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顧者需要喘息空間
最近,我的心裡一直浮現一個問題:
那些每天照顧別人的人,他們自己還好嗎?
這個念頭,其實是從幾個場景悄悄萌芽的。
有一次,一位照服員在休息時間對我抱怨:「她一直叫我幫她翻身,可是我一個人要顧幾床?每天都這樣,我真的快煩死了。」
另一次,一通家屬的來電讓我久久無法釋懷。他們在電話那頭無奈地說:「我們真的撐不下去了……已經快崩潰,才決定送來機構的。」
這些話不是攻擊、也不是情緒失控,而是從一個臨界點爆出的求救訊號。
🌱我開始想:如果我能做點什麼
身為機構裡的社工,我的角色常常是在「長輩」、「家屬」、「工作人員」、「機構主管」中間游移。
但越來越常,我開始想:
如果有一點什麼,是能讓他們喘口氣的,那會是什麼?
我想到正念練習。這幾年我自己正在學,也從中獲得許多力量與平靜。我不是老師,也沒資格開課,但我真的希望—如果可以的話,我想把這顆種子帶進機構。
想像過無數次:
- 在交班前,邀請大家閉眼三分鐘,靜靜感受自己的呼吸;
- 在休息室貼上「今天的你,好嗎?」的卡片,讓大家自由留言;
- 在人與人之間的忙碌縫隙,提醒彼此:你也值得照顧自己。
- 好好的安住或是接住自己煩躁的的情緒。
光是想像,我就覺得好珍貴。
💭但現實裡,我還什麼都沒做到
是的,這些目前都還沒有發生。
我的機構裡,老闆更關心效率、班表、人力調度與評鑑結果。
當你說要做「正念練習」,多半會被一句「現在有空嗎?」冷冷打回來。
我明白。這不是誰的錯,是整個體系都還沒準備好。
但我沒放棄。因為這個念頭不是出於理想主義,而是來自我每天親眼看見、親耳聽見的—疲憊、無助與快要崩潰的那種「真實」。
🌷如果這顆種子有一天開花了……
也許只是一次簡單的呼吸練習,也許是一句溫柔的提醒卡, 也許是我們開始習慣問彼此:「你今天還好嗎?」
如果這顆種子真的能長出一點什麼,哪怕只是讓一位照服員不那麼煩躁、一位家屬少一點愧疚與崩潰感—我都會覺得,這安排與決定,值得了。
✨我想說的一點心事

我知道,我應對的對象很多。
長輩、照顧者、工作人員、老闆,還有回家後,我自己的家人。
我也不想把工作上的情緒,帶著餘溫回家。
不想在飯桌前還心事重重、在孩子說話時心不在焉,甚至將情緒對話帶到晚餐時刻。
這些,也是我想讓工作現場多一點「正念喘息」、「安住自己的心」、「情緒有被接住」的原因。
不只是為了他們,也是為了我自己能繼續走下去,溫柔地走。
💌給你一個溫柔的提問:
你身邊有那個正在「照顧別人」但悄悄快撐不住的人嗎?
你想對他/她說一句什麼話呢?
留言給我吧,我想收集100句對照顧者的溫柔留言,讓這顆還沒開花的種子,也感受到一點陽光 🌱
🟡 如果你也在照顧別人,請不要忘了你也值得被照顧。
「如果你也是照顧者,也在承受職場壓力,希望這篇文章能為你帶來一點療癒與正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