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EMBA:人工智慧倫理(AI Ethics)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開始時,教授是透過學校網站聯絡我們的,他親切的表示未來所有交談都會在學校網站上進行,但後續校方安排有變動,我們還是到校園內授課,當然我很慶幸有這個變動,不僅因為他是一個極具教學熱忱的教授,更甚是我從實體課程中學到如何有效領導學生吸收新知識。
AI 與 AI system 有什麼不同?

他指出,AI 是一個廣泛的術語,涵蓋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推理等概念;而 AI system 則是 AI 在現實世界中具體應用的實體系統或操作表現。

AI 定義與歐盟觀點

第一堂課中,教授引導我們閱讀歐盟人工智慧高階專家小組(AI HLEG)制定的《AI 定義》文件,目的是建立一個通用且可操作的定義框架,協助政策制定者、學術界與產業界對 AI 建立共識。

此外,教授也推薦關注人工智慧法案的同學觀賞相關 YouTube 影片。該法案整合來自美國與歐洲的不同觀點,探討 AI 的風險辨識與應用規範,強調全球合作以確保有效治理。



個案探討:Hiring by Machine
(機器招募的道德議題)

我們深入探討了普林斯頓大學提出的案例研究,該研究指出使用 AI 系統協助招募流程可能引發的道德爭議,包括:

  • 公平性
    系統最初有效地模擬人類選才標準,卻無意間歧視身心障礙者,導致不公平對待。
  • 去人性化
    AI 無法體察人類情感,可能冷酷地排除潛力人才。
  • 同意與情境完整性
    員工資料被用來訓練 AI,未經同意也未明確告知。


進一步,我們也反思以下重要問題:

  • 公平應指程序公平還是結果公平
  • 招募標準應否納入多元性考量?
  • 面試者的隱私資料屬於誰?使用範圍應如何界定?

倫理準則:打造可信任的 AI

2019 年 4 月 8 日,歐盟人工智慧高階專家小組(High-Level Expert Group on AI)發表了《Ethics Guidelines for Trustworthy AI》。

根據該指導原則,可信任的人工智慧應具備以下三項特性:

  1. 合法性: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與法規
  2. 倫理性:遵循倫理原則與價值觀
  3. 穩健性:在技術上具備穩定性,同時考量其社會環境影響


文件提出四大核心倫理原則與七項具體實作要求,並附有一份實用的操作清單,協助利害關係人評估 AI 系統是否達到標準。

其宗旨包括:

  • 為所有 AI 利害關係人(如開發者、使用者、企業、政府)提供具指導價值的準則
  • 鼓勵以人本導向倫理為本來設計與開發 AI 系統
  • 強化歐盟在全球 AI 倫理與技術規範制定中的領導地位




完成這堂課後,我正著手架設個人網站。多虧這門課的啟發,我運用多項 AI 工具來協助完成前端建置的任務。更重要的是,我也想起教授在課堂上特別提到的「隱私權議題」。這在德國是一項高度關注的話題,更有趣的是——若網站未載明隱私權條款,可能會被認定為違反規範,甚至因此遭到舉報。這讓我立刻補上相關條款,確保網站具備基本的法律合規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莎的沙龍
1會員
8內容數
🌍 台灣人在德國念 EMBA 📚 分享留學生活|商管觀察|跨文化交流 ☕ 學業與生活並進的一年
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4
提升流程效率及決策品質的管理利器:流程思維、Short Interval Control (SIC)、RACI矩陣、5 Whys及因果圖等方法的應用與說明。
Thumbnail
2025/04/04
提升流程效率及決策品質的管理利器:流程思維、Short Interval Control (SIC)、RACI矩陣、5 Whys及因果圖等方法的應用與說明。
Thumbnail
2025/04/01
這堂管理課讓我體悟到,領導者應根據團隊成熟度選擇適當的領導方式。教授以「出差期間如何與團隊溝通」的案例,說明優秀團隊成員具有能力和意願時,領導者應適度放手,避免過多指導反而降低團隊士氣。
2025/04/01
這堂管理課讓我體悟到,領導者應根據團隊成熟度選擇適當的領導方式。教授以「出差期間如何與團隊溝通」的案例,說明優秀團隊成員具有能力和意願時,領導者應適度放手,避免過多指導反而降低團隊士氣。
2025/03/29
這堂 Strategy Management 課程,絕對是我這學期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 在課堂中,我們學習了策略管理的十個學派,還有經典的「5 Ps of Strategy」。究竟,什麼是策略管理? Mintzberg et al.(2005). p.1 什麼是策略管理的 5 Ps? 著
Thumbnail
2025/03/29
這堂 Strategy Management 課程,絕對是我這學期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 在課堂中,我們學習了策略管理的十個學派,還有經典的「5 Ps of Strategy」。究竟,什麼是策略管理? Mintzberg et al.(2005). p.1 什麼是策略管理的 5 Ps? 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參加者探討AI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及其面臨的挑戰,強調如何與AI共存並提升自我能力,李明峰的分享啟發參與者自我潛力的認識,並在AI圖像生成遊戲環節中,助教幫助學生理解生成過程,展現AI在教學上的無限可能性,這篇文章探討了有效的教學方式和學習者的不同經驗,鼓勵更多人關注生成式AI的應用。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人工智慧(AI)及機器學習(ML)的基本概念和關係,探討了數據在機器學習中的重要性,以及深度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慧的應用。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在現今以及未來的工作中,AI 技能將扮演關鍵角色。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許多頂尖科技公司和大學提供了免費的線上 AI 課程,讓有興趣進修、提升能力的讀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Thumbnail
在現今以及未來的工作中,AI 技能將扮演關鍵角色。為了滿足這一需求,許多頂尖科技公司和大學提供了免費的線上 AI 課程,讓有興趣進修、提升能力的讀者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這是一次在苗栗國中分享AI教學應用的經驗。在分享中包含了實作體驗、與ChatGPT共創教材、應用於教學等多方面內容。此外,還探討了AI教育的未來發展並分享了一個圖景。希望能夠為 AI 教育帶來更多創新與活力。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0. 剛發現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秘書長是強者我同學夫人,他在聯發科搞AI,買股票找誰大家應該知道。 1. 推動AI融入課程(尤其在人社領域)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心態mindset的轉變,要由‘人機(二元)對立’換成‘人機協作’。 2. 絕大部分教學現場的問題來自於1.,比如質疑AI會取代人、著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全球多個國家在AI人工智慧及EdTech教育科技領域的戰略和政策,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大陸、德國、法國、芬蘭和歐盟。這些國家都致力於利用先進科技整合實體與數位世界,促進社會的創新與變革,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並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