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完課程時,其實心裡是帶著雀躍的心情,覺得自己好像真的可以做些什麼事,於是就開始購買工具材料,並且開始練習上課所學的蠟燭;這邊想再特別提一下,因為也是蠻常會遇到學生問我的問題之一:「上完課後的工具材料準備是不是很多?是不是要花很多錢?」

其實不管做任何事都是需要先付出的,錢的花費當然不會少,不過以準備蠟燭工具材料這點來說,我個人一開始並沒有一口氣就先將所有課程會用到的東西全部買齊,主要是我太了解自己,對於喜歡的東西我才會有動力去做,所以我是先把最喜歡的品項列出,並且先從這些品項所需的工具材料去購買,不過,加熱爐、調色等等基本工具材料是需要於一開始先購買,後面就只需等物品損壞或是用完後再添購。(工具、模具等其實是消耗品,這點也是需要先了解到,並不是一套工具就可從頭用倒底)

當開始練習製作蠟燭,並且越來越有興趣、越來越想花時間做時,我意識到門市銷售這份工作的時數太長,導致回家想練習蠟燭時已沒有什麼動力,休息日有時候也無法好好在家練習做蠟燭,所以我決定離開這份工作,找一般朝九晚五固定休六日及無需加班的工作;而也很幸運地找到了。

在去新公司上班前,我就在思考是不是也可以開始慢慢朝教學的路邁進?也許可以從體驗課開始就好?先挑選我喜歡、我做得很有心得的作品開始教起,也許以後有機會再教證書課程也行;於是觀察了當時各大工作室的教學品項內容,這才發覺大部分教的作品都大同小異,我會的別人也會,甚至也比我有經驗,當下頓時覺得自己的課程內容反而沒有什麼競爭力,於是我決定要另外學習一些別人沒有,或是相對很少有人教的品項,讓自己與他人有著差異存在。

當開始有這想法時,決定自行飛去韓國,找我有興趣學習的韓國老師學了當時比較少見,甚至是沒有人教授的蠟燭作品;(當年到韓國學習蠟燭已經是很一條龍服務了,基本上翻譯也都無需自行找),而在上課時候也可順便觀察韓國老師的工作流程、環境等,習完回國後,我給自己下了一個目標,每天下班回家至少產出一個蠟燭,練習也好、測試也好,有做一顆蠟燭就可以。
還記得那時候我每天下班都跟時間賽跑,快速買完晚餐、趕快吃完,為的就是想爭取多一點的時間來做蠟燭,做完後才能真的去放鬆,但通常就是要洗洗睡的時間了,然後隔天一早再去上班。

現在想想,我也不曉得當時哪來的動力這樣堅持,也許那時候就種下了,我真的喜歡做這件事的種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