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考生的優勢與挑戰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遙望好幾年前,我在補習班蹲著念書時,老師曾說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容易考上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比不上本科系的夥伴,所以不敢鬆懈只能努力念書,所以基本上非科系的同學在筆試時都能過關,進而拿到面試的門票,這是跨考生的優勢,

但也很多人就敗在面試,敗在心態跟實務技巧不足,心態好調整,

但實務技巧需要時間磨練,也需要有人系統化的教,學會基本的晤談邏輯,可以應用的不只是面試的演練而已,畢竟這才佔你研究所生涯的幾十分鐘,

更大的幫助是面對實習時,你的內心不會murmur說學了一個學期的諮商技術怎麼還是不會諮商?

畢竟有些學校老師不會教那麼精細,甚至有些老師只是讓同學上台報告PPT而已。

諮商心理師 |李佳澤 村長廣播 📢 你帶著理想進入諮商圈,想要一展長才 但現實是你沒有經驗,你會卡關 這裡是我為你建造的「新手村」 帶你快速通關,一起來練基本功吧 新手任務📖 系統化學習 |助人技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跨性別資訊蒐集 by tyuan來自於 https://tyuan.blogspot.com/2024/03/blog-post_16.html 是 tyuan 平日看跨性別相關資料的簡易整理,方便日後回顧及介紹相關資訊。
Thumbnail
avatar
tyuan
2024-04-19
跨領域專業人士齊聚觸康健®肌應學課程:整體安康平衡的新視角身體任何徵狀都應該從整體平衡的角度來評估,包括結構、生化和情志三個方面。這種綜合性的觀點解決了許多專業人士在診斷時只能從單一角度出發的困擾。
Thumbnail
avatar
打給賀
2024-03-30
跨領域轉職的三個步驟,確保你不會後悔!想轉職跨領域卻不知如何開始?這篇提供幾個方法協助你判斷,投入全新領域前,透過嚴謹方式,順利確保對於轉職領域有深入瞭解,避免踏錯行,後悔莫及!包括鎖定想要轉職的領域、進行產業研究與分析,以及累積相關經驗/人脈。
Thumbnail
avatar
Career Coach Serene
2024-03-23
跨考生找研究所教授會遇到什麼問題呢? 經過四個月的密集補習上課與苦讀之後,好不容易錄取了還可以的研究所,然後會遇到什麼問題呢?是否真能如此一帆風順? 其實不然,由於非本科生這種尷尬的身份找教授時並沒有如此順遂,找教授的旅途中,前前後後被打槍了約莫五次左右,原因無非是我大學非本科生的專業,教授對於學習背景及能力有所質疑,
avatar
久等了,熱愛生活的小隻女孩
2023-10-02
跨考生怎麼在四個月考取化工所(2018)《前言》 我的成績其實沒有很好,只是因為當初決定考試時只剩下四個月,而且又是跨考生從零開始,爬了文又沒有任何類似經驗,身邊理工碩士各個都說不可能,信心降到谷底,所以要鼓勵其他考生,像我這種準備時間很短的低等動物都做到了,你也一定做得到。 《背景〉 私立醫學大學
avatar
久等了,熱愛生活的小隻女孩
2023-10-01
跨國公司文化大不同許多朋友已經知道 Danielson 目前服務的公司是世界百大企業,商船航運業的龍頭 "馬士基-Maersk,台灣好像翻譯為快桅。 Danielson 是在 2021 年 七月一號進入這個公司的,服務的部門是 Fleet & Technology Management,而服務的 team 是 cre
Thumbnail
avatar
Danielson在童話王國丹麥
2022-09-30
【跨界心法全公開】「記憶維度-從文學到藝術」雲林故事館全程直播(附珍貴紀錄片)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avatar
心靜 Hsinching
2021-11-26
跨國企業管理方式與人資政策的觀察與思考目前台灣有關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論述,多集中於企業國際化後外派人員的派任、訓練及回任,而對於企業如何進行當地國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鮮少有著述。 筆者為拋磚引玉,分享自身在印尼的操作經驗,希望能邀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之從業者,共同分享彼此的管理經驗,增進台幹在國際人力資源管理的智識。
Thumbnail
avatar
鄭智維 Wesley
2021-05-29
【跨領域轉職】如何零經驗進入想要的領域?菜鳥行銷人淺談自學設計之路|V編日常你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愛的事物。 — — 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
Thumbnail
avatar
Vivian Yeh
2020-10-24
跨界「轉型」怎麼用英日文講?每次想講企業的跨界轉型都讓我很頭痛,但四處接觸外國文章,才發現自己想太多了。一般我們可能只想到「cross(跨越)」或「transform(轉變外貌)」(就硬要把中文字面翻譯出來嘛),但外國人其實更常用另一種說法,而且只用兩個字母就夠了,就是「go」。另外我也會在本文下半介紹日文的慣用說法。
Thumbnail
avatar
你的英日語自學導師 譯難忘  ོꦿ༄꧁꧂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