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學習,很喜歡成長和進步,有其實有所累積時帶給我相對的成就感。但當了媽媽後,不曉得為什麼就覺得自己常常半途而廢,很少有一件事堅持到底的。為什麼?...
我這個線上的行銷課花了X萬元買的,結果也沒上完,我到底為什麼那時候要花這個錢呢?(泣)
數算一下手頭上進行到一半還沒聽完的知識型、親子教養課程,不算還好,一算就又打擊了信心,想著,我為什麼好像什麼都半途而廢,什麼都做不好,如果這時候又加上孩子生病,就會對自己更沒自信心了。我發現,這樣缺乏自信心,深遠地影響了我在以後回到職場以及在生涯抉擇的自信,也常常感到迷惘。
我有陪伴我的家人以及好友,讓我在30開始的育兒路上有了下面的啟發,讓我想整理出來給像我一樣如此需要的人一些正向的勉勵:
1. 你真的「什麼都做不好」嗎?
育兒的過程本來就充滿挑戰,你每天都在面對新的狀況、處理孩子的需求、適應變化,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只是,我們常常把「做得不夠好」等同於「我很糟糕」,但事實上,你每天都在為孩子付出,這已經是一種價值的體現(培養一個生命是偉大無價的,你透過自己的生命在完成這件事情)。
同樣地,職涯發展並不是全有或全無的事情,沒有所謂「一次就要做到最好」的標準。你現在的迷惘,並不代表你不適合這條路,而是你還在適應轉變的過程。
2. 為什麼你會害怕「又會失敗、或者又會半途而廢」?
這種擔心其實源自於過去的經驗,可能是某些事情沒能按照預期發展,讓你覺得自己「總是無法堅持到底」,或是「很可能又會失敗」。但請試著回想一下,你真的「每一件事」都那麼不用心,或容易半途而廢嗎?還是其實,你只是調整了方向,或者因為當時的環境不合適而選擇放棄?
育兒、職涯、學習,這些都是長期的旅程,有時候改變並不是「失敗」,而是你在「調整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方式」。
3. 你可以怎麼做,幫助自己建立信心?
(1)先從小目標開始,累積「成功經驗」
也許你現在的計畫其實已經很清晰,但你可以把它 拆成更小的步驟,不要一次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例如:
- 本週寫一篇部落格文章,而不是「我要經營好一個部落格」
- 這個月讀一本書,而不是「我要精通財商教育」
- 先開始一個簡單的線上課程,而不是「我要馬上把它應用到職場」
- 用 一天 10 分鐘 來做一些能讓自己進步的小事情,這樣你會更有成就感
當你完成小目標後,請記得肯定自己:「我做到了!」這種微小的累積,會讓你的信心慢慢回來。
(2)記錄自己的成長,而不是專注在「還沒做到的事」
你可以寫一個「成長筆記」,每天記錄:「今天有哪件事是我做對的?」
例如:「今天我有陪孩子玩,雖然沒有很久,但他笑得很開心」、「我今天讀了 10 頁書,雖然還不多,但我正在前進」。這會幫助你看見自己其實一直在進步,而不是一直盯著「還沒達成的目標」而感到挫折。
(3)改變對「失敗」的定義
你真的會「失敗」嗎?還是其實只是「過程中會有調整」?
舉個例子:如果你今天決定考研究所,但最後沒有考上,這算是失敗嗎?還是你會發現,這段時間讓你學習了很多,甚至找到別的更適合的機會?
失敗不是一個終點,而是讓你更接近成功的過程
(4)找到支持你的圈子
你不需要獨自面對這些困難,可以找一些同樣在育兒、職涯轉換的人交流(比如媽媽社群、學習社群),這會讓你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你也可以跟家人或朋友談談你的壓力,甚至找一些專業的職涯諮詢或心理諮商資源,讓自己在這段轉變期更有力量。
很多人可能有夢想,但從來沒有付諸行動,而你已經開始規劃、學習,和行動了。
請相信自己,你不是要一次做到完美,而是每天讓自己比昨天好一點點。
當你回頭看時,會發現自己其實已經走了很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