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寫作療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喬正一

我的臉書已成為我的長照日記,這個轉變的契機,其實是受到大明星林青霞的啟發。因為她曾不只一次公開表示,她之所以轉型為作家,是她的醫師建議她這麼做,以幫助治癒她的孤獨病。雖然我不確定她的醫師是哪一科的,但港媒曾報導她掛過精神科門診,我認為這個傳聞應該是真的。畢竟,其他科的醫師不太可能給出這樣的建議。

而事實證明,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建議。雖然我並沒有孤獨病,但寫作的確能釋放壓力,對我的幫助很大。林青霞作為家喻戶曉的大明星,或許有許多想寫卻不能寫的話,但我不同,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只要在不踩踏法律紅線的前題下,我可以盡情自由揮灑與書寫,不受任何束縛。

「寫作療癒」,這種方式在心理學與精神醫學中被視為一種非藥物治療,例如『表達性書寫療法』(Expressive Writing Therapy),這種方法能幫助個人整理情緒、釋放壓力,甚至促進心理復原,

我記錄我的長照日記,並非為了博得外界的稱讚,更不是消費我的母親,而是讓自己能夠反思與整理內心,同時也能獲得支持與力量。我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喜歡看,也不在乎是否有人覺得無聊,甚至不屑一顧。這些人大可以選擇略過,甚至封鎖我也無妨。我不是網紅,不需要流量或人氣,我只是在這片屬於我的天地裡,誠實地記錄我的人生與選擇。

這個世界總有些人喜歡批評別人,但這些話語對我毫無影響,因為我的內心早已百毒不侵。然而,仍然有一些朋友支持我。他們或許正在經歷相似的困境,或許正面臨親人失智的衝擊,這樣的交流與分享,讓我們在彼此的生命裡成為一種珍貴的緣分。

每個人的舒壓方式不同,而我選擇寫作,分享經驗,並將我信任的良醫介紹給有需要的人。我認為這是一件有意義且自利利他的事。

這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插曲。當時,我在臉書上記錄了照顧母親的點滴,沒想到卻引來了一位外人的猛烈抨擊。

LINE的訊息突然跳出,一連串刺眼的字眼映入眼簾:「你無恥、偽善、貪得無厭、索求無度……!」

我愣住了,心中滿是困惑。我不明白,為何一個與我母親毫無關係的外人,會如此激動地指責我?他甚至沒有試圖理解我的處境,僅憑社群媒體上的隻言片語,便對我做出如此苛刻的評判。

諷刺的是,我記得,他曾親口告訴我,他的母親在家中受虐,且被送往安養院。他母親最後的結局如何,我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但我想,他的憤怒或許並非針對我,而是源於內心深處的愧疚與罪惡感。他無法做到我所做的千分之一,甚至萬分之一,於是將自己的無力感投射到我身上,試圖透過攻擊來掩飾自己的失敗與無能。

就拿最基本的事來說——如果他的母親便秘,他會戴上醫療手套,親手為母親挖出大便嗎? 我敢說,他絕對做不到。但這不是比較,也不是競爭,因為沒甚麼好比,而是他的指責根本毫無道理。他選擇逃避,卻反過來批評那些願意付出的人。我從未強迫任何人走我的路,只是單純分享我的長照心路歷程。

這些年,我越來越堅強,我已修練晉級到我都快認不出我自己的程度,我已漸漸學會了不去在意那些無謂的批評。我們自己最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外人怎麼看、怎麼說、怎麼想,那是他們的事,真正重要的是,我們的良心與良知如何看待我們自己。

如果我們俯仰無愧、心安理得,那些惡意的攻擊,也只不過是耳邊縈繞的無頭蒼蠅嗡嗡作響,徒增雜音,枉做小人,傷不得我們分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夜的吵鬧與我的反思

深夜,母親又失控了。她的聲音時而高亢,時而嘶啞,如同無形的刀劃破夜的寧靜。她一遍又一遍地喊著我的名字,聲音中夾雜著焦躁與不安,彷彿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我與外傭整夜無法成眠,只能無奈地聽著她的呼喊,心中五味雜陳。

我知道,她並非故意如此,而是因為身體的不適——她患有輕微的尿道感染。這種病對一般人來說或許微不足道,對失智的她而言,卻是一場無法承受的折磨。任何一絲不適都會被無限放大,化作驚恐與痛苦。

白天,我在外奔波了一整天,回到家時已是筋疲力盡。年歲漸長,我愈發感受到體力與耐心的流失。曾經,我以為自己能無限承受,能永遠堅強,但如今,我不得不承認——我累了,真的好累。

當母親的吵鬧聲在深夜裡不斷迴盪,我的情緒終於崩潰了。我忍不住對她發了脾氣,語氣裡滿是憤怒與無奈。那一刻,我被壓垮了,理智與耐性蕩然無存。事後,我深感懊悔。我知道,她並非故意如此,而是病情使然。她無法控制自己,而我,卻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我不是聖人,也不是神。我會疲憊,會崩潰,會在困境中搖擺不定。但我心裡很清楚——如果換作別人,母親或許早已被送進安養院。而以她的個性,一旦離開這個家,恐怕不出三個月便會離世。在這個家裡,只有我還在支撐著她,陪她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選擇,我的責任

這些年來,我漸漸明白,每個人的「福報因緣」都大不相同。我的母親,有我願意陪伴她走到最後。即便我疲憊,甚至在深夜裡對她發脾氣,天亮後,我依然會繼續照顧與陪伴她。

至於那些選擇放棄、逃避,卻又反過來指責我的人——他們的世界,早已與我截然不同。他們無法理解我的堅持,也無法體會我的疲憊與掙扎。但這無所謂,因為這條路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我,會勇敢地一直走下去。

母親的吵鬧聲或許還會在深夜裡響起,我的情緒或許還會再次失控,但這一切,都無法動搖我的決心。

因為她是我的母親,而我,則是她晚年唯一的依靠。

 

聲明

本作品中所使用的圖片均為AI生成,僅作為視覺輔助,無涉及任何人工繪製。

然而,本書的內容均為本人原創,絕非AI生成。本人擁有完整的創作歷程與原始手稿,能證明本作品之獨立創作過程,確保其原創性與著作權。

特此聲明,以正視聽。

avatar-img
Joe Chiao的沙龍
2會員
125內容數
據說,他化自在天神能自在運用化樂天神所創之樂境,於中變化無窮,樂享無邊。而文學家,亦如化樂天神,以才情妙筆幻化文字世界,讓流連忘返。正因此,本坊取名『他天化樂天書坊』,廣收古今經典文學,如《搜神記》《元曲》《酉陽雜俎》《子不語》《廣異記》等白話譯文。另亦收錄坊主個人遊記、言情、推理、怪談等創作,期以文會友,自娛娛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e Chi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照顧失智症母親的真實經歷分享,描述照顧者如何處理母親便祕問題,從親自動手協助排便到積極尋求改善方法,例如調整飲食、服用益生菌、針灸等,並分享經驗與心得,強調照顧失智症親人需要耐心、愛心、冷靜和智慧。
照顧失智症母親的親身經歷與心得分享,說明如何透過非藥物治療方法(包含懷舊音樂治療、認知訓練、散步、晒太陽、針灸)延緩病情,並探討如何在工作與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85歲的母親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經歷了蜂窩組織炎、膀胱無力、不明過敏等多次急診就醫,最終診斷為額顳葉型失智症。本文記述了作者在照顧母親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辛酸與無奈,以及學習如何成為母親依靠的心路歷程。
一位前最高法院法官助理,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記錄下照護母親的點滴與心路歷程。文中描述了母親失智症狀的逐步惡化,以及作者在照護過程中經歷的無奈與掙扎,包含了與母親溝通的困難、帶母親就醫的猶豫與抗拒,以及作者如何選擇陪伴與遊歷,暫時逃避面對疾病的嚴峻現實。
照顧失智症母親的真實經歷分享,描述照顧者如何處理母親便祕問題,從親自動手協助排便到積極尋求改善方法,例如調整飲食、服用益生菌、針灸等,並分享經驗與心得,強調照顧失智症親人需要耐心、愛心、冷靜和智慧。
照顧失智症母親的親身經歷與心得分享,說明如何透過非藥物治療方法(包含懷舊音樂治療、認知訓練、散步、晒太陽、針灸)延緩病情,並探討如何在工作與照顧之間取得平衡。
85歲的母親健康狀況每況愈下,經歷了蜂窩組織炎、膀胱無力、不明過敏等多次急診就醫,最終診斷為額顳葉型失智症。本文記述了作者在照顧母親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辛酸與無奈,以及學習如何成為母親依靠的心路歷程。
一位前最高法院法官助理,在母親罹患失智症後,記錄下照護母親的點滴與心路歷程。文中描述了母親失智症狀的逐步惡化,以及作者在照護過程中經歷的無奈與掙扎,包含了與母親溝通的困難、帶母親就醫的猶豫與抗拒,以及作者如何選擇陪伴與遊歷,暫時逃避面對疾病的嚴峻現實。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avatar-avatar
Moonrogu
發佈於
src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假如你也下定決心「出版一本書」,首要關心的事情就是「出版一本書,要花多久時間?」。 寫作新手和職業作家所需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我將以「寫作新手」的過來人身份分享,假如你是「寫作新手」,完成一本書的出版,需要多久時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女兒正好發高燒在房間休息,我讀著一頁頁關於作者身為憂鬱症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也不免感到心有戚戚焉。 我們都知道患者深受其苦,也理解患者有許多情緒上的反應,但身為照顧者卻猶如被噤聲般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倘若表達出不想負責任,抑或是憤怒與悲傷,就容易被扣上「無情無義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的挑戰,以及家人和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辛苦。而作者在過程中慢慢長出力氣與希望,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助人者。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即使心如刀割,也要露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人們,我過得很好。 一直認為這輩子得不到母親理解的我,卻在無意間發現這個事實。我拿著母親的借書證前往國立資訊圖書館借書,我總是特別嚮往這種萬賴俱寂的場所,安靜到只聽見自己微弱的心跳聲。當我將借書證插進機器裡時,無意間發現母親的借閱紀錄,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樣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在青少年時期所經歷的心理困境,以及她如何在十年後逐漸走出陰霾,找回生活的平衡。文章中描述了她的心靈掙扎,以及如何逐漸恢復和成長的過程。這是一篇關於克服困難、獲得成長的感人故事。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女兒正好發高燒在房間休息,我讀著一頁頁關於作者身為憂鬱症照顧者的心路歷程,也不免感到心有戚戚焉。 我們都知道患者深受其苦,也理解患者有許多情緒上的反應,但身為照顧者卻猶如被噤聲般必須壓抑自己內在的需求與感受,倘若表達出不想負責任,抑或是憤怒與悲傷,就容易被扣上「無情無義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我只能說,孩子你受苦了,我無法幫你承受這些,所以接下來的路,我會陪你一起走。」 近日,看見朋友有些情緒困擾,所以來聊聊自我療癒。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作者面對憂鬱症的挑戰,以及家人和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辛苦。而作者在過程中慢慢長出力氣與希望,她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助人者。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即使心如刀割,也要露出燦爛的笑容,告訴人們,我過得很好。 一直認為這輩子得不到母親理解的我,卻在無意間發現這個事實。我拿著母親的借書證前往國立資訊圖書館借書,我總是特別嚮往這種萬賴俱寂的場所,安靜到只聽見自己微弱的心跳聲。當我將借書證插進機器裡時,無意間發現母親的借閱紀錄,就像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