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叛亂後,喬治三世意識到必須確立塔馬兒的王位繼承權,於是便在1178年將之加冕為共治國王。經過了6年的共治歲月,塔馬兒已經累積了大量的從政經驗。當1184年其父過世後,塔馬兒成為唯一的統治者,並為此再度加冕,以強調其統治的合法性。然而即使塔馬兒有著這樣穩固的基礎,喬治亞貴族們卻仍舊對他的王位繼承權的合法性抱有疑慮(這一方面是因為其父過去的高壓統治使喬治亞貴族大為反感,另一方面也是塔馬兒的年齡與性別讓這些貴族覺得有可乘之機)。
初登基的塔馬兒在飽受貴族質疑下,不得不將其父甚為倚重的侍衛長克巴薩(Qubasar)解職,並同意國庫長庫特魯‧阿爾斯蘭(Qutlu Arslan)領導的政改要求。庫特魯‧阿爾斯蘭採取了類似英格蘭王國的西蒙五世‧德‧孟福爾(Simon V de Montfort)的手段,拉攏貴族與商人組織議會,意圖限制王權。
在庫特魯‧阿爾斯蘭主政時,為了強化對女王的控制,他們為之安排了與羅斯王公尤里‧博戈柳布斯基(Yuri Bogolyubsky)的婚姻。1185年,尤里‧博戈柳布斯基成為塔馬兒的夫婿,並負責統兵作戰。尤里‧博戈柳布斯基毫無疑問的是一個優先的軍事將領,他曾先後率領喬治亞軍隊抗擊塞爾柱人與亞蘭人,大捷而歸,但他與妻子之間的關係卻一直不融洽,而這樁婚姻又沾染上喬治亞國內的政治派系,更使得一心恢復王權的塔馬兒對之不滿加劇。1187年,塔馬兒指控尤里‧博戈柳布斯基酗酒無度與雞姦等罪名,要求議會同意他們離婚。由於塔馬兒不斷地強化他的權力,因此他的請求便在不久後被通過,尤里‧博戈柳布斯基隨即被流放到君士坦丁堡去。不過尤里‧博戈柳布斯基不甘心喪失權位,他在1191年與喬治亞貴族瓦爾丹‧達戴尼(Vardan Dadiani)、克拉列蒂的古贊(Guzan of Klarjeti)與博格索‧賈凱利(Botso Jaqeli)等人勾結發起叛亂,不過這場叛亂最後還不敵忠於女王的將領佳姆勒克里‧托雷利(Gamrekel Toreli)的鎮壓。經歷這場失敗的叛亂後,尤里‧博戈柳布斯基便自此消失在歷史記錄之中。
1191年,塔馬兒自行決定與亞蘭王子大衛‧索斯蘭(David Soslan)成親。大衛‧索斯蘭也證明了他是一名優先的戰士,在面對尤里‧博戈柳布斯基等人的叛亂時,大衛‧索斯蘭作為保王派的重要將領活躍於戰場之上,成為鞏固塔馬兒統治地位的重要支持者。大衛‧索斯蘭作為塔馬兒的王夫與共治國王,共同統治喬治亞王國,但大衛‧索斯蘭始終居於次位,王權的主要施行者仍是塔馬兒。塔馬兒與大衛‧索斯蘭之間育有一子一女,後來均成為喬治亞王國的君主。
塔馬兒在國內的統治地位穩固後,他很快地就恢復前朝的擴張政策,延續了自其祖父大衛四世以來的黃金時代,因而他被讚譽為「大王」,是喬治亞王國巴格拉季迪王朝最偉大的國王之一,也是該國的第一位女性君主。塔馬兒趁著大塞爾柱土耳其帝國崩解之際大肆擴張,並趁著亞塞拜然地區的分裂混亂,積極地將喬治亞王國的影響力深入其間,從而使得喬治亞王國成為高加索地區的強權。
在塔馬兒統治期間,他於1204年協助了自拜占庭帝國流亡而來的阿歷克塞一世‧梅加斯‧科穆寧(Alexios I Megas Komnenos)與大衛‧梅加斯‧科穆寧(David Megas Komnenos)在黑海南岸立足,使之得以建立特拉比松帝國。塔馬兒支持阿歷克塞一世‧梅加斯‧科穆寧的舉動,一方面可能是為了在伊斯蘭國家環伺的情況下,扶植一個幫手;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為了與十字軍所建立的拉丁帝國相抗衡,而支持一個具有拜占庭傳統的帝國。
1207年,王夫大衛‧索斯蘭因感染瘟疫不治而辭世,死前他們正在安排其子喬治四世‧拉夏(George IV Lasha)的繼位事宜。大約與此同時,塔馬兒女王也在那恰馬吉維城堡中染病,病重的塔馬兒在不久之後便被送回首都第比利斯治療,不過由於病情過於沉重,塔馬兒最後仍是不治,雖然傳統上認為他死於1213年1月18日,不過有些資料則顯示他於1207-1210年間便已身亡。塔馬兒的死亡,象徵著喬治亞王國黃金時代的終結,其子女統治時期的內政混亂,與來自東方的強大敵人,終將使得這個高加索霸權只能淪為大蒙古帝國的附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