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赞美神的荣耀和怜悯的诗。他的荣耀高逾诸天,但却看顾地位卑下的人。永恒的赞美:本诗是哈利路亚诗,开始结尾都是“哈利路亚”。作者与写作背景不详,主题是对神的感恩与敬拜。明快欢乐地描绘神至高的圣名及所行的奇事。被用在逾越节等节期或圣会。新约,被用作复活节的诗歌。按内容分成三个诗段:诗歌呼吁人来赞美耶和华(1-3节),因为祂坐在至高之处,有神至高的荣耀(4-5节),却自己谦卑去抬举卑微的人(6-9节)。
一、赞美耶和华其荣高于诸天(1-3)
二、鉴观天地高举穷乏(4-9)
一、赞美耶和华其荣高于诸天(1-3)
引言:诗人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耶和华的仆人一同永远赞美耶和华。本篇的启示也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因为神昨日如何,今日、明日也如何。
【诗一百十三1】「你们要赞美耶和华!耶和华的仆人哪,你们要赞美,赞美耶和华的名。」
神的选民每逢过节的时候总要献上感谢为祭。司布真说:“祈祷就是祭中的没药,感谢就是乳香。这两样都当献给主。若不为过去的慈爱感谢他,怎能为将来的恩惠向他祈求呢?以色列人被埃及人压迫的时候,哀哭叹息。但当他顺从神服侍神的时候,就满口赞美。本节中有三次题到耶和华的名,可能有另一个隐意,指三位一体的神都当称赞。“耶和华的仆人”既然蒙了天召,就了圣职,在大牧长之下作小牧人,就应当存感谢的心,在各样的恩赐上作众人的榜样(提前四12)。
【诗一百十三2-3】2「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从今时直到永远。」3「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耶和华的名是应当赞美的。」
神的一切名号都是代表他的本性和美德。东方人很重视自己名字的意思,因为其中含着他们一生的目的和理想,以及他本人的品格;西方人给孩子起名可没有东方人那么慎重,不过感觉好听就够了。神和主耶稣的名字,都是甚有意义的,这些意义与信徒有深切的关系。神的荣耀不是临时的,乃是直到永远的。“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的人都当赞美他。当新世界到来,所有事情都停止,但对神的赞美将会永远响彻云霄。赞美是人所能有的最大义务及荣耀。
二、鉴观天地高举穷乏(4-9)
赞美的原因:至高的耶和华竟然眷顾那些最低贱和最痛苦的人(穷人和不育的妇女)。
【诗一百十三4-5】4「耶和华超乎万民之上,他的荣耀高过诸天。」5「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他坐在至高之处,」
第5节 是本诗的核心,承接前面赞美神高过一切,位于至高之处,却又关心卑微的人。今日的太空飞行员和天文学家,他们虽然飞得高,看得远,但他们却没有达到神所造宇宙的边界,也没有测透神那超过诸天的荣耀。不但如此,今天的天文学家认为,这伟大的宇宙还是在发展中,照样,神的荣耀也是在发展中,而且一直发展到永远。诗人所问“谁像耶和华我们的神呢?”这问题是没有任何人能够答复的,也没有比他更高的,因为他坐"至高之处"。另一方面,神在蒙恩的人心中,他就是最可爱的了。
【诗一百十三6】「自己谦卑,观看天上地下的事。」
「自己谦卑」:形容神的宝座至高无比、超越一切受造之物,所以必须俯下身来,才能看见低微的天地。因为祂是无比的。没有人能与祂相比;祂坐在至高的宝座上因祂无限的眼光。在天上和地上所有的,没有一样是祂看不见的。经文指出,即使是观看天上的事,祂也要屈身谦卑!然而,我们赞美祂的名,因为那位至高无上的,也与人极亲近。
【诗一百十三7-8】7「他从灰尘里抬举贫寒人,从粪堆中提拔穷乏人,」8「使他们与王子同坐,就是与本国的王子同坐」。
「王子」:尊贵者、贵族。「灰尘里」(7节)、「粪堆中」(7节),比喻人的地位卑微;「不能生育的妇人」(9节),代表没有盼望的人,如撒拉(创二十一7)和哈拿(撒上二21)。虽然神超越、至高(4-5节),却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反而俯就无助、卑微的「贫寒人」(7节)和「穷乏人」(7节),给绝望者带来盼望(9节)。7-8节 神虽至高,不看高傲有权柄之辈,反照顾在灰尘中和粪堆里,亦即地位卑下或处境困苦的人,使他们升高,受人尊敬,取得一个人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与王子同坐”),也就是祂把他们从低下阶层提拔上来,使他们与王子同坐,与地上最优秀的人同坐。
【诗一百十三9】「他使不能生育的妇人安居家中,为多子的乐母。你们要赞美耶和华!」
人做不到的事,神能够做得到;女人无子乃是耻辱。神使不孕的妇女有孩子,有欢乐的家。本节是指撒拉和哈拿,并历代蒙神特别恩惠的母亲们。凡灵性方面没有生育的基督徒,应当像哈拿一样在主面前流泪祷告,求神使他能有属灵的儿女。信徒当在主面前勤劳恳切祈求,神就使他得着儿女的快乐。哈拿许了愿,要将从神所得的儿子送到神面前;当她看到儿女成为一个救护国家的好领袖时,母亲也就不再想起她的生育的痛苦了。今日的教会,要好好在主面前勤劳祷告,这样,教会才能得着复兴。
上图:1340年巴塞罗那哈加达羊皮卷中的诗篇113篇插图中,描绘犹太会堂唱颂「哈利路诗篇」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