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孩用 AI 寫故事,我用它加速工作,你還在想要不要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晨會,被臨時點名,要說說行銷部最近在忙什麼。

我沒準備,就講了我每天在做的事:怎麼用 ChatGPT 工作。

但我講的,不是「怎麼問 prompt」,也不是「怎麼生成內容」,而是:


「我怎麼用 ChatGPT,讓整個行銷部做得更快、更準、更少浪費。」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我分享了三件事:

第一,讓 ChatGPT 協助前期資料的收斂與策略判斷。


企劃初期,不再從白紙開始。我讓 AI 根據過去的內容數據、競品操作與社群回饋,先列出三個可行方向。 我們從一份 AI 草稿出發,聚焦比創意更快出現。這不是靈感,而是決策預演。


第二,用它輔助內容架構與產製流程。


不是叫它寫文案,而是讓它幫我們拆段落、列架構、標出潛在卡關點。 編輯進來做微調與優化,時程縮短三分之一,品質反而更高。不是取代,是加速。


第三,讓它分析數據與留言,找出關鍵優化點。


不再自己盯 GA 報表、不用手動讀幾百則留言。我先讓 AI 整理出異常點、情緒傾向與轉換率波動,再回頭去看實際內容。 AI 幫我先跑第一輪,我只負責做對判斷。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這三件事,不是我個人省時間而已,


是讓團隊能更快對齊、更早發現問題、做出更對的事。




現在大家分享 AI 工作術,動輒十幾個工具、上百條 prompt、還要選模型、開插件。


老實說,我看完都累了。


我不是說這些沒用,而是:


你到底要花多少時間「學會使用工具」,才能開始「真正把事情做完」?


我只做一件事,把 ChatGPT 用到極致。

它幫我收斂前期策略資料

幫我拆解內容邏輯

幫我找到數據裡的異常與信號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不炫技、不花俏,但每天幫我節省好幾個小時的重工。

寫 prompt 前,你應該先問自己:你是真的要提高效率,還是只是在假裝自己有在學?

很多人問我 AI 工作術怎麼設計、prompt 要怎麼寫、Pro 值不值得升級——


我只回一句:好用的,一個就夠。


重點從來不是你會幾個工具,而是你讓哪一個工具,真的開始為你工作。




我小孩現在小學,有時候會用 ChatGPT 發想故事開頭、練習邏輯思考。


我不讓他直接抄答案,但我希望他提早學會—— 創意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對話中慢慢打磨出來的。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反而是大人,還在猶豫:


「這樣用會不會不專業?」 「我還是手動做比較安心。」


但你仔細想想——


你不是不會用,你只是沒打算換一種工作方式。 你不是被技術卡住,是被習慣拖住。




我不認為 AI 能取代什麼,


但我相信:你怎麼用它,就會暴露出你在逃避什麼。


我不是在教你變強,而是在提醒你——你不需要那麼累。

你不用變高手,也不用升級帳號。


你只需要誠實一點問自己: 每天有多少工作,其實可以不用你從零開始?


ChatGPT 幫你節省的,不是產出,


而是那段你最容易卡住的時間。


這不是未來,是現在。


你還在想要不要用, 會用的人,已經跑得比你快十倍了。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實的公關人
28會員
48內容數
內容創作者|市場觀察者|品牌思維實踐者 我寫市場趨勢、職場洞察、內容行銷, 有時拆解產業現象,有時只是記錄身邊的真實故事。 寫作不是答案,而是一種提問方式。
誠實的公關人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我一直在觀察 AI 搜尋對內容產業的影響。 一開始以為只是 SEO 規則要改,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只出在演算法,而是資訊本身開始進入一種「自我重播」。 你查到的內容,看起來是答案,其實是你或別人說過的話,被整理、壓縮、重新丟回來。 如果你是做內容的,這不只是寫得好不好,而是你要怎麼讓自己還能被辨識。
Thumbnail
2025/04/28
我一直在觀察 AI 搜尋對內容產業的影響。 一開始以為只是 SEO 規則要改,後來才發現,問題不只出在演算法,而是資訊本身開始進入一種「自我重播」。 你查到的內容,看起來是答案,其實是你或別人說過的話,被整理、壓縮、重新丟回來。 如果你是做內容的,這不只是寫得好不好,而是你要怎麼讓自己還能被辨識。
Thumbnail
2025/04/24
當你還在研究 prompt 怎麼寫、模型選哪個、工具要不要升級, 但我更在意的是——方向有沒有定清楚、受眾有沒有講到點上。 這篇是我留給團隊的工具包, 寫給第一線行銷企劃,也寫給那個還在練 prompt 的你。 一份提案清單,幫你在每一次開案前,少錯一次、走穩一點。
Thumbnail
2025/04/24
當你還在研究 prompt 怎麼寫、模型選哪個、工具要不要升級, 但我更在意的是——方向有沒有定清楚、受眾有沒有講到點上。 這篇是我留給團隊的工具包, 寫給第一線行銷企劃,也寫給那個還在練 prompt 的你。 一份提案清單,幫你在每一次開案前,少錯一次、走穩一點。
Thumbnail
2025/04/21
我沒有因為寫作變得比較成功, 但我確實比較不那麼討厭自己了。 那不是什麼突破,也不是轉機, 只是人生某個階段太疲倦,太懷疑, 剛好有一件事情,讓我撐過那段日子。 這篇文章,是我寫給那時候的自己, 也寫給現在也剛好有點撐不下去的你。
Thumbnail
2025/04/21
我沒有因為寫作變得比較成功, 但我確實比較不那麼討厭自己了。 那不是什麼突破,也不是轉機, 只是人生某個階段太疲倦,太懷疑, 剛好有一件事情,讓我撐過那段日子。 這篇文章,是我寫給那時候的自己, 也寫給現在也剛好有點撐不下去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在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67 | 多角色 Prompt 中闡述了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我們把 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55 和 AI說書 - Prompt E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作者如何利用 AI 技術(如 ChatGPT)來輔助撰寫文章的過程。作者詳細拆解了自己的寫作流程,並闡述了每個環節中如何使用 AI 來提高效率。文章強調 AI 在工作流程中所帶來的改變,並指出要適應這種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練習。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回顧我們在AI說書 - Prompt Engineering - 13中,提及Prompt Engin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我們人類和ChatGPT的對話技巧也是需要學習的,有鑑於此,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和ChatGPT對話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針對Generative AI、Foundation Model、Large Language Mode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