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聊聊這件事》16-不要干涉別人的因果|職場的修行
付費限定

《聊聊這件事》16-不要干涉別人的因果|職場的修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

本篇僅獻給:

那些在職場上太容易心軟的人。你總是急著幫別人收拾爛攤、忍不住為不屬於自己的事出頭,最後卻發現,自己越幫越累,越好心越被誤會。如果你曾在「想幫卻又後悔幫了」的兩難中掙扎,這篇,是寫給你的。


今天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明白三件事:

  1. 你不是冷血,只是開始明白「什麼才是成熟的慈悲」。真正的善,不是急著出手,而是懂得讓別人走完自己的功課。
  2. 有些幫助,是在消耗自己,也延誤了對方的成長時機。把對方的課題背在自己身上,只會讓你們兩個都無法前進。
  3. 你不是救世主,也不該扮演犧牲者。學會放下「出手的衝動」,你才會有力量成為那個真正值得信任的人。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一、我以前也是「看不過去就要出手」的人

付費解鎖超100篇文章
本篇內容共 320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點亮💡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思›語室
370會員
535內容數
脆上累積超過 「1億」次閱讀、300萬次互動,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思›語室 的其他內容
總是被說「穩」、「好配合」的你,真的被看重了嗎?《看透,不說破》第31篇揭開「過度配合」的真相:你不是被信任,只是他們知道你不會說不。從讀者小芷的故事出發,深入解析四種心理陷阱、三個辨識提問、三句界線模組,教你從「好用便利貼」轉身成有選擇權的合作者。寫給那些總是在撐場、卻從未被真正理解的你。
當你以為自己被提拔,其實只是被推出去墊背──《看透,不說破》第30篇揭露「假主持、真卸責」的職場真相。從讀者投稿出發,帶你看見那些被讚賞背後的結構性算計,拆解三種常見陷阱、辨別你是否只是被利用的代表者,並給出話語權模組與應對策略。寫給那些總是乖乖撐場、卻從未被真正信任的你。
本篇深度拆解「假提拔、真外包」的職場現象,教你分辨那些看似機會,實則是責任轉嫁的陷阱。從語言模組到信任設計,全面破解職場糖衣陷阱,讓你不再只是被推上台的「墊背者」,而是真正有話語權的掌舵者。適合想升遷卻不想白忙、想被看見但不想被利用的你。
總是被說「穩」、「好配合」的你,真的被看重了嗎?《看透,不說破》第31篇揭開「過度配合」的真相:你不是被信任,只是他們知道你不會說不。從讀者小芷的故事出發,深入解析四種心理陷阱、三個辨識提問、三句界線模組,教你從「好用便利貼」轉身成有選擇權的合作者。寫給那些總是在撐場、卻從未被真正理解的你。
當你以為自己被提拔,其實只是被推出去墊背──《看透,不說破》第30篇揭露「假主持、真卸責」的職場真相。從讀者投稿出發,帶你看見那些被讚賞背後的結構性算計,拆解三種常見陷阱、辨別你是否只是被利用的代表者,並給出話語權模組與應對策略。寫給那些總是乖乖撐場、卻從未被真正信任的你。
本篇深度拆解「假提拔、真外包」的職場現象,教你分辨那些看似機會,實則是責任轉嫁的陷阱。從語言模組到信任設計,全面破解職場糖衣陷阱,讓你不再只是被推上台的「墊背者」,而是真正有話語權的掌舵者。適合想升遷卻不想白忙、想被看見但不想被利用的你。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
經歷澳洲雪梨打工度假、義大利留學,和這次的歐洲冬季自助20天,我已經養成出國會固定搜尋這些項目的習慣~ 望對大家出國旅遊事前準備與行程規劃有幫助!有興趣的朋友就點進文章看看吧~
在商場江湖上,會計這門內功常被誤認為只有財務長、會計師那種老骨頭才需要修煉。但真相是不懂會計,就像拿著破銅爛鐵去闖天下,怎麼跟別人比劍?
在2022年的某個夜晚,我送走了陪伴我18年的貓咪 那一夜,他靜靜地離開了人世,當時我潰堤落淚,哭到無法站立 這份情感至今仍深藏心底,時而浮現 愛與陪伴的重量,讓人懂得珍惜當下,也讓人學會,帶著思念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