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距離感 爭議討論型推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首先想跟大家說這篇推文的討論風氣都沒有污名化心理疾病或精神疾病,大家都是在討論這位職能治療師的是否有不專業的地方,我分享這段貼文也是提醒適時與他人保持距離感噢!

推友 YUU🐦‍⬛@AnZe0102 說:

「我有拇趾外翻,小學的室內鞋、新鞋子穿起來都會痛。
因為太痛,我習慣走路時左右換重心,久了看起來就像走路搖搖晃晃。
那時候被說『你走路好奇怪喔』,我現在又想起來了……」

推友 文_ふみ🐰🇺🇦ADHD_エンジニア🐣_障害者雇用

@teori_kimono 說:

「我覺得這件事其實不是單純『可不可怕』的問題,
而是讓我們看到:醫療人員的一句話有多大的影響力。
有時候,就算只是隨口一句沒惡意的話,
都可能讓病人的人生整個變調。
站在兩邊的角度來看——
對實習生來說:『如果我沒說那句話,就不會被她一路跟著了。』
但對病人來說:『如果妳沒說那句話,我現在也許還能走路、過原本的生活。』
她會覺得是自己『被奪走了走路的能力』——
那種恨意,能理解吧。」

(完整內容如下‼️)

這是我想給職場新手的一句真心建議:

「千萬不要搞錯你跟別人之間的距離感。」

以下是某位實習生的真實經歷——

一句不經意的話,讓她從此活在後悔和恐懼中。

那是我前職場的一位職能治療師,實習期間負責照顧一位中年女性,患有思覺失調症。

對方雖然話不多,但實習生和她互動得還不錯,自以為「建立起信任了」。直到有一天,她不假思索地說了:

「妳走路的樣子好像怪怪的耶。」

說完那句話的瞬間,對方的表情瞬間變了,整張臉彷彿被什麼東西扭曲了一樣。

從那天起,她開始走路困難,幾天之內變得搖搖晃晃,到最後,乾脆完全不走路了,也不再出現在日間照護中心。

過了些日子,實習生在街上遇見她——坐在輪椅上。

她說她們對到眼了,但她嚇壞了,只能微微點頭示意。

接著,她越來越常在街上遇到那位女性。一開始以為只是生活圈重疊,但很快她發現:每次遇到她的地方,都越來越靠近她當時租的實習公寓。

實習當然中止了,因為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麼事。

幾年後,她已經忘了那段事,旅行途中順道去探望實習時的朋友。車子經過當年住的地方時,她看到那位女性,就坐在公寓前的輪椅上。

她整個人瞬間崩潰,中途放棄了旅行。

三個月後,那位女性出現在她現在住的城市,坐在當地最熱鬧的國道邊,看著來往的車流。她說,大概是認得車牌了吧,像「品川」、「名古屋」這類。

她最後嚇得直接搬離,搬到我以前工作的城市。

她說,如果她當初沒說那句「走路的樣子好像怪怪的」,也許那位女士現在還能走路。

但如果是她奪走了那雙腳,那麼對方可能選擇了「用輪椅,一路跟著我」。

或許,至今她都還在我身後。

這不是恐怖故事。我要說的是:

不要假設你面對的每一個人,都是健全的普通人。

在醫療領域,跟精神疾病患者起糾紛的例子數不清,而起因往往只是你覺得「沒什麼」的一句話。

請您,真的要格外小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魚漿先生的沙龍
1.3K會員
46內容數
以穿透日本表面,探訪深層故事與環境的深度遊記。走訪一般觀光客看不到的角落。以實際故事改編探討日本環境、人心、時代及潮流的變遷為主題,提供未來旅遊時少見的角度解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正式邁入術後的一個月,據說四至六週是一個重要的階段。 最明顯的是手術傷腳能踩放地上了,腳掌平放在地板上的感覺好不真實且有種恐懼,會這麼說是因爲無法出力去控制腳,好像不是自己的,比較有感覺的是練習走路可以把腳跨出去踩在地面上,雖說不能出力撐它,但感受上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4/20 下班的路上,在無號誌的路口被撞飛了🥴 當下只覺得右腳像扭到,所以不敢亂動右腳🦶 因為右邊著地,所以右肩擦傷、右膝深擦傷、右手2手指磨到破皮指甲也花了😵 現在回想,指甲真的是比較痛的🥲 送醫包紮檢查完也下午五點左右了 好險早餐在11點前完食後就沒在進食了 所以再確認需開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您是否腳底長繭、腳指頭側面角質增生、拇指外翻、足跟疼痛、足底筋膜炎呢? 在現代社會中,足部疼痛已然成為一個普遍而令人困擾的健康問題。作為臨廠服務的物理治療師,我們深知足部疼痛對生活品質與工作的影響,以及其所帶來的疼痛和不便。 影響足部疼痛問題很多,但其中鞋子的挑選對於我們生活品質影響最高,且
Thumbnail
故意左右腳穿反,竟然帶來好心情
Thumbnail
故意左右腳穿反,竟然帶來好心情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訊分享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的頭只要一吹到冷風,或是夏天吹冷氣也一樣,就會非常地痛,每次都要用力地按摩,有時自己的力道不夠還要請先生代勞,但是每次都痛得哇哇叫,雖然頭抓一抓會比較舒服,但還是會痛。    最近這兩三年更加嚴重,到後來都要吃止痛藥......
Thumbnail
  一位師姐來訊分享案例,以下來文照登:    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我的頭只要一吹到冷風,或是夏天吹冷氣也一樣,就會非常地痛,每次都要用力地按摩,有時自己的力道不夠還要請先生代勞,但是每次都痛得哇哇叫,雖然頭抓一抓會比較舒服,但還是會痛。    最近這兩三年更加嚴重,到後來都要吃止痛藥......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從童年創傷到身心靈整合的療癒之路。文章即是故事又是治療過程,記錄了作者對於香港腳持續復發的經歷,以及通過【妮芙露】事業的轉變帶來的心靈轉變。文章中作者坦誠分享了過去的不適和苦難,同時也表達了她是如何透過身體和心靈的整合而找到新的可能性。文章深情而真誠,將帶給讀者一場溫暖的鼓舞和啟發。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我看了信後,眉頭皺了一下,又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風格。
Thumbnail
確診了,第二次,全身痛到不行,冷到狂發抖。人生啊⋯
Thumbnail
確診了,第二次,全身痛到不行,冷到狂發抖。人生啊⋯
Thumbnail
2021.4.10 去年十月底,才四歲的阿波羅右後腳開始有關節炎的症狀, 從那時起,內心有好多的糾葛, 我知道是自己對離職的不安、以及對未來不知道該怎麼走的情緒影響到他,然而具體該怎麼處理自己種種卡住的狀況、以及該怎麼面對他的關節炎,我其實混亂不已
Thumbnail
2021.4.10 去年十月底,才四歲的阿波羅右後腳開始有關節炎的症狀, 從那時起,內心有好多的糾葛, 我知道是自己對離職的不安、以及對未來不知道該怎麼走的情緒影響到他,然而具體該怎麼處理自己種種卡住的狀況、以及該怎麼面對他的關節炎,我其實混亂不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