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曜雑談丨關於兒少保護

木風禾子-avatar-img
發佈於木曜雑談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threads大數據給了滿滿的剴剴案,滑過一篇又一篇的串文,或脆友們的影片、相關的圖片,看了心情真的很複雜。尤其對於那個錄有剴剴哭聲的影片,我至今還是不敢點開。畢竟光看文字就有各種心痛及難以置信,我不曉得真的聽到剴剴的哭聲,我內心會有多大的創傷。連我這個陌生人都覺得會有創傷了,難以想像在那114天裡,剴剴是如何渡過彷如地獄的每分每秒?

對於案件,雖然說真正判刑之前,每個人都是無罪論,但,我真的無法想像,也無法說服自己認同一個不到二歲的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刻,身上受得傷都是〔自己〕撞傷或摔倒所導致的。如果受傷了,正常的保護者不是應該趕快將孩子送醫或給予正確的治療,如果孩子真的這麼容易因為各種不小心受傷,正常的保護者不是應該更加留意孩子的狀況,甚至努力設法防範各種可能導致受傷的原因,怎麼可能累積這麼多一般人都不可能短時間發生的傷口?怎麼可能在接手照顧後,讓原本白胖可愛又笑容滿滿的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只剩下滿身傷痕及只剩下遠遠低於低標的6公斤體重?

各種我說服不了自己的原因,我的確是偏向剴剴遭受嚴重且不人道的虐待所致。

關於案件中的社工是否有過失,或是不是可謂之為共犯這件事…

身為曾經與社工一起工作過的人,看到他們對個案的各種關心、提點及留意的狀態,我其實很難理解案件中的社工在長達114天裡,完全沒有發現或認知到剴剴可能遭受虐待的事實,除非該案社工都沒有到現場,或沒有真的見到孩子本人,不然怎麼可能都沒有發現?所以我個人其實也站在該案社工有過失的這個選項裡,至於他的過失程度到哪裡?是否包含惡意或謊言,就交給法院判決吧!

不得不說〔社工〕這個職業,真的很辛苦!每個人的手上個案可能一大堆,要安排時間家訪,做各種確認及關心現況、察覺可能的狀況等等,薪水可能也無法跟工作辛苦程度相提並論,還要面臨各種我們想像不到的突發狀況,所處公司也不一定能真正成為他們的堅強後盾,所以有不少曾經對社工這份工作充滿憧憬的人,最後也黯然地離開這個職場。

但我絕對相信大多數的現職社工都懷抱著無比堅定的信念,在他們能力所及之中,默默地為我們這個社會接住了很多弱勢族群的情緒及狀況,成為他們的生活中的溫暖小太陽。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的社會一定少掉很多可能的遺憾,所以我覺得批評可以,但真的不太需要一杆子打翻一船人。老鼠屎只需要一咪咪就能壞一鍋粥,其他人其實很無辜啊!

與其繼續謾罵這些已經發生,而我們無能為力改變的事實,或許我們更應該專注在我們〔可以做什麼〕這件事上。而關於〔兒童保護〕這一個議題,真的需要大眾時刻的關注及盯梢。

因為剴剴案及其他虐童案,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由公民nc提案如下:(參與附議)

虐童致殘者,加重刑責至無期徒刑;
虐童致死者,判處無期徒刑、死刑。
任何虐童性侵案件,皆不得假釋。

提議內容如下:

為保障兒童身心安全,提議增加虐童者刑責
提議1.刑法271條,增設虐童致死者,應處無期徒刑(不得假釋)、死刑
提議2.刑法286條,對於未滿十六歲之人,施以凌虐或以他法足以妨害其身心之健全發育者,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意圖營利,而犯前項之罪者,處二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一千萬元以下罰金。

截至目前為止,該提案約有近13萬3000則附議。

在threads上看到有脆友分享,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的權責機關是行政院,而民眾提議內容其實是關於〔修法〕這件事。在臺灣五權分立這個立場中,負責〔立法、修法〕是立法院,懲處犯罪者是司法院,並不是行政院。

不過不擔心,threads上還有神通的脆友直接將各地立法委員的資料(如FB)找齊,讓大家可以一人一私訊給所屬選區的立法委員,請他們提案修法會比較快。也有脆友分享,行政院也可以出一個政院版,再送交立法院審議,雖然現在國會感覺上亂糟糟,但〔兒少保護〕應該是全民共識吧!!

如果我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公僕們可以發揮他們的專業,不分彼此集思廣益討論溝通,一定可以提出更完善的法條吧!我會一直這樣期待著。

除此之外,也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針對〔兒少機構〕、〔收出養機制〕、〔保母托育監管〕等兒少相關議題及單位,能有更明確透明且嚴格的審查機制,尤其對於〔保母〕的任用及適用性,除了有相關證照外,希望也能嚴查過往是否有過不適任紀錄,對於孩子安全的未來,我們沒有第二次的機會。

最後,不管是兒虐、性剝削、各種暴力等等的,真的…卡好心欸啦~~
做壞事的壞人們,祝你們上廁所永遠都沒有衛生紙擦,也沒有水洗手!

當然還是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了!

讓我們一起守護孩子們臉上純真的笑容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木風禾子住在樹洞裡
50會員
218內容數
關於木風禾子|什麼都奇怪也什麼都不奇怪的生活記事
2025/04/24
最近在參加的某個人類圖社群群組內,看到有人分享他將自己的人類圖丟到GPT,請GPT就他的人類圖取得最公正的MBTI,這分享蠻有趣的,所以我也試了一下。 單就結果論的話,它得出的一個所謂較相似比對的對應是「以前」的我!沒錯,我以前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重做MBTI測試,到底有多愛做測驗吶我!(笑) 從某
Thumbnail
2025/04/24
最近在參加的某個人類圖社群群組內,看到有人分享他將自己的人類圖丟到GPT,請GPT就他的人類圖取得最公正的MBTI,這分享蠻有趣的,所以我也試了一下。 單就結果論的話,它得出的一個所謂較相似比對的對應是「以前」的我!沒錯,我以前每隔一段時間還會重做MBTI測試,到底有多愛做測驗吶我!(笑) 從某
Thumbnail
2025/01/16
最近,一個不小心發現了一個寶藏團〔back number〕,歌曲風格真的太合我的口味了啦!仔細google一下,才知道他們出道很久了,而且原來我其實早早就聽過他們的音樂,只是那個當下只是覺得歌好好聽哦,但沒仔細去研究是誰唱的。 但如果是日劇迷,應該大部份都聽過日劇〔朝5晚9〕的主題曲クリスマス
Thumbnail
2025/01/16
最近,一個不小心發現了一個寶藏團〔back number〕,歌曲風格真的太合我的口味了啦!仔細google一下,才知道他們出道很久了,而且原來我其實早早就聽過他們的音樂,只是那個當下只是覺得歌好好聽哦,但沒仔細去研究是誰唱的。 但如果是日劇迷,應該大部份都聽過日劇〔朝5晚9〕的主題曲クリスマス
Thumbnail
2024/09/19
初識人類圖應該是在2021年的時候,不記得為什麼,大概就誤打誤撞看了跟人類圖相關的文章或影片,然後覺得很有趣,然後開始想要研究這樣。 那時買了書,也陸續看了一些介紹影片或直播,甚至因為人類圖需要準確知道出生時間,還去戶政事務所申請了出生證明,然後找到自己的人類圖。 我一直都對神秘學相關的領域
Thumbnail
2024/09/19
初識人類圖應該是在2021年的時候,不記得為什麼,大概就誤打誤撞看了跟人類圖相關的文章或影片,然後覺得很有趣,然後開始想要研究這樣。 那時買了書,也陸續看了一些介紹影片或直播,甚至因為人類圖需要準確知道出生時間,還去戶政事務所申請了出生證明,然後找到自己的人類圖。 我一直都對神秘學相關的領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哭泣,在傳統的觀念中是一種負面的情緒,不該展現給外人看,對男性來說,這樣的禁錮更是嚴格。然而,對某些孩子來說,眼淚是他們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他們落淚之時,請讓他們盡情的哭,就讓眼淚幫他們訴說過去的辛苦吧。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創傷」不是每個人都想經歷的,很痛苦!很煎熬!很難受! 我有很多的創傷經驗,細數一下,我還真數不出來我有多少的創傷,不管是肢體暴力、語言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這些種種的暴力成為我一輩子的創傷,在我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必須全部承受下來。 我怎麼叫、怎麼哭,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來拯救我、抱著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我們的心會受傷,會試到傷透心為止,絕望之後便不敢再伸出去了 受傷的心第一類來自童年,被父母或照顧者「情感疏忽照顧」,他們不理你,忽視冷漠不回應,你會以為自己不好或做不好,責怪自己。此匱乏並將延伸到成人的不安全依附關係 受傷的心第二類是「關係裡的互動」,是真心換絕情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文章, 因而看見自己的狀態, 開始也跟療癒自己內在小孩, 也做了跟自己和解關係, 我發現我到內在小孩好生氣喔😢 原來一直忽略到她的感受, 原來我都沒有好好跟自己和解關係, 也療癒童年創傷以及青少年時期的創傷, 並撿回那時候的靈魂碎片, 以及胎內記憶,連結到那時候母親的心
Thumbnail
(剛剛認真地閱讀了一下前面寫的那一篇文章,發現自己根本沒寫多少篇幅就撐不下去了。我的腦海中一直不停出現他們當時的臉孔,令我感到窒息,甚至一度強迫自己不要呼吸。) 現在理智回來了,我想逼迫自己繼續寫下去。 本來四個人的小團體在當時就挺吃虧的,因為老師們常常喜歡分為「三個人一組」,因此我早就擔心
Thumbnail
(剛剛認真地閱讀了一下前面寫的那一篇文章,發現自己根本沒寫多少篇幅就撐不下去了。我的腦海中一直不停出現他們當時的臉孔,令我感到窒息,甚至一度強迫自己不要呼吸。) 現在理智回來了,我想逼迫自己繼續寫下去。 本來四個人的小團體在當時就挺吃虧的,因為老師們常常喜歡分為「三個人一組」,因此我早就擔心
Thumbnail
最近又發生了兇殘的虐童事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對虐童事件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我想因為或多或少,我們都代入了自己童年裡不愉快的經驗。所以聽到這種事件或是看到相關畫面,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會不由自主地把曾經受過的委屈從埋好的地方又挖出來過一遍。 我相信虐童事件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
Thumbnail
最近又發生了兇殘的虐童事件。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對虐童事件有這麼大的情緒波動?我想因為或多或少,我們都代入了自己童年裡不愉快的經驗。所以聽到這種事件或是看到相關畫面,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個小孩,會不由自主地把曾經受過的委屈從埋好的地方又挖出來過一遍。 我相信虐童事件其實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
Thumbnail
虐嬰案件引起社工圈的震驚,許多人感到焦慮和害怕,本文提供了五項自我照顧的建議,包括優先照顧自己身心,遠離負面新聞和社群貼文,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保持敏感度,辨別真假新聞,以及追蹤專業律師的相關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平安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Thumbnail
虐嬰案件引起社工圈的震驚,許多人感到焦慮和害怕,本文提供了五項自我照顧的建議,包括優先照顧自己身心,遠離負面新聞和社群貼文,持續關注事件發展,保持敏感度,辨別真假新聞,以及追蹤專業律師的相關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平安度過這個艱難時期。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
Thumbnail
看著新聞,我受傷了,我想看到的人,都集體受傷了。我很想問為什麼,傷害一個才一歲的孩子,會從中得到什麼呢?我感覺到眼淚就這樣一一滴滴下來,我好傷心。 我曾經因為聽到鄰居家暴而打了很多通電話,里長、警局都告訴我要確定是哪一戶,那種淒厲的哭聲,只要是一個人都是不忍聽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