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參.拜守護一切城主夜神
修行法門: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
守護一切城主夜神,梵文 Sarvanagara-rakṣā-saṃbhava-tejaḥśrī,又稱妙德守護諸城夜天。善財於菩提場如來會中,參詣守護一切眾生主夜神,主夜神為其解說「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法門」。

善財童子 拜守護一切城主夜神
摘自《華嚴經.入法界品》
第三十六參.拜守護一切城主夜神 【五十三參目錄】
【經文】爾時,善財童子,隨順寂靜音海夜神教,思惟觀察所說法門,一一文句皆無忘失,於無量深心、無量法性、一切方便神通智慧,憶念思擇,相續不斷;其心廣大,證入安住。
行詣守護一切城夜神所,見彼夜神,坐一切寶光明摩尼王師子之座,無數夜神所共圍遶,現一切眾生色相身,現普對一切眾生身,現不染一切世間身,現一切眾生身數身,現超過一切世間身,現成熟一切眾生身,現速往一切十方身,現遍攝一切十方身,現究竟如來體性身,現究竟調伏眾生身。
善財見已,歡喜踴躍,頂禮其足,遶無量匝,於前合掌而作是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修菩薩行時,云何饒益眾生?云何以無上攝而攝眾生?云何順諸佛教?云何近法王位?唯願慈哀,為我宣說!」
時,彼夜神告善財言:
「善男子!汝為救護一切眾生故,汝為嚴淨一切佛剎故,汝為供養一切如來故,汝欲住一切劫救眾生故,汝欲守護一切佛種性故,汝欲普入十方修諸行故,汝欲普入一切法門海故,汝欲以平等心遍一切故,汝欲普受一切佛法輪故,汝欲普隨一切眾生心之所樂雨法雨故,問諸菩薩所修行門。
「善男子!我得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為大法師,無所罣礙,善能開示諸佛法藏故;具大誓願、大慈悲力,令一切眾生住菩提心故;能作一切利眾生事,積集善根無有休息故;為一切眾生調御之師,令一切眾生住薩婆若道故;為一切世間清淨法日,普照世間,令生善根故;於一切世間其心平等,普令眾生增長善法故;於諸境界其心清淨,除滅一切諸不善業故;誓願利益一切眾生,身恆普現一切國土故;示現一切本事因緣,令諸眾生安住善行故;恆事一切諸善知識,為令眾生安住佛教故。
「佛子!我以此等法施眾生,令生白法,求一切智,其心堅固猶如金剛那羅延藏,善能觀察佛力、魔力,常得親近諸善知識,摧破一切業惑障山,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心恆不捨一切智地。
「善男子!我以如是淨法光明,饒益一切眾生,集善根助道法時,作十種觀察法界。何者為十?所謂:
- 我知法界無量,獲得廣大智光明故;
- 我知法界無邊,見一切佛所知見故;
- 我知法界無限,普入一切諸佛國土,恭敬供養諸如來故;
- 我知法界無畔,普於一切法界海中,示現修行菩薩行故;
- 我知法界無斷,入於如來不斷智故;
- 我知法界一性,如來一音,一切眾生無不了故;
- 我知法界性淨,了如來願普度一切諸眾生故;
- 我知法界遍眾生,普賢妙行悉周遍故;
- 我知法界一莊嚴,普賢妙行善莊嚴故;
- 我知法界不可壞,一切智善根充滿法界不可壞故。
善男子!我作此十種觀察法界,集諸善根辦助道法,了知諸佛廣大威德,深入如來難思境界。
「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得如來十種大威德陀羅尼輪。何者為十?所謂:
- 普入一切法陀羅尼輪、
- 普持一切法陀羅尼輪、
- 普說一切法陀羅尼輪、
- 普念十方一切佛陀羅尼輪、
- 普說一切佛名號陀羅尼輪、
- 普入三世諸佛願海陀羅尼輪、
- 普入一切諸乘海陀羅尼輪、
- 普入一切眾生業海陀羅尼輪、
- 疾轉一切業陀羅尼輪、
- 疾生一切智陀羅尼輪。
善男子!此十陀羅尼輪,以十千陀羅尼輪而為眷屬,恆為眾生演說妙法。
「善男子!我或為眾生說聞慧法,或為眾生說思慧法,或為眾生說修慧法,或為眾生說一有法,或為眾生說一切有法,或為說一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名海法,或為說一世界海法,或為說一切世界海法,或為說一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切佛授記海法,或為說一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眾會道場海法,或為說一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切如來法輪海法,或為說一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切如來修多羅法,或為說一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切如來集會法,或為說一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切薩婆若心海法,或為說一乘出離法,或為說一切乘出離法。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說法門,為眾生說。
「善男子!我入如來無差別法界門海,說無上法,普攝眾生,盡未來劫,住普賢行。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於念念中增長一切諸解脫門,念念充滿一切法界。」
時,善財童子白夜神言:「奇哉!天神!此解脫門如是希有!聖者證得,其已久如?」
夜神言:
「善男子!乃往古世,過世界轉微塵數劫,有劫名:離垢光明,有世界名:法界功德雲,以現一切眾生業摩尼王海為體,形如蓮華,住四天下微塵數香摩尼須彌山網中,以出一切如來本願音蓮華而為莊嚴,須彌山微塵數蓮華而為眷屬,須彌山微塵數香摩尼以為間錯,有須彌山微塵數四天下,一一四天下有百千億那由他不可說不可說城。
「善男子!彼世界中,有四天下,名為:妙幢;中有王都,名:普寶華光;去此不遠,有菩提場,名:普顯現法王宮殿。須彌山微塵數如來於中出現,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彼佛出時,有轉輪王,名:清淨日光明面,於其佛所,受持一切法海旋修多羅。佛涅槃後,其王出家,護持正法。法欲滅時,有千部異眾千種說法。近於末劫,業惑障重;諸惡比丘多有鬥諍,樂著境界,不求功德,樂說王論、賊論、女論、國論、海論,及以一切世間之論。
「時,王比丘而語之言:『奇哉!苦哉!佛於無量諸大劫海集此法炬,云何汝等而共毀滅?』作是說已,上昇虛空,高七多羅樹,身出無量諸色焰雲,放種種色大光明網,令無量眾生除煩惱熱,令無量眾生發菩提心。以是因緣,彼如來教,復於六萬五千歲中而得興盛。
「時,有比丘尼,名:法輪化光,是此王女,百千比丘尼而為眷屬,聞父王語及見神力,發菩提心永不退轉,得三昧,名:一切佛教燈,又得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得已,身心柔軟,即得現見法海雷音光明王如來一切神力。
「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時轉輪聖王,隨於如來轉正法輪,佛涅槃後興隆末法者,豈異人乎?今普賢菩薩是。其法輪化光比丘尼,即我身是。我於彼時,守護佛法,令十萬比丘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又令得現見一切佛三昧,又令得一切佛法輪金剛光明陀羅尼,又令得普入一切法門海般若波羅蜜。
「次有佛興,名:離垢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日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法海妙音王;次有佛興,名:法日智慧燈;次有佛興,名:法華幢雲;次有佛興,名:法焰山幢王;次有佛興,名:甚深法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智普光藏;次有佛興,名:開示普智藏;次有佛興,名:功德藏山王;次有佛興,名:普門須彌賢;次有佛興,名:一切法精進幢;次有佛興,名:法寶華功德雲;次有佛興,名:寂靜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光明慈悲月;次有佛興,名:功德焰海;次有佛興,名:智日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賢圓滿智;次有佛興,名:神通智光王;次有佛興,名:福德華光燈;次有佛興,名:智師子幢王;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王;次有佛興,名:須彌寶莊嚴相;次有佛興,名:日光普照;次有佛興,名:法王功德月;次有佛興,名:開敷蓮華妙音雲;次有佛興,名:日光明相;次有佛興,名:普光明妙法音;次有佛興,名:師子金剛那羅延無畏;次有佛興,名:普智勇猛幢;次有佛興,名:普開法蓮華身;次有佛興,名:功德妙華海;次有佛興,名:道場功德月;次有佛興,名:法炬熾然月;次有佛興,名:普光明髻;次有佛興,名:法幢燈;次有佛興,名:金剛海幢雲;次有佛興,名:名稱山功德雲;次有佛興,名:栴檀妙月;次有佛興,名:普妙光明華;次有佛興,名:照一切眾生光明王;次有佛興,名:功德蓮華藏;次有佛興,名:香焰光明王;次有佛興,名:波頭摩華因;次有佛興,名:眾相山普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名稱幢;次有佛興,名:須彌普門光;次有佛興,名:功德法城光;次有佛興,名:大樹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普德光明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吉祥相;次有佛興,名:勇猛法力幢;次有佛興,名:法輪光明音;次有佛興,名:功德山智慧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妙法月;次有佛興,名:法蓮華淨光幢;次有佛興,名:寶蓮華光明藏;次有佛興,名:光焰雲山燈;次有佛興,名:普覺華;次有佛興,名:種種功德焰須彌藏;次有佛興,名:圓滿光山王;次有佛興,名:福德雲莊嚴;次有佛興,名:法山雲幢;次有佛興,名:功德山光明;次有佛興,名:法日雲燈王;次有佛興,名:法雲名稱王;次有佛興,名:法輪雲;次有佛興,名:開悟菩提智光幢;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月;次有佛興,名:寶山威德賢;次有佛興,名:賢德廣大光;次有佛興,名:普智雲;次有佛興,名:法力功德山;次有佛興,名:功德香焰王;次有佛興,名:金色摩尼山妙音聲;次有佛興,名:頂髻出一切法光明雲;次有佛興,名:法輪熾盛光;次有佛興,名:無上功德山;次有佛興,名:精進炬光明雲;次有佛興,名:三昧印廣大光明冠;次有佛興,名:寶光明功德王;次有佛興,名:法炬寶蓋音;次有佛興,名:普照虛空界無畏法光明;次有佛興,名:月相莊嚴幢;次有佛興,名:光明焰山雲;次有佛興,名:照無障礙法虛空;次有佛興,名:開顯智光身;次有佛興,名:世主德光明音;次有佛興,名:一切法三昧光明音;次有佛興,名:法音功德藏;次有佛興,名:熾然焰法海雲;次有佛興,名:普照三世相大光明;次有佛興,名:普照法輪山;次有佛興,名:法界師子光;次有佛興,名:須彌華光明;次有佛興,名:一切三昧海師子焰;次有佛興,名:普智光明燈。
「善男子!如是等須彌山微塵數如來,其最後佛,名:法界城智慧燈,並於離垢光明劫中,出興於世。我皆尊重,親近供養,聽聞受持所說妙法;亦於彼一切諸如來所,出家學道,護持法教,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種種方便教化成熟無量眾生。從是已來,於佛剎微塵數劫,所有諸佛出興於世;我皆供養,修行其法。
「善男子!我從是來,於生死夜無明昏寐諸眾生中,而獨覺悟;令諸眾生,守護心城,捨三界城,住一切智無上法城。
「善男子!我唯知此甚深自在妙音解脫,令諸世間,離戲論語,不作二語,常真實語,恆清淨語。如諸菩薩摩訶薩,能知一切語言自性,於念念中自在開悟一切眾生,入一切眾生言音海,於一切言辭悉皆辨了,明見一切諸法門海,於普攝一切法陀羅尼已得自在,隨諸眾生心之所疑而為說法,究竟調伏一切眾生,能普攝受一切眾生,巧修菩薩諸無上業,深入菩薩諸微細智,能善觀察諸菩薩藏,能自在說諸菩薩法。何以故?已得成就一切法輪陀羅尼故。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此佛會中,有主夜神,名:開敷一切樹華。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一切智?云何安立一切眾生住一切智?」
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欲重宣此解脫義,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菩薩解脫深難見, 虛空如如平等相,
普見無邊法界內, 一切三世諸如來。
出生無量勝功德, 證入難思真法性,
增長一切自在智, 開通三世解脫道。
過於剎轉微塵劫, 爾時有劫名淨光,
世界名為法焰雲, 其城號曰寶華光。
其中諸佛興於世, 量與須彌塵數等;
有佛名為法海音, 於此劫中先出現;
乃至其中最後佛, 名為法界焰燈王;
如是一切諸如來, 我皆供養聽受法。
我見法海雷音佛, 其身普作真金色,
諸相莊嚴如寶山, 發心願得成如來。
我暫見彼如來身, 即發菩提廣大心,
誓願勤求一切智, 性與法界虛空等。
由斯普見三世佛, 及以一切菩薩眾;
亦見國土眾生海, 而普攀緣起大悲。
隨諸眾生心所樂, 示現種種無量身,
普遍十方諸國土, 動地舒光悟含識。
見第二佛而親近, 亦見十方剎海佛,
乃至最後佛出興, 如是須彌塵數等。
於諸剎轉微塵劫, 所有如來照世燈;
我皆親近而瞻奉, 令此解脫得清淨。」
爾時,善財童子得入此菩薩甚深自在妙音解脫故,入無邊三昧海,入廣大總持海,得菩薩大神通,獲菩薩大辯才;心大歡喜,觀察守護一切城主夜神,以偈讚曰:
「已行廣大妙慧海, 已度無邊諸有海,
長壽無患智藏身, 威德光明住此眾。
了達法性如虛空, 普入三世皆無礙;
念念攀緣一切境, 心心永斷諸分別。
了達眾生無有性, 而於眾生起大悲;
深入如來解脫門, 廣度群迷無量眾。
觀察思惟一切法, 了知證入諸法性;
如是修行佛智慧, 普化眾生令解脫。
天是眾生調御師, 開示如來智慧道,
普為法界諸含識, 說離世間眾怖行。
已住如來諸願道, 已受菩提廣大教,
已修一切遍行力, 已見十方佛自在。
天神心淨如虛空, 普離一切諸煩惱,
了知三世無量剎, 諸佛菩薩及眾生。
天神一念悉了知, 晝夜日月年劫海;
亦知一切眾生類, 種種名相各差別。
十方眾生生死處, 有色無色想無想,
隨順世俗悉了知, 引導使入菩提路。
已生如來誓願家, 已入諸佛功德海,
法身清淨心無礙, 隨眾生樂現眾色。」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禮夜神足,遶無量匝,慇懃瞻仰,辭退而去。
見 :【五十三參目錄】
***
按 : 五十三參的啟示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西方發願文》— 蓮池大師
. 《西方發願文注》— 省庵大師
.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 《普勸念佛文》及其 釋義 — 蓮池大師
.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西方合論》— 袁宏道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