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的夢想是什麼?」小的時候我常這樣問媽媽。
「媽媽的夢想就是陪伴你們長大啊。」媽媽溫柔地看著我這麼說。
「那有我們之前呢…」我在心中想著,沒敢問出口。
照顧兩個家:沖淡了她的夢想
一天晚上又聽到爸媽起爭執,雖然他們用盡量不讓小孩聽到聲量在說話。
那時因為爸爸調派其他單位,收入減少了許多。也因此,他們經常為此而爭吵。那時的媽媽除了照顧我和弟弟,還要照顧家中的其他小孩,因為她是保母,是小寶寶24小時住在我們家,周末才被接回去的那種全日保母。
未婚時,對於我抱嬰兒很上手這件事,朋友總感到驚訝。其實從國小三、四年級時,我經常幫忙換尿布、泡奶,早早就養成這些媽媽技能了吧(笑)
有好幾年,家中都是這樣的狀態,住在我們家的寶寶長大了,又換了另一個住進來。現在自己有兩個孩子就照顧的很辛苦了,那時候的媽媽,辛苦的程度是我的多少倍,我不敢想像。
喔對,爸爸是家中長子,媽媽的另一個身分是長媳。剛嫁進來時,爸爸的奶奶和下面的兄弟姊妹還住在家中,那是一個客家傳統三合院的古宅,照顧一家老小,下班後要煮飯給全家吃的責任,絲毫不需要懷疑,也落在了媽媽身上。
那時我還小,常看到媽媽躲在房裡哭,難道結了婚後,日子只能是這樣嗎? 我心中滿是心疼,卻也無能為力。
那年,媽媽錯過的畫展
媽媽有一台車,因為是紫色的,我們叫它「小紫」。小紫在這個家中的任務非常重大,因為它總要負責接送我跟弟弟上下課,還要負責載阿公阿嬤看醫生。
即使過得辛苦,小的時候,媽媽還是讓我們去上畫畫課、打擊樂,我不懂為何要學這些,但小紫像是我們的坦克,保衛著我們,風雨無阻。
長大一些後,媽媽總愛跟我說起他和爸爸是如何認識的,說得神采飛揚、意猶未盡。後來我才知道,因為說著這些故事時,能讓媽媽彷彿又看到少女時期那個眼中有光、心中有夢的自己。
媽媽出生在雲林鄉下的一戶小家庭,外祖父是國小教師,穩定的薪水讓一家五口生活還算安穩。她從小的夢想就是唸美術班,考上國立藝專(現台藝大),開辦自己的畫展。而她與爸爸就是在國立藝專認識的,他們是班對。
「妳媽媽也是曾經有過很大的夢想,她還想辦畫展呢~現在還不是嫁給我。」爸爸說。
「是阿,要不是嫁給你,我早就成名了,不知道辦了幾次畫展。」媽媽回嘴。
「原來媽媽也有過這樣的夢想阿…」我驚嘆著,我跟弟弟從小上畫畫課,也許有一部分也是媽媽沒有完成夢想的遺憾吧。但很可惜的是,我也終究沒能走上藝術領域。
或許,小紫載著我們長大,也載著媽媽想辦畫展的夢想。
夢想,還不到終點
「媽媽,我以後想當大畫家喔!因為我很會畫畫。」兒子邊畫畫邊笑著對我說。
「大畫家呀!好啊~」我笑著回他。
每次來到我家看著兒子的畫作,媽媽總跟我說,他很有天分,你要好好栽培。

兒子參加比賽的作品「載著車車們夢想的車車」
一天畫畫老師拿了張作品,說要幫兒子報名幼兒園組的繪畫比賽。
我問了兒子這張圖他畫得是什麼。
「大車車載著很多小車車,每個小車車都有他們的夢想。」兒子童言童語地說著。
「夢想阿…真的是好棒的一幅畫,媽媽很喜歡唷~我們也給外婆看看好嗎?」我問。
兒子畫的這台大車車,載著的不知道有沒有「小紫」—有沒有媽媽的夢想。
她是長男的媳婦,是我的母親,她也是對生活、對未來有夢想的女人。
她為家人停下腳步,卻把夢想留給了下一代。
敬獻給那些有夢想的偉大媽媽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