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everything is priority, nothing is priority.

嗨,大家好,我是鯛魚。週五晚上,下班後沒有先去喝酒,趕著來跟同學們分享小姿勢。今天要分享的是我認為做為優秀 PM 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之一-Prioritization(排定優先級),當然這個技能不只對 PM 來說很重要,應該是所有優秀工作者都應該掌握的技能,不過在 PM 這個大雜工身上尤顯重要。對 PM 來說,Prioritization 有分兩種:一種是針對自己身上的任務及待辦事項;另一種是針對產品的功能及待辦事項(Product Backlog),本篇的主題主要是講前者,後者的題目很大,也複雜得多,暫且先不碰這個坑XD。
PM 做為資訊及需求的大熔爐,每天交付到我們身上-需要占用時間、資源處理-的事項多如牛毛,Support issues(bugs)、維運事項、(來自各方)產品需求接收、產品規格規畫、各種人找你問問題......,其實很快就會發現要把每件事情都處理到、甚至處理完是不可能的,就算可以,每個事項的處理質量勢必大受影響,所以首先承認資源有限(在既定的資源下),然後認份排定優先級,將最好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事項(最大化價值產出),其他的在某個時間段沒辦法就是沒辦法。
接下來要問的就是:要怎麼判斷事項的優先級?在這分享小弟自己的作法,不見得最正確,但在本人身上運作的還不錯。首先我會一刀切,將事項分成兩類:Issue or Task,Issue 代表「與預期不符的事項」,比如 bug、客訴事件;Task 表示一般性的任務,比如產品規畫、專案追蹤。切分好事項屬性後,就可以做初步的排序了。
首先,我會將屬於”Issue”的事項通通擺到上面,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處理產品或專案中與預期不符的問題或錯誤是最重要的(且常常具有強時效性),畢竟那些是已經在市場上真實面對客戶的東西,期待落差所造成的不滿與憤怒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接下來要問,面對眾多 issues,又要怎麼將其排定優先級呢?所以我們需要知道每個 issue 實際會造成什麼影響,比如說客服回報「訂單收貨地址的郵遞區號與地址不符」,下一步你會怎麼做呢?馬上開始排查原因?沒有,還沒有排定優先級前是不會動作的,所以我會追問「那現在這個問題造成什麼影響呢?」答案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問題不解決,事情無法推進」,例如:「郵遞區號與地址不符,導致物流無法將訂單商品如期送出」,此類情況下,這就是優先級最高的 issue;
第二種「問題當下不會卡住事情的推進」,例如:「已查明是郵遞區號寫入問題,目前訂單已經依地址安排送貨」,此類情況下,這就是優先級次高的 issue(當然如果問題是高頻發生,會增加很多額外成本,那另外討論)。
在資源緊繃時,這中間還有一些技巧可以做,譬如先用 workaround(權變解法)將 issue從第一種變成第二種,例如:確認資訊後,先手動修改郵遞區號與地址相符,讓物流可以往下動作,至於為什麼資料會寫錯的系統問題屬於第二種,就可以稍晚一些再處理,爭取現下的時間資源。

講完了 Issue 類事項,那 Task 類事項該如何排定優先級呢?我會建議將手上事項套進「緊急/重要矩陣」:「重要且緊急」事項排最上面、「不重要但緊急」次之、「重要但不緊急」再次之、「不重也不緊急」排最後面,可以看到我將「不重要但緊急」排在「重要但不緊急」的前面,因為我認為時效性佔的權重還是稍高一些,時間能給予我們很大的彈性,「重要但不緊急」還有後續較多時間可以調配資源達成(大不了加班?),但緊急的事情時效過了就是過了,沒有迴旋的餘地,要是當初將重要誤判成不重要歸類在「不重要但緊急」而又不及時處理,那就完蛋了!但當然,基本上「不重要但緊急」的事項能佔用愈少資源處理掉愈好。
以上是小弟個人 Prioritization 的方法論,如此就可以將手上的事項照優先級整理成一份清單,由上而下依序處理,從而避免手忙腳亂或是被事情淹沒的無助感和不安感。稍微復盤一下重點:
- 先排定優先級,才開始做事
- 先處理 issues(與預期不符的、影響到客戶的)
- 緊急/重要矩陣
最後,個人認為滿重要的一點:要將你排定的優先級跟直屬主管同步與確認。畢竟無論自己覺得自己排的優先級多麼合理與漂亮,那也是一己之見而已,需要確保主管與自己的理解一致(不一致再討論、調整即可),才能在雙方有共識的情況下將產出價值最大化,而不是自嗨。切記啊,如果沒有跟主管取得共識就自己下去做的很開心,最後發現排定的優先級與主管的預期不一致,然後又出包的話,那照上面的論述,你就是主管眼中的 issue 囉XD。
最後的最後,分享我在另一篇 Medium story 中看到的 quote:
“A good product manager puts out fires. A great product manager lets fires burn and prioritize from there”
Yee Jie from Rakuten Viki
2022/10/29,台北新生,鯛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