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小時候我媽媽因為婆媳問題與爸爸吵架鬧離婚,她離家出走時居然只有帶最小的弟弟沒帶我跟大弟一起走,這讓我非常生氣,後來媽媽回來後,我就不理她,阿嬤為此稱讚我,認為我這樣做才是聰明,對比大伯父跟大伯母,大伯母外遇,明顯看不起大伯父,大伯父卻一直想辦法討好她,想維持婚姻,後來還是失敗,奶奶覺得我的方式比較好,給我種下一個信念,所以我後來都一直覺得別人對我不好,我就要讓人體會一下難受痛苦,或者相同類似的感受,這樣他才會有點同理心,或者教訓他讓他知道以後不能這樣。我用這種模式有不少成功經驗,但是在婚姻關係當中踢到鐵板(婚後發現先生背著我賭博大發飆,結果他竟然對我下跪,我就不阻止,讓他跪在地上看他能跪多久,讓他長長記性,但是先生的金錢匱乏沒有補救,最後一樣爆炸,再來一次)(還有風暴前看先生一直加班不正常就告訴他,你再一直加班下去我就要去跟野男人約會了,我也真的開始跟同事談心搞曖昧,事後證明是搬石頭砸死自己)
逼得我必須去修正一下自己用了很久的行為模式,因為報復來報復去真的就是一個向下螺旋,會造成雙輸的局面,但我很納悶,如果不懲罰他,他不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錯了,也不會停嗎?我只是忍耐不就是我被欺負而已嗎?
鹿:我建議你好好處理你原生家庭課題,因為你在你媽媽跟阿嬤的婆媳大戰中,不知不覺成為阿嬤懲罰媽媽的武器,無意識的模式是非常嚴重的影響一個人但當事人很難意識到,我並不是說你阿嬤真的心機那麼重的把你當棋子,但無意識模式的影響下,人真的會一步步的推動某種結果(當他/她自己是清醒的狀態下不會想要的結果),在親密關係裡用冷漠切割...懲罰一個人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只有愛你的人可以被懲罰到,我們為什麼要懲罰一個愛我們的人呢?為什麼要懲罰,其實只是想愛與被愛但認為沒得到(孩子不能理解媽媽不在自己一起走的苦衷),很傷心想保護自己受傷的心所以冷漠切割(不理媽媽投奔阿嬤安慰),既然真正要的是想要愛,為什麼要懲罰把對方推得更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