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抗拒透明溝通?其實我們抗拒的是「看不見的鴻溝」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關係透明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們應該透明溝通!」

這句話聽起來很美好,但為什麼在實際職場中,透明溝通往往讓人感到壓力?甚至,很多時候,大家寧願在茶水間私下抱怨,也不願意在會議上開誠布公。


我們真的害怕透明溝通嗎?其實,我們抗拒的不是「溝通」,而是「溝通背後看不見的鴻溝」。

這些鴻溝,就像辦公室裡的一層無形之牆,讓每次的對話都充滿變數。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表達得很清楚,但對方卻一頭霧水;有時候,你覺得對方應該理解你的立場,但他的反應卻讓你傻眼。

raw-image


這些無形的阻礙,往往來自三種鴻溝:

🔍 1️⃣ 認知鴻溝——「你說的,我聽懂了,但我的理解跟你的不一樣」


📍場景一:老闆 vs. 員工

老闆(信心滿滿):「我們要提升效率,所以要優化這個流程!」

員工(皺眉):「又要改?是不是又要多加一堆工作?」

老闆(不解):「不會啊,這樣大家能更快完成任務!」

員工(內心OS):「什麼更快?明明只是讓我們更累……」

這是典型的認知鴻溝,雙方對於「效率」的理解完全不同。

  • 老闆認為「提升效率」= 讓工作流程更順暢,減少不必要的步驟。
  • 員工認為「提升效率」= 變相加快工作進度,壓力更大。

👉 結果?溝通失敗!

老闆覺得員工抗拒變革,員工覺得老闆根本不理解他們的處境。


🛠 如何跨越認知鴻溝?

  • 關鍵不是「說得更清楚」,而是「確保對方的理解與你的意思一致」。
  • 嘗試換位思考,問對方:「你怎麼理解這件事?」而不是單向輸出。
  • 用具體案例,而不是抽象概念。
    • ❌「我們要提升效率!」(抽象)
    • ✅「我們把報表整合,減少 30% 的填寫時間。」(具體)

🔍 2️⃣ 能力鴻溝——「我理解你的期待,但我做不到啊!」


📍場景二:資深 vs. 新手

資深員工(不耐煩):「這東西你怎麼還不會?這很簡單啊!」

新進員工(尷尬):「我……我努力學了,可是還是有點卡……」

資深員工(翻白眼):「這不是基本技能嗎?怎麼可能不會?」

這是能力鴻溝一方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對另一方來說卻是挑戰。

  • 資深員工的主觀現實:「這很簡單!一學就會!」
  • 新手員工的客觀現實:「我知道這很重要,但對我來說真的不容易!」

👉 結果?溝通失敗!

資深員工覺得新手員工不夠努力,新手員工則因為被質疑而更加焦慮,導致學習效率下降。


🛠 如何跨越能力鴻溝?

  • 調整期待,理解對方的能力水平。
    • 資深員工可以問:「這部分你覺得最難的是什麼?」
    • 新手員工可以回饋:「這部分我試過了,但這個步驟不太清楚。」
  • 設計「小成功體驗」,讓對方一步步跨越能力差距。
    • ❌「這個工具你趕快學會!」(壓力大)
    • ✅「我們先試試前兩個步驟,這部分你掌握後再往下。」(逐步提升)

🔍 3️⃣ 信念鴻溝——「我們價值觀不同,怎麼聊都沒共識!」


📍場景三:創新派 vs. 穩定派

年輕主管(興奮):「我們要嘗試新策略,顛覆傳統模式!」

資深同事(皺眉):「我們這麼多年來都這樣做,這是最穩妥的。」

年輕主管(焦急):「可是市場變了啊,我們不能墨守成規!」

資深同事(冷淡):「新東西未必就是好的,穩定最重要。」

這是信念鴻溝雙方的價值觀不同,導致溝通陷入對立。

  • 創新派的主觀現實:「不變就會被淘汰!」
  • 穩定派的客觀現實:「變革有風險,不能輕易亂動!」

👉 結果?溝通失敗!

雙方開始互相貼標籤: 「他們就是頑固老派!」 「這些年輕人只想亂來,根本不懂風險!」


🛠 如何跨越信念鴻溝?

  • 先找共同點,而不是直接爭論不同點。
    • 創新派可以說:「我們都希望公司更好,只是方式不同。」
    • 穩定派可以回應:「我們不是反對變革,但需要考量風險。」
  • 用數據與案例來平衡價值觀的對立。
    • ❌「你們太保守了,世界早就變了!」(價值觀衝突)
    • ✅「這家公司成功轉型後,成長了 30%,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方法。」(數據支持)

🎯 結語:透明溝通,不是「說更多」,而是「跨越看不見的鴻溝」


職場中的透明溝通,常常因為 認知鴻溝、能力鴻溝、信念鴻溝 而卡住。

  • 認知鴻溝 讓我們覺得「我講得很清楚啊!」但對方理解的不一樣。
  • 能力鴻溝 讓我們覺得「這不是基本常識嗎?」但對方其實還沒學會。
  • 信念鴻溝 讓我們覺得「這樣才是對的!」但對方的價值觀完全不同。

與其抱怨別人聽不懂、做不到、不認同,不如先問問自己——我們是否有真正站在對方的角度,試圖跨越這些看不見的鴻溝?

當我們願意去理解對方的世界,透明溝通才不再是壓力,而是一種真正的橋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5會員
373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卡住? 有些卡住,不是你做不好,而是你正在進化。這篇文章陪你走一段路:先學會不逃,誠實面對自己的卡點;再回頭看,原來你曾經也很強、也有過高光時刻;最後理解,改變有節奏,不必急。走慢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正往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方向前進。你正在路上,別懷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2
明明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還是卡住? 有些卡住,不是你做不好,而是你正在進化。這篇文章陪你走一段路:先學會不逃,誠實面對自己的卡點;再回頭看,原來你曾經也很強、也有過高光時刻;最後理解,改變有節奏,不必急。走慢一點沒關係,重要的是,你正往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方向前進。你正在路上,別懷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事情趕、下屬卡,你一秒給答案解決問題,看似有效率,但你發現——他下次還是來問。你以為在幫,其實是在讓整個團隊變得越來越不會想。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主管習慣「直接給答案」,其實可能是另一種不自覺的 WAITS 工作迴避。
Thumbnail
2025/04/20
事情趕、下屬卡,你一秒給答案解決問題,看似有效率,但你發現——他下次還是來問。你以為在幫,其實是在讓整個團隊變得越來越不會想。這篇文章帶你看見,主管習慣「直接給答案」,其實可能是另一種不自覺的 WAITS 工作迴避。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合作存在異質性與自我思維模式的障礙,但同質性與共同認同感對於連繫社群重要。溝通與傾聽技能扮演重要角色,不要排斥和急著反駁他人,先傾聽才能達到有意義的溝通。
Thumbnail
合作存在異質性與自我思維模式的障礙,但同質性與共同認同感對於連繫社群重要。溝通與傾聽技能扮演重要角色,不要排斥和急著反駁他人,先傾聽才能達到有意義的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是不是覺得自己原本沒這個意思,怎麽講著講著對方就翻臉了?“ 所謂”説者無心,聽者有意”,溝通一直是人生必修課之一。 《非暴力溝通》點出了平常我們可能沒察覺到卻不經意傷害對方的用詞,用句,甚至可能造成聽者誤會原意,怒氣衝天,感覺受到强力批判而導致疏離。 使用善意的語言進行溝通就是非暴力溝通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另一半不願意表達想法、拒絕溝通時,透過問自己幾個問題,辨識出自己處理關係的時候,是什麼讓彼此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我們有能力分辨出處理關係的方式,是出於「我認為的好」還是彼此「共識中的好」。內容分享一位陪伴者的自我思考,並以個人經歷與觀察,為想找出關係共識的陪伴者,提供一點靈感。
Thumbnail
現代人普遍使用社群軟體聊天,字尾如果沒有加上表情符號容易產生距離和誤解。人跟人之間的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好好講話、講好話,一句話講得不好,就是結惡的開始。 老師父說,如果能好好說話,就像在兩個人之間搭起一座橋,讓彼此都能輕易上橋,走進對方的心,那樣的對話就是成功。如果不能好好講話,聲色粗厲
Thumbnail
現代人普遍使用社群軟體聊天,字尾如果沒有加上表情符號容易產生距離和誤解。人跟人之間的溝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好好講話、講好話,一句話講得不好,就是結惡的開始。 老師父說,如果能好好說話,就像在兩個人之間搭起一座橋,讓彼此都能輕易上橋,走進對方的心,那樣的對話就是成功。如果不能好好講話,聲色粗厲
Thumbnail
溝通成長
Thumbnail
溝通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