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av 再次受邀來到國立成功大學通識課程「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議題與社會實踐」分享!再次感謝樂鍇老師的邀請與信任。
在開場介紹時,樂鍇老師說:「隱微歧視這個議題,Umav講得非常好。」聽到這段話讓我有點不好意思,其實應該說我談的是比較生活面、非學術性的部分,又身為原住民族的講者,本身就是一個比較小眾的位置。

畢竟,作為族群當事人,在說明某些情況時,往往得自我揭露,甚至要直接面對社會的質疑與不理解。每一次站上講台,其實都需要非常多的心理準備。沒有一次不是戰戰兢兢。
所以我其實更想感謝的是—願意在學校裡開設相關課程、安排講座的老師們。你們的信任與邀請,讓這些議題進入課堂,與年輕世代對話。推動族群友善課程、開啟更多友善空間的師長們,是這條路上真正的推手。
真心希望這學期的幾場講座,能帶給同學們不一樣的視野,學習如何轉換視角、破除隱微歧視,一起加入「全民原教」的行列。
我也在課堂上語重心長地跟同學們說:一所大學願意為「原住民族當代議題」開設正式課程,本身就是一項非常積極、而且在過去教育中極為缺乏的重要實踐。
可能因為我是成大的學姐吧,在課堂上談到不少校園裡曾經發生的族群狀況,許多話語就自然地流露出來,成了一次次真心的分享。

上次到原交社演講時,有幾位原民生說他們入學時,樂鍇老師已經卸下原資中心主任的職務,沒機會認識老師本人。
這次剛好課堂中有社團成員 Temu 和東東,一下課我就拉著他們去跟樂鍇老師打招呼—有點像「帶晚輩見長輩」的概念。我們原住民的晚輩,是很有禮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