」無緣嗎? 不不不,今天是喜閱樹X時間學苑的「中小學生經濟思辨夏令營」營隊首日,一共有12個五至八年級的學生與我們一同學習經濟學。 營隊設計融入閱讀思辨與各種活動,
Thumbnail
選擇數學A或數學B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決定。 選擇數學A適合數理能力強且有志於理工科發展的學生, 而選擇數學B則適合對人文社科或藝術設計有興趣的學生。
Thumbnail
選擇數學A或數學B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未來的職業規劃來決定。 選擇數學A適合數理能力強且有志於理工科發展的學生, 而選擇數學B則適合對人文社科或藝術設計有興趣的學生。
Thumbnail
大考明明就是用分數定勝負 感覺很公平 所以為什麼除了大考以外還有推薦甄試? 因為要照顧到學業成績比較弱的同學 讓他們也能夠憑其他專業或才藝 有機會進入好大學 看似更公平的制度 卻創造出學生砸大錢補才藝 父母靠關係安排做科展 打造一張輝煌的履歷...
Thumbnail
大考明明就是用分數定勝負 感覺很公平 所以為什麼除了大考以外還有推薦甄試? 因為要照顧到學業成績比較弱的同學 讓他們也能夠憑其他專業或才藝 有機會進入好大學 看似更公平的制度 卻創造出學生砸大錢補才藝 父母靠關係安排做科展 打造一張輝煌的履歷...
Thumbnail
遙望好幾年前,我在補習班蹲著念書時,老師曾說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容易考上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比不上本科系的夥伴,所以不敢鬆懈只能努力念書,所以基本上非科系的同學在筆試時都能過關,進而拿到面試的門票,這是跨考生的優勢, 但也很多人就敗在面試,敗在心態跟實務技巧不足,心態好調整, 但實務技巧需要時間
Thumbnail
遙望好幾年前,我在補習班蹲著念書時,老師曾說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容易考上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比不上本科系的夥伴,所以不敢鬆懈只能努力念書,所以基本上非科系的同學在筆試時都能過關,進而拿到面試的門票,這是跨考生的優勢, 但也很多人就敗在面試,敗在心態跟實務技巧不足,心態好調整, 但實務技巧需要時間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篇文章在講,這些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因為採計分制的改變,而從分分必較,改成等級制,讓家長與孩子不要這麼分分必較。透過這種模糊化的策略,讓第二三志願學校也可能收到第一志願的學生,打破「志願取向」的升學考試,也試圖改變每一分都那麼重要的想法。 . 這個好,還是不好呢?真的很難說啊。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